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游艺集 读者对象:文艺评论相关人员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的艺术评论集。收录作家、编剧刘旭东多年来的近百篇文艺评论,所涉文艺作品包括戏剧、书法、影视、杂记、文学、绘画等,以及对当代文艺评论领域的纵览和综论。
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剧。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学专业,获得长江商学院EMBA硕士学位。著有影视评论文集《聚沙集》、电视评论文集《惊鸿集》和文艺评论文集《依仁集》、散文集《吾乡食物》《吾乡风物》、诗集《人生到处》等。创作多部影视剧本,发表数十首歌词。多次担任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曾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2022年,被聘为江苏省第二批“名师带徒”计划文艺评论类名师。 加强文艺评论,催生新时代文艺的似锦繁花 (代序)1
花雅
小人物、大时代与民族精神
——评话剧《中山码头》3
锡剧《珍珠塔》的魅力6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尝试
——评淮海戏《秋月》12
好戏都是磨出来的
——评话剧《生日》15
感人的力量在于人格与信仰
——评扬剧《鉴真》18
看《战马》有所思21
浅谈话剧艺术的“三来”23
好一朵“索玛花”28
看话剧《林则徐》想到的32
锡剧《刘胡兰》观后感言35
昆剧现代化的里程碑
——评新编现代昆曲《瞿秋白》38
儿童剧创作的上乘之作
——评《新安旅行团》41
一曲《渔歌》拉魂腔44
一部优美的抒情诗剧
——评锡剧《雪宧绣谱》46
令人称奇的红色淮剧49
京剧《张謇》的成功及其意义52
激赏的与期待的
——评扬剧《亚夫新传》57
经典的力量创新的加持
——评2022新版话剧《家》62
化陈腐为神奇
——评昆曲《蝴蝶梦》66
动物西迁的史诗再现
——评话剧《西迁》70
诗化的《红豆》及其得失
——评锡剧《红豆》75
从小说到戏剧的成功转换
——评锡剧《涓生之路》78
活色生香的扬剧《郑板桥》81
大国重器的舞台呈现
——评歌舞剧《攀登攀登》86
歌柳
大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弹词《牵手》91
寓教于乐曲艺有意
——通州杯小剧场曲艺节目观摩印象94
无评话不扬州101
曲艺走亲亲更亲104
评弹铸碑颂英雄106
事非经过不知难
——评曲艺剧《盐阜往事》109
从《醉酒》看陈峰宁的相声艺术112
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评中篇评弹《教我如何不想她》115
苏州评弹,有你真好119
音乐是语言之外的语言122
杂技、戏剧、影视艺术的成功嫁接
——评多媒体杂技剧《海星花》124
喜出望外的杂技剧
——评《渡江侦察记》127
史诗品格震撼心灵
——简评江苏省《永远跟党走》大型群众歌咏文艺演出129
影灯
看《捉妖记》的几个想不到135
当代影视艺术如何转型升级?137
小荷已露尖尖角140
《百鸟朝凤》:电影的乡愁143
骷髅世界的人伦亲情146
鞠躬!《无问西东》148
《于无声处》得失谈151
脱颖而出的《国宝奇旅》155
《中国》:集成创新的历史片159
铁血长剧英雄史诗
——评《跨过鸭绿江》162
《山海情》:乡村的打开与新生165
大河北、大手笔、大制作
——评纪录片《大河之北》168
看《觉醒年代》感言170
《人世间》的三点启示172
历史与诗情的完美融合178
云章
“李家山水”的新景观183
画画不易画瓷更难185
寻梦问道深意在焉188
走出小我画出大我190
田步石与其花鸟画193
一切景物皆情物
——评陆庆龙的油画195
诗情画意画意诗情
——评高建胜的画198
画境禅境心境
——评陈国欢的画201
古意新意与诗意
——评毕宝祥的山水画204
大格局、小细节、真功夫
——评浦均的青绿山水208
莫把丹青等闲看211
用优秀的精神食粮丰富人民精神世界215
国画是开在中国文化大树上的花朵218
最美不过人间风情
——《画说西善》观感221
梦圆小康大美共赏224
什么是苏东坡的艺术精神228
得天独厚的江苏水彩画231
作家书法家的优势所在234
书法与文学的美丽联姻236
丑字可以休矣238
隽秀隽永,有法有度
——在“饮长风”西江长安诗书展览上的 致辞241
生生不息的书法美244
圣人立象以尽意
——感悟江苏文化名人雕塑展246
名师出高徒249
小康大象大美有形251
非遗的价值与力量254
杏坛
诗者,心之花也259
生命的投射与自觉
——读冯诚的诗261
游历的记录思想的文本
——评《风景河》266
别开生面的史与诗
——评长篇报告文学《大江之上》269
一个人可以活几辈子?
——评《一个老兵的家国情怀》273
小康之路的真实写照
——评长篇报告文学《世纪江村》276
乡村振兴的文学样本
——评长篇报告文学《振兴路上》281
交通强国的文学解码
——评长篇报告文学《“三”生有幸》287
新时代援疆史诗的动人篇章
——评长篇报告文学《和你在一起》293
大明生活的想象与还原299
读《金色乾坤》302
填补空白的非虚构写作305
美丽扬州的文学临本
——评《扬州夜访录》308
为历史保留的肉身311
值得珍视的《酷热的夏天》313
沙克,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诗人
——评《诗意的运河之都》318
史诗的意义、价值及创作路径322
主题创作的四组关系327
融媒时代文艺评论的自处之道331
繁荣文艺评论的关键在于阵地建设334
生命的三度(代跋)338 小人物、大时代与民族精神
——评话剧《中山码头》
看话剧《中山码头》,我落泪了。
现在还有多少话剧能让人落泪呢?
话剧少,让人落泪的话剧更是少之又少。《中山码头》却做到了,我为它叫好!
《中山码头》好在故事紧凑,人物鲜活。它以南京沦陷为背景,描写了下关客栈吴有权一家的悲惨命运。从筹备婚礼,到城破家亡。从逆来顺受,到拼死反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战争胁迫着人,战争改造着人,步步紧逼的情节氛围,让观众喘不过气来。一台戏,吴有权、孙坊长、康爷、虎子、晓月、小六子等人物都活灵活现地立起来了。
《中山码头》好在话剧艺术特征强烈,语言丰富,表演生动,艺术上乘。话剧是舞台艺术,局限太多,以话为剧,很见功力。一台剧,三场戏,只在客栈中发生和演绎,却将日军的进逼、政府的无力、军队的抵抗、市民的无奈,都直接或间接地呈现出来。台词不仅叙述了剧情,而且突出了人物个性,吴有权的粗、孙坊长的痞、康爷的雅、晓月的纯、虎子的慷慨、小六子的玲珑……都跃然纸上,加上演员恰到好处的表演拿捏,更显得鲜活生动。
《中山码头》好在主题向上,令人振奋。这一题材很容易写成悲悲惨惨凄凄切切的悲剧,但《中山码头》却写出了中华民族绝不屈服的民族精神,满满的正能量。《中山码头》的人物是有“成长史”的。吴有权是个商人,他开始想的只是保住小家,保住儿子,保住儿媳及其胎中的孙子,但是侵略者让他家破人亡,他只有奋起反抗了。虎子本是一个青年学生,但是战争来临,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他不得不投笔从戎,浴血前线。晓月本是个小家碧玉,但是面对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战争,她却义捐手镯,参与救护,直至最后牺牲。人物在情节中丰满,主题在故事中弘扬。艺术的感染力焕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悲愤的力量让观众荡气回肠。
即使不是与话剧比较,即使放在同类题材的电影创作中去比较,《中山码头》也是一部上乘之作。近30年来,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有《屠城血证》《南京大屠杀》《拉贝日记》《栖霞寺1937》《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等等。在这些作品中,《屠城血证》是最早的电影,也是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作品,其后的许多作品,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而《中山码头》以小见大,匠心独运。写活了小人物,写出了大时代,写出了民族精神。无论是作为战争文学作品,还是作为战争戏剧作品,《中山码头》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从《中山码头》的成功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一点启示:
艺术创作需走正路,才能成功。不能有太多的功利性。《中山码头》好就好在路子正。它创作动机单纯,老老实实地反映南京大屠杀背景下的市民生活,将国难当头的草民生存状态——从麻木到觉醒、从怯弱到勇敢、从侥幸到反抗,令人信服地呈现在舞台上,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英雄壮歌。
锡剧《珍珠塔》的魅力 《珍珠塔》问世一百多年了,从评弹到戏曲,从锡剧到越剧、扬剧、淮剧、梆子戏、电视剧,种类之多,影响之广,很少有其他题材能与之相比。我幼时常在农村广播里听到锡剧《珍珠塔》,却听不太懂。虽然听不懂,但这名字却是记住了。
后来陆续看过一些片断,如“方卿羞姑”之类的,对《珍珠塔》还是没有整体的印象。直到昨晚,看了周东亮主演的全本《珍珠塔》,才真正领略了这部经典的魅力,才知道它成为经典的原因。
概而言之,主要有三:
一是在于它的民间性。它起源于民间说唱,实际上是一部草根作品。虽然看起来说的是官府人家的故事,但实际上打上的却是民间的烙印。相国之孙方卿,因家道中落,从河南到襄阳向姑母借贷,反受奚落。表姐陈翠娥赠传世之宝珍珠塔,助他读书。不料,珍珠塔被强人所抢。巧的是,陈翠娥的父亲陈御史又从强人手中赎回了珍珠塔。方卿生死不明,陈翠娥睹塔思人,相思成疾。好在方卿高中状元,当了七省巡按,告假完婚,先扮道士,唱道情羞讽其姑,再与翠娥结亲。这样的故事熔传奇艳情、幽默滑稽于一炉,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戏中对嫌贫爱富的抨击,对穷不失志的赞许,对知恩必报的肯定,弘扬的是民间最为认同的价值观,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是在于艺术的完整性。《珍珠塔》历经百年,经过多少代人的打磨完善,情节无懈可击,结构干净有力,人物鲜活灵动,唱词大俗大雅,风格亦庄亦谐。其围绕主线珍珠塔做足了文章,从炫塔、赠塔、失塔,赎塔直至奉塔成亲,丝丝入扣。这一版中,暗写了“松亭许亲”和“当铺赎塔”两节,剪除了许多旁条逸枝,使全剧更为紧凑。戏中的一些唱段,堪称经典。如方卿与姑妈的对唱叫板,直接将民间吵架的情态搬上了舞台,其中,姑妈连用的十个比喻,真如舌绽莲花,让人过耳不忘。又如,陈翠娥赠塔,将珍珠塔包成干点心,反复叮咛,最妙的是弦外之音,将二人的心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又如,《再见姑》中的十好十不好,更是将民间的麻衣相术用到唱词中,诙谐生动,风趣幽默,让观众会心一笑,感同身受。
三是舞台表演的精粹性。方卿的坚忍、姑妈的势利、翠娥的多情、姑父的仗义,都被演员完美地展示出来。周东亮有锡剧王子之称,唱腔高亢,音色优美,他人难及。他对人物的理解入木三分,对细节的把握细致入微。比如,翠娥赠塔一节,方卿接过点心包,手中一沉,险些坠地,令人叫绝。非大艺术家不能与人物贴为一体。又如跌雪失塔一节,他在舞台上一边翻滚跌爬,一边唱腔不断,而气息不乱。非真功夫不能如此也。
《珍珠塔》确是一部经典之作,它是我们民族的好东西。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它、传承它、弘扬它。我觉得它给我们的审美愉悦,即使与著名的西洋歌剧相比,也毫不逊色。谓予不信,且细细体会剧中几段唱词。
姑妈(唱):
方卿你若有高官做
日出西方向东行
方卿你若有高官做
满天月亮一颗星
方卿你若有高官做
毛竹扁担出嫩笋
铁树开花结铜铃
滚水锅里能结冰
方卿你若有高官做
井底青蛙上青云
晒干鲤鱼跳龙门
黄狗出角变麒麟
老鼠身上好骑人
方卿你若有高官做
除非是
重投胞胎再做人
方卿(唱):
我饿死不吃陈家食
穷死不用你陈家银
冻死不穿你陈家衣
讨饭跳过你陈家门
我有官再到襄阳来
无官永不进你门
翠娥(唱):
你拿了这包干点心
一路之上要当心
白天将它拎在手
夜间枕边放安稳
憩息将它怀中抱
赶路须防身后人
荒山野岭绕道走
过河涉水待风平
未到黄昏先投宿
天光大白才能行
表弟呀
失落点心非小事
你要当心这包干点心
方卿(白):
小弟一定当心
翠娥(唱):
你拿了这包干点心
一路之上要当心
你若把点心充肌肠
须看四周有无人
若遇不测遭危险
宁失衣包
莫失这包干点心
表弟呀
并非愚姐多叮咛
你要当心这包干点心
千当心来万当心
点心当中有点心
方卿(唱):
人穷处处被人轻
一包点心
千叮嘱来万叮咛
当心说了几十声
还是手不舍来心不肯
难道它是
灵芝磨粉做成饼
难道它是
龙肝凤肺做馅心
难道它是
长生不老神仙食
难道它是
吃了起死能回生
难道它是
价值连城无处觅
想不到
我人穷不如干点心
这样的唱词,奇思妙喻,机锋迭出,又非常契合人物心理,台上台下、酣畅淋漓,怎不让观众大呼过瘾!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