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人人都希望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掌控一切;人人都可能不由自主地对别人指手画脚、随意评价。有的人懂得校正自己的行为,适度控制,所以进退自如,生活得无比轻松。有的人却不明白这种行为给别人带来的痛苦,结果人际关系紧张、婚姻失败、心灵扭曲,自己也异常苦恼。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控制别人的欲望呢?为什么有人想改变这种行为,事到临头却总是无法自控?本书深入探讨了日常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些下意识行为,揭示了其背后的实质,使我们学会识别、理解和应对控制,解开了我们的困惑和痛苦,让我们在社会交往中远离这些误区,生活更加和谐、幸福。
这是一本魔书
这本书,每个家庭都应该拥有一本。
因为,最常见的恶性事件,不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而是发生在亲人之间。
譬如,多个独立调查显示,刑事案件有三分之一发生在亲人之间。 在这些恶性事件中,至少有一小半看不到“钱权名利”等物质因素的参 与,那些肇事者经常以爱的名义行恶,当他们说,他们的确是因为爱才向对方泼硫酸,或者砍上几十刀的时候,还显得极其真诚。
这种恶性事件还包括大量的精神性伤害:譬如彻底控制对方,不论 有多大的物质损失,都坚持让对方与所有的亲朋好友断绝关系;譬如用 尽各种办法,伤害恋人,毁掉他们的生活和前程……这样做的时候,他们仍然会说,我太爱他(她)了,所以才这么做。
实际上,这不是爱,而是控制。把控制说成爱,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常见的谎言之一,而且我们很容易信以为真,并因此受伤或伤人。
关于对亲人的控制欲望,许多学者写了许多著作,但我还不知道有哪本书比帕萃丝·埃文斯这本著作写得更透彻、更有震撼力。
或许,你认为以上那些例子太“极端”了。那么,说一些普通的。
你肯定见过许多人,在同事、朋友和陌生人面前表现得非常有礼 貌、非常尊重对方,但唯独对配偶或孩子表现得特别没有耐心、特别粗 暴。你或许会猜,这个人一定是对自己的配偶失去了爱,但恰恰相反,当事人会表示,他爱对方,且根本离不开对方。
如果这些现象曾让你迷惑不解,那么,你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如果你特别爱控制配偶,或者你就是配偶的强烈控制欲的牺牲品,那么你必须读读这本书。
如果读懂了这本书——这不难做到,那么你会明白很多事情:为什 么开车时脾气大;为什么初恋失败其实是一件好事;为什么你的上司 那么难以相处;为什么不管你怎么做,你的父母都指责你做得不对—— 我一个朋友说,他把水杯放到桌子左边,父亲会斥责他为什么不放到右边,但他猜如果他放到了右边,父亲肯定会斥责他为什么不放到左边。
这是一本魔书,但又是一本写得极其通俗易懂的书,只是略少点趣味。
武志红
著名心理学家
楔子
我曾收到一位女士的来信,她一直在反抗她丈夫对她的控制。这位女士在信中详细描述了她丈夫的野蛮行为:
——经常对她大喊大叫,让她不知所措,
“你懂什么?一边待着去。”
“你总是这么不小心!”
“得啦,你就是这么想的,别再跟我争了。”
“你就不能温柔点,我看见你那个样子就生气。”
这些话,会从控制欲很強的人嘴里脱口而出。在家庭关系中,这种口头的责骂或威胁,有时还会伴随暴力行为的发生。
——满脸怒气地冲到她面前,从她手里一把抢过正在读的书,撕成 碎片,然后丢进垃圾箱。当我继续往下读这封信的时候,被这位女士的 勇气深深感动。“我恍惚地走到垃圾箱边,把碎片一张张全部捡了回来。
坐到餐桌旁,仔细粘了起来。”
六年后的一天,我正在为一本书签售。 一位女士从人群中挤了过来,递给我一本全部用胶水和胶带黏合而成的书,她说:“这就是我曾写信向您提到过的那本书。”
很多人问我:“他们(父母、爱人、同事)怎么会那么做呢?”
他们向我叙述自己的遭遇,更想搞明白一些人总想控制其他人的原 因。“为什么那些控制欲太强的人,从不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多么让人难以忍受?”
另一些人则很郁闷,他们总是没有办法抑制自己想控制别人的念头,即使那些行为严重到使爱人离他们而去。
他们觉得有什么东西突然“控制”了头脑,然后糟糕的事情就发生了。而多数时候,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后果毫无意识,直到发生暴力行为,爱人离去之后才幡然醒悟,却悔之晚矣。
侵犯了别人,自己却没有感觉,他们真的着了魔吗?能简单地用 “失控”来解释对别人的控制行为吗?这一切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驱动力呢?
本书的目的就在于解答这些问题。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无意 识行为,本书将带着大家在无意识行为的迷宫中跋涉,进行全新的探索。这个旅途结束之后,我们会对控制问题有全新的认识。
帕萃丝?埃文斯,埃文斯人际关系研究中心创始人,畅销书作家。埃文斯建立了许多心理工作室,并在众多媒体上露面,为大众治疗心理创伤。他凭借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写就《不要用爱控制我》,本书被誉为人际关系领域的一次“根本性的突破”。
第一部分 暴力、冲突是从控制开始的
有些人习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却一点都意识不到这些行 为的破坏性。当你遇到这些试图控制你的人时,你的个性就被“抹 杀”了。
第一章 控制大多是无意识的行为/003
无意识不是控制的理由,它只是让控制成为可能。
每个人都会有交流不畅的时候/003
交流不畅是一方对另一方个性的抹杀/004
不沟通、不理解是问题的关键/005
对人对事适度掌控,生活才能惬意 /005
第二章 你有控制别人的行为吗? /007
一个难题就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一开始就忽略了答案的某一细 节,以后,它随时都可能给你带来麻烦。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无意识行为? /007
你存在这些问题吗? /009
意识到了自己的控制行为,却欲罢不能/010
无意识的控制者习惯将责任归咎于受害者 /012
人际关系紧张的人,侵害行为的结果与初衷总是背道 而驰/013
行为发生的情境很重要/015
第三章 爱往往成了控制的理由 /017
目的很好,结果却不一定好。
无视别人的存在,即使目的很好,结果也不会好/017
再好的舵,也需要头脑清醒的舵手来掌控/019
第四章 失控是怎么回事? /021
失控的时候,他们该何去何从?
变故之后的失控是可以理解的 /021
正常情况下的失控行为,就让人难以理解 /022
第五章 天性是与生俱来的/024
背叛自我就是背叛天性。
自我定义过程中,你创造出了自己的精神边界/025
精神边界是精神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分界线/026
身体边界的开放程度,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027
精神边界受到打击,就会产生失控行为/028
第六章 人格分裂及其后果/029
给自己下定义,这是我们的自由。
感觉、知觉、直觉和思考可以产生自我感/030
被动式人格分裂是父母对孩子不断进行的心理扭曲 造成的/031
孩子的边界往往对一切教育开放 /033
父母经常随便给孩子下定论,会使孩子失去自我/035
主动式人格分裂使孩子被迫与自我感觉决裂 /037
创伤导致的人格分裂 /038
文化环境导致的人格分裂/039
人格分裂会使感觉、知觉、直觉丧失/040
没有被逆向定义的孩子,真诚又充满爱心/041
第七章 非正常地建立自我/ 044
孩提时代,成年人是孩子的上帝,但即使是上帝也不能随便给 人下定论。
保持真实的自我,虽然痛苦,结果却很幸福/045
第八章 伪装及其影响 /047
只有在演戏时,别人才能够决定你的角色。真实生活中,如果 有人按他们的意志给你分派角色,他们就是在玩“伪装”游戏。
记住,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047
在有人试图强行控制你时,要懂得保护自己 /048
识别控制行为并不容易 /049
长期形成的习惯,容易削弱对控制行为的识别能力/049
所处的环境也会逼迫我们抛弃自我/050
需要明白的几个关键问题/051
与强制力为友,控制者和被控制者都能摆脱困境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