本书通过介绍以“南海Ⅰ号”为代表的中国远洋商贸沉船的出水,表明中国在历史上是海丝商贸的重要商品产地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动力源。以“南海Ⅰ号”的发现、打捞、考古和出水文物、海贸研究为主线,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案例,充分反映出“中国水下考古”为世界水下考古技术发展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魏峻,1991年考入大学考学系,先后获学士(1996)、硕士(1999)和博士学位(02)。05-14年间任“南海I号”考项目领队。特殊津专家、专家组专家。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考、海上丝绸之路考、博物馆管理研究。
曾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全国工作者,“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才。曾获创新奖、科学技术与创新奖、田野考奖等科研奖项。
从800年余前的一次祭祀活动谈起
壹 发现篇
第一节 寻找“莱茵堡号”
第二节 中国水下考诞生
第三节 重新定位“南海I号”
第四节 四次考探测
贰 打捞篇
第一节 殷墟遗址YH127考的启示
第二节 借鉴“瓦萨号”考
第三节 打捞方案出台
第四节 清理周边文物
第五节 安放金属沉井
第六节 沉船出沧海
第七节 入驻“水晶宫”
叁 考篇
第一节 “水晶宫”里的创新发掘
第二节 海丝商贸沉船现真容
第三节 中国方案:“南海I号”的水下考与文化遗产保护
肆 货物篇
第一节 中国瓷器销万里
第二节 外销的金属与美酒
第三节 “世界货币”通有无
第四节口的香料和材
伍 海贸篇
第一节 绵亘万里的海上通衢
第二节 海丝商贸的“发动机”
第三节 造船与航海技术大发展
第四节 海上的生活
第五节 破解“南海I号”之谜
尾 声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