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为中国景观正名
中国的风景审美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国古文献源远流长,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宝贵智慧,其精髓就是要把握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及思维规律。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及其规律,对全面掌握中国风景概念发生发展的历程及蕴含于其中的审美意蕴至关重要。
从世界格局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文化景观”概念,与中国传统风景审美观中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理念及重视主客观和谐统一的整体思维相契合,也正是中国风景审美观中物我相携、情景交融审美意蕴的集中体现。而近些年,中国的学术界为确立与西方“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对应的学科名称展开持久的分歧和争论,虽然客观上推进了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但对于风景概念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却少有人涉及,更鲜有学者从思维规律的层面来观照中国古人的风景审美志趣,对风景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进行系统的梳理。而这正是本文试图要阐述和证明的。
文章对中国风景概念发生发展的论证,主要通过以下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通过风景概念相关语词的分析研究,论证当代风景园林专业以“风景”语词表述风景概念的合理性;第二部分(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通过相关案例、文献及史实的研究,深度阐释风景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生、发展状态。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