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为读者提供7个关键性思维流程工具,帮助读者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快速理清思路,掌握问题关键,带领团队突破重围。本书涉及的工具方法源自作者20多年来为超过百家企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极具指导价值。
◎想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但毫无头绪、无从下手?
◎需要做出决策,但陷入犹豫、迟迟不敢下决定?
◎接受了不熟悉的任务,不知道如何提前计划、防范风险?
◎陷入瓶颈需要新idea,却没有灵感?
◎在VUCA时代,如何在组织中上下拉通,快速凝聚战略共识?
◎面对AIGC、数字化时代的挑战,管理者的新价值——如何成为组织的思维教练,为组织培养更多一流思考者?
在本书,找到答案!
前 言
为什么写这本书?
和孩子“舌战”的反思
无论是扮演职场的管理者、企业顾问,还是妈妈的角色,我都经常被“拷问”,但拷问是思考的药引……作为妈妈,或许以下的对话情境你并不陌生。我家儿子喜欢在床上边看书边吃葡萄干之类的零食。我们经常就此问题争执不休。
妈妈:“不要总在床上吃东西。”
弟弟:“为什么呢?”
妈妈:“你把食物掉在床上,就会引来蟑螂。”
弟弟:“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掉呢?”
妈妈:“上次我就发现床上有葡萄干。”
弟弟:“你什么时候发现的?怎么确定就是我掉的呢?哥哥不也在床上吃过东西吗?”
我开始不耐烦,用叱喝的口气骂他狡辩,这时哥哥走过来了。
哥哥:“妈妈,你发现多少次床上有零食了?”
妈妈:“我哪里能记得多少次,就是有过。”
哥哥:“你发现过蟑螂吗?”
妈妈:“暂时还没有,万一有呢?”
哥哥:“这个万一的发生概率有多大?”
妈妈:“无论有多大,都不允许发生!”
哥哥:“即使发生又会怎样?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吗?你为什么要那么紧张呢?……”
俩儿子的一连串问题“夹攻”着我喘不过气,恼怒之下,我反问他们:“那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床上一边吃东西一边看书呢?”俩孩子异口同声地说:“这样很放松、很舒服,就像你喜欢坐在窗边的小桌,一边喝咖啡一边看书一样。你敢确保你的咖啡能万无一失地不撒在桌子的台布上吗?”
我再问:“那你们的舒服重要,还是床上的卫生重要?”
俩孩子异口同声地说:“舒服重要!”
这就是我和儿子们的一次丢脸的“舌战”。这种“舌战”在我们家经常发生,而且双方越战越勇。
让我们仔细观察以上对话,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几乎都用“提问”的方式和我“交战”,他们看似狡辩的提问,却抓到了问题的关键点。例如:不能做的理由?风险(零食掉在床上)发生的可能性和带来的危害?对比参照物(你为什么可以?)……这一幕就像法庭上的律师,总能提出尖锐的问题为当事人辩护。细嚼孩子们的“狡辩”,他们最常用的句型是“为什么”“为什么不”“为什么得这么做”。
在现实生活当中,为人父母的你也会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境。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没有经过思维训练的孩子,却能够很自然地提出一连串的关键性问题呢?尽管在当时,大人会把这些“关键性提问”当成孩子“叛逆期”的狡辩。孩子的世界里是没有权WEI的,大部分孩子不关心也不在乎他人的情绪和想法,所以他们敢直言不讳?而恰恰是孩子无知无畏的提问,体现了他们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和探索。
然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丰富,对事物本质的深度思考却在减弱。《批判性思维工具》一书提到:“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完全表现出自己思维发展的潜能,我们的思维潜力绝大多数处于休眠和未开发状态。” 可见,思考是人类的天性,但随着我们生活节奏的快速化和信息获取的碎片化,许多人的思考深度越来越浅,这并不因每个人的见识而有所不同。探讨有什么方法可以激活人们对思考的热爱,这是我想写这本书的原因之一。
繁杂的管理工作
在商业环境里,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每天都有可能面对机遇、威胁、竞争等不确定的情境,任何组织的成功与失败都取决于每天、每月和每年制定和实施的数千个决策的质量。
当年我担任企业管理者时,每天遇见的烦杂管理事务犹如以下这位经理人。如果是你,你将如何应对呢?
*产品发布开始两周后,战略合作伙伴就退出了,但市场营销活动已经启动。
*为公司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建议(但实际上我根本不了解此类主题)。
*临时主持召开一个会议,引导大家讨论研究大量的客户服务问题。
*给某大客户回电,回复他的投诉。
*寻找销售额下降的原因(我以为这个问题上次已经解决了)。
*处理员工的士气问题。
*招聘新人,替代汤姆。
*阅读吉姆的zui新计划(但愿他这次想清楚了)。
*明确最近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与X公司谈合同续签问题。
你知道该从哪项事务着手吗?你首先要做什么?如何进行?存在什么问题?这些事情和公司的战略方向的链接在哪?采用“常规的”“凭经验的”或“直觉的”方法就足够了吗?有什么方法能帮助管理者面对复杂多变的事务快速理清思路并有效地解决吗?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之二。
来自高智能的挑战
数字化时代,企业如同在波涛汹涌的激流里竞技,善于思考已不只是对领导者的要求,因为领导者的“号令”此时将会被滚滚涛声所淹没。每位员工必须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才能快速正确地做出反应,从而使企业免于被竞争对手赶超或不幸触礁坠入湍流。
从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化时代,到今天的数字化时代,这过程中有多少职业被淘汰,又产生了多少新工作。现如今我们几乎已看不到公交车售票员、接线员、铁匠、钢笔修理工等职业。十几年前,我参观可口可乐的罐装厂,工厂里只有自动流动的生产线,工人寥寥无几,我们称之为自动化生产。前几年,我参观了大众的汽车制造车间,一眼望去数十台高大魁梧的“变形金刚”在忙碌工作,只有数位身穿蓝色制服的工程师手拿平板电脑走走看看,厂房里所有设备的运行实况尽在他们手中的屏幕里,一目了然。这是智能化生产的开始。如果你的工作只需要用到你的手和脚,不需要过度依赖大脑,那么我建议你赶紧转行。
在数字化的今天,跟你抢饭碗的不是人,而是机器人。事实上,很多职业的消失就是因为被机器人替代,而且替代的级别越来越高,不仅替代你的手脚,还替代你的大脑。机器人已可以帮助人类做快速的运算、分析和决策。人类要和机器人竞争,唯有“思维”不断升级。所以,对管理者的思维要求已不仅仅只停留在思考层面,而是要学会“关键性思维”。在高智能时代,在虚拟团队充斥的组织架构里,管理者怎样做才能避免陷入被边缘化的境地?这是我写此书的原因之三。
以上这些“棘手”的情境,恰是“激活”思维的好时机。我们发现,无论是职场精英,还是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在面对复杂的情境和多变的未来,总能保持清晰的思路,快速地找出事情的关键,并做出高瞻远瞩的决策。我们发现拥有一流思维的人具有以下特征:
*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提出具体而激发人思考的尖锐问题。
*在他们思考的时候,能有意识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所处的情境。
*总能保持思路清晰的状态,即使在压力下或在自己不熟悉的专业领域,或在处理核心经验之外的事情上时。
*在同时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想法时,依然能清晰地思考。
这些“关键性思维”的能力能否被培养和复制?经过超过20年对数百家优秀企业以及上千位管理者的深入观察,我们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未来组织获胜的法宝将取决于拥有多少善于思考的员工。
本书的内容及涉及的工具方法不是发明,而是发现。它集合了我为不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zui佳实践,所阅读无数本与本话题相关书籍的精髓,担任管理者的亲身经历,与竞争对手较量的心得,甚至与孩子“斗智斗勇”的经验。
有人说,优秀的人总能用一套方法论搞定一堆事情。希望本书总结提炼出来的非常具有实操性的关键性思维流程能帮你和你的团队摆脱“一地鸡毛”的困境,成为你职场步步高升的思维锦囊。
池静影
我思吾在关键思维咨询公司创始人;
曾在跨国公司和大型民企担任高管;拥有超过20年的销售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专注关键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管理应用研究10年,开发数十套思维流程和工具,为超过百家龙头企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
译著《蜕变领导力》《颠覆式产品创新》;
新西兰梅西大学EMBA,法国蔚蓝海岸大学(原尼斯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在读。
推荐序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被以下难题困扰,我推荐你阅读这本书。
为什么在提高了数据可用性和质量并开始利用人工智能的情况下,管理者的工作压力不减反增?
为什么信息触手可及,管理者仍无法摆脱决策困难的困扰?
为什么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管理者不一定更有创造力?
为什么高科技沟通工具往往不能提高团队沟通的质量?
在一个数据丰富和智能的未来,我们如何确定管理者的核心领导技能?在不远的未来,许多职业很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可以比人类更好地完成许多任务,从快速准确的计算、数据分析到更复杂的预测和推理。甚至像ChatGPT这样的智能工具具备了协助写代码和文章的能力。在这一趋势下,管理者的角色会不会被取代呢?这值得我们深思。为了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竞争力,管理者必须发展关键性思维能力。
人类与人工智能竞争的唯一途径是不断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这意味着,管理者需要从传统决策者转变为数据驱动的决策者、创新与变革的推动者、团队合作与协作的引领者。在一个充斥着虚拟团队且严重依赖人工智能的时代,管理者必须了解如何有效地将技术融入他们的决策过程,并避免他们的角色被边缘化。在未来,一名成功经理人的核心价值将是他做出合理决策,有效地领导和合作,清晰地沟通,以及不断地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最终,为了在未来取得成功,管理者必须培养具有一流思维能力的员工,而不是简单地依赖勤奋但不善于思考的劳动力。本书提供了一个发展这些关键性思维技能的框架。
本书的作者池静影女士是新西兰梅西大学的校友。多年来,她一直热衷于对管理者关键性思维的研究和思考。本书涉及的工具方法源自她20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以及为百余家企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
斯蒂芬 凯利教授
(Stephen Kelly)
梅西大学副校长兼梅西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