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者行为:理论方法及应用》根据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研究了网络消费者个人兴趣、偏好、已有信息等对信息需求、信息搜索过程的影响,给出了因素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及度量,建立了网络消费者信息需求模型;研究了消费者的信息搜寻行为,重点探讨了信息需求对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以及消费者在大范围网站间的精力分配和转移行为规律;研究了网络消费者站点访问模式和购买模式的发现方法,提出了基于关联分类、蚁群优化、Markov链模型等网络消费者行为模式的挖掘算法,构建了相应的网络消费者行为模型。通过这些研究工作,以期揭示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个人特征、网络访问特征、网络消费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为企业制定网络营销策略,建立个性化的服务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网络消费者行为:理论方法及应用》可供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对于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也是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
1.1 消费、消费者与消费者行为学 3
1.2 网络消费者行为 7
1.3 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方法 11
第2章 网络消费者信息需求模型 16
2.1 引言 16
2.2 信息需求模型与假设 17
2.3 假设验证与模型拟合 25
2.4 信息需求的构成与发展 32
2.5 对网络消费者信息需求模型的进一步认识 39
第3章 网络消费者信息搜寻行为 41
3.1 引言 41
3.2 信息需求对网络信息搜寻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43
3.3 消费者站间转移行为建模与分析 62
第4章 网络消费者网站访问行为 87
4.1 网络消费者网站访问日志 87
4.2 基于自适应时间阈值的会话识别方法 90
4.3 基于ACO的用户访问兴趣模式挖掘 98
4.4 基于混合ACO的Web用户聚类 110
第5章 网络消费者消费与购买行为 116
5.1 基于营销数据库的网络消费者消费行为分析 117
5.2 基于关联分类的消费者购买模式发现 122
5.3 基于证据理论的个性化产品推荐策略 140
5.4 基于在线评论的推荐方案优化 147
第6章 基于Web使用挖掘的智能自适应站点 158
6.1 引言 158
6.2 站点结构离线优化模型 161
6.3 站点结构在线动态优化模型 182
6.4 基于Web使用挖掘的智能自适应站点系统体系结构 209
参考文献 216
消费品满足消费者物质需要只是表象,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关注产品的符号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能产生两方面的符号价值:提高消费者自我认同感的自我符号价值和提高社会认同感的社会符号价值。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法、日记法、田野记录等。
消费者行为正由实证主义转换为人本主义,其根本动因就是研究者们改变了消费者理性的假设。秉承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早期的消费者行为研究过于强调消费的理性方面,而忽视了消费的情绪化方面,无法解释消费行为的复杂性。消费者行为研究转而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吸取营养,建立了消费者的“社会人”假设,认为社会与情绪因素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1.3.2 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层次,我们可以将研究方法划分为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两种,二者的差别可以进一步参阅参考文献但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二者的界线比较模糊,而且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本身也都缺乏统一的定义,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最常见的量化研究方法是统计学方法,最具代表性的质性研究方法为扎根理论。扎根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在系统收集资料(观察、访谈等)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理论,适合于进行探索性研究。其基本程序包括:从资料中产生概念,对资料进行登录;对资料和概念进行比较,询问生成性问题;发展概念,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理论性抽样,系统地对资料进行编码;建构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