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的经典设计、灵感来源和艺术精神。作为时尚界才华横溢的“坏小子”,他的个人魄力和远见卓识使他脱颖而出,铸就了时尚传奇。他每一场动人心魄的时装秀都会轰动时尚界。作为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时尚界的领军者,他是如何思考与创作的,他的态度又如何在设计中进行表达?本书通过简练、精准的文字和大量经典秀场图片,呈现出他敢于直面伤痛,始终为弱者发声的勇气与力量。相信读者也会从他身上受到鼓舞,并将之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创意和风格中,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麦昆精神的体现。
★麦昆的作品实现了艺术的最终目的:激发自我探寻和对他人的同理心。他的秀场一直是充满感官享受的战术演绎,而他设计的衣服令观众想要触摸,并使穿着者实现自我表达。
★本书通过简练、精准的文字,解读麦昆独特的思考与创作方式,以及他如何通过设计表达态度。结合大量经典主题秀场图片,他成长经历的诉说,对家族历史、血缘的热忱,召唤出他对艺术创作的无限灵感。
他是朋友眼中的李(Lee),也是世界眼中的亚历山大(Alexander)。麦昆(McQueen)有一种独特的神奇天赋,可以将个人悲剧、痛苦和折磨转化为时代的美和艺术,同时也揭露出社会的不公正。麦昆的作品实现了艺术的最终目的:激发细致入微的自我探寻和对他人的同理心。他的秀场一直是一种充满感官享受的战术演绎,而他设计的衣服令观众想要触摸,并使穿着者可以实现自我的表达。他将性与情感带到T 台上,让观众看到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真相。
麦昆通过时尚告诉我们,艺术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它的媒介,而是基于创作者的正直、求知欲、同理心和冒险精神。在麦昆进入时尚行业时,时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想法仅存在于一些严谨的设计师中。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川久保玲(Rei Kawakubo)和安·迪穆拉米斯特(Ann Demeulemeester)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设计师运用比例和无色调色彩,弱化身体和性别的存在感。穿着者突出的知识分子形象,使他们的服装成为艺术界的制服。相比之下,范思哲(Versace)和安娜·苏(Anna Sui)等设计师也被视为流行文化的产物—代表着“罪恶”的愉悦。麦昆打破了这些定义。他改变了知识分子对时尚的看法,从无趣到富含深意。任何削弱麦昆时尚影响力的论点都显露出其势利的一面。2011 年,麦昆去世一年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举办了麦昆作品回顾展。这场主题为“野性之美”(Savage Beauty)的展览在三个月内吸引了超过660 000 名参观者,是这家享有盛誉的博物馆历史上第八大受欢迎的展览。
化痛苦为美
麦昆通过自身的经历,以及他在系列中探索的主题,努力使时尚更具包容性,并勇于揭露它根深蒂固的偏见、局限和丑陋。他对自己所受的偏见已习以为常。正如时尚记者戴娜·托马斯(Dana Thomas)所写的那样,“李曾受到歧视同性恋的同学欺凌,这促使他养成了暴躁的脾气,并以口舌反击作为报复。”
麦昆的愤怒和幽默在他的作品中转化为激情。他以讽刺和危险的表现形式,创造出精准的强烈愿景。直到最近,时尚界还以保持和维护严格的精英界限而自豪。阶级和美貌是时尚界上层人士的既定标准。在20 世纪90年代,《The face》(面孔)和《Dazed & Confused》(惶惑)击败了像《Vogue》这样的具有精英头衔的杂志,开始推广无背景的模特和摄影师,但设计师仍主要来自与他们的富豪消费者相似的背景。相比之下,麦昆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的儿子。尽管他从未隐瞒自己的工人阶级出身,他的好朋友、向导和合伙人伊莎贝拉·布罗(Isabella Blow)让他将名字从李改为亚历山大,并认为这样听起来更时髦。事实上,他的背景激发了他敏锐的商业头脑:他缺乏许多同行所拥有的权利意识,从不羞于谈论金钱或为自己辩护,因此在他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他都直面作为一个设计师的经济状况。
麦昆清楚地知道传统时尚编辑和业内人士对他的体重、不整齐的牙齿、伦敦东区的口音、谈论金钱时的坦率,当然还有他那粗俗的幽默感感到多么的不安。他被称为“可怕的顽童”和“英国时尚界的坏小子”,但他始终没有进入时尚界的核心圈子。尽管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减掉了很多体重,塑造了自己的身材,并对牙齿进行了整形,可他仍然似乎从来没有完全地融入时尚圈,但他推动了时尚界对美和自我接纳的更广泛理解,如今,使整个行业变得
激进。
拥抱阴影
麦昆的性取向显然与同龄人不同。作为童年性创伤的幸存者,麦昆在性方面对权利失衡、危险、禁忌和不信任有着敏锐的意识。麦昆作品中所表现的亲密感是原始、冒险和具有对抗性的。虽然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和汤姆·福特(Tom Ford)等设计师将裸体用于展示一种古典美或是挑逗意味,麦昆则是为了唤起更黑暗的欲望和激情。他的灵感来自亚文化场景中性、危机、死亡、暴力和欲望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
从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的摄影作品到公共服务文学,有关艾滋病的意象影响着麦昆作为同性恋者和艺术家的身份认知。他的朋友、艺术家约翰? 梅伯里(John Maybury)说:“像李这样的孩子,在开始建立自己的性别认同时,这些阴影和负面影响便笼罩着他们。”他没有逃跑,而是邀请那个影子进来—作为他持续的病态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记作者曾报道,麦昆在2010年自杀时已感染了艾滋病毒。虽然通过药物治疗,艾滋病毒已经变得更容易控制,但检测呈阳性的心理影响可能是导致他自杀的一个因素。毫无疑问,性与死亡之间的关联意识,是他艺术作品中最有力且最有意义的方面之一。
莎拉·伯顿(Sarah Burton)最初是作为实习生加入麦昆工作室的,后来晋升为麦昆的私人助理。她保留了麦昆的复古风格,尊重麦昆作品中的主要美学主题,但并没有试图复刻他独特的能量。伯顿于2010 年被任命为创意总监,次年为未来的剑桥公爵夫人凯瑟琳? 米德尔顿(Catherine Middleton)设计婚纱。她精致且深思熟虑的作品更具有传统美感,凸显了麦昆标志性风格中较为优雅的一面,同时展现了她独特的柔和优势。伯顿说,一百年后,麦昆品牌将被视为“现代、创意、美和浪漫”的代表。
遗产
麦昆于2010 年去世,享年40 岁。
1.经典作品
在梦魇中发现的美
成为炼金术士
颠覆性别
历史与当代艺术的融合
设计精神
暗黑美学
沙漏廓形的属性设计
反璞归真
飘逸褶皱
不朽之花
黑暗的力量
民族精神的觉醒
2.灵感来源
来自母亲的影响
来自家族的影响
细节中的灵感
裸露的皮肤
寻找志同道合的灵魂
紧密的时尚联盟
恐怖的力量
捕获时代精神
在艺术作品中找寻美
神秘的猛禽
浪漫原始主义的离经叛道
直面死亡的力量
3.标志细节
标志性头骨
脆弱的力量
柔软的触感
野性之美
第二层皮肤
玫瑰与荆棘
体积与层次
红色预警
装饰艺术
经典女性曲线
哥特复兴
苏格兰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