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概念解析与理论基础;精准扶贫前中国深度贫困人口的结构性分布及特征;深度贫困人口结构性演化的理论解析;中国破解深度贫困的历史进程与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构建;高质量脱贫的必要性、重要意义与理论解析等。
朱方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政治经济学、贫困治理与经济发展、企业理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马克思主义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研究进展
一、深度贫困的测度、分布与分类
二、深度贫困破解的质量与效率
三、深度贫困地区减贫的经验与启示
四、简要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解析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深度贫困、结构性分布与高质量退出
一、贫困与深度贫困
二、结构性分布
三、高质量脱贫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贫困理论
一、关于贫困研究的方法论
二、关于贫困的原因与本质
三、关于无产阶级贫困的消除路径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减贫思想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减贫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构建
第四节 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
一、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基本框架
二、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主题
第二章 精准扶贫前中国深度贫困人口的结构性分布及特征
第一节 深度贫困人口的总体状况
一、中国国定贫困线的演变
二、深度贫困人口规模的演化
三、中国贫困发生率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 深度贫困人口的地域分布
一、深度贫困地区总体分布
二、深度贫困人口的地域分布结构
第三节 深度贫困人口的统计特征
一、深度贫困人口所在家庭的基本特征
二、深度贫困人口的劳动能力特征
三、深度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特征
四、深度贫困人口的生计特征
第四节 深度贫困人口的产业分布
一、深度贫困人口产业分布的总体特征
二、深度贫困人口的产业——地域分布结构
=、深度贫困人口的产业——消费分布结构_
四、深度贫困人口的产业——人力资本分布结构
第三章 深度贫困人口结构性演化的理论解析
第一节 深度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一、连片贫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差距较大
二、连片贫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
三、连片贫困区域文化教育发展不足
……
第四章 中国破解深度贫困的历史进程与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构建
第五章 高质量脱贫的必要性、重要意义与理论解析
第六章 中国深度贫困人口脱贫质量的评价方法与区域应用
第七章 如何提高深度贫困人口的脱贫质量
第八章 结构化视角下深度贫困高质量退出的政策组合
第九章 通向共同富裕之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