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自从上一本自选论文集《海风文思集》出版,十年匆匆而逝。不少诗句浮上心头,如十年一觉扬州梦,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十年伊洛路漫漫,十年总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段落和人生节点。检视书箱,论文、文章,已有数十万字,于是编成这本《天下人心--百年巨变与两岸关系论集》。如果再算上未公开出版的大量内部建议和报告,个人的研究成果可谓差强人意,不负韶华。不负韶华多用于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鲜少形容我等已退休者。数年前就有朋友对我说,同代的学者中,大部分人已辍笔,他们可能尽享天伦之乐,或者培养爱好自得其乐。但是,笔者选择留在学术园地耕耘不休,责任使命和求索酷爱像阳光雨露滋润身心,哪怕所得微薄,也因宝贵的收获而欢欣鼓舞。
这十年国际形势的变化翻天覆地,前所未有。全世界的领袖哲人专家学者公认,人类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巨变。越是纷繁复杂、晦暗不明,越吸引人去探幽索微、拨雾求真,这是研究者最有兴趣之时。更令人振奋的是,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逐渐改变国际体系的实力对比,西方国家的绝对主导权正在减弱。中国成为新兴国家群体的领头羊、世界一切变化中的重要变量。近年来美国和西方国家视中国为主要战略对手,把地缘政治斗争升级至新高,真实原因盖源于此。美国从奥巴马总统的重返亚洲,至特朗普和拜登的印太战略,都主要针对崛起的中国。欧盟也将中国的定位从合作者更改为经济上的合作者、科技上的竞争者以及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手。西方国家的遏阻战略给中国外交造成了巨大压力,但也恰恰反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世所瞩目的辉煌成就,已经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大国之一。历经金融危机、自然灾害、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的打击,中国仍傲然挺立,不仅使新兴国家群体和发展中国家增强了信心,而且也让全世界有识之士认识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和中华文明的选择。
总览全书,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
第一,美国和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博弈是全方位的,从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军事到社会、文化,从全球、地区到国家,从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到各种多边组织,从政府政要到非政府组织,从实体网络到虚拟网络……方方面面犬牙交错、互相渗透,并非割裂分开、截然不同。因此,只从地缘政治一个侧面看待中美关系和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外交必须以全新的思路、战略和措施,应对新情况和新挑战。
第二,只有把握世界发展的未来趋势,才能顺应大势、前瞻思考、预作绸缪、占尽先机。新兴国家群体的崛起从总体上看将是和平的、渐进的。其未来走向不是中国替代美国霸权(G1),或中美共治(G2),或多极化(GX),而是走向多元多边多层的复杂局面。多元包括多极化,涵盖大中小各类国家,还有非国家行为体;多层则包括国际、地区、国家和国内的城市区域。未来全球化和国际秩序的变化,主要应对国内和国际对于和平发展、开放合作与公平正义的要求,其进程将是各国合力作用的结果。中国必须超越中美争霸或中美共治的传统思想,成为顺应世界潮流的新型大国。
第三,亚太地区(广义上也包括印度和南亚)的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为过。30余年来它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众多新兴国家聚集于此,使不少专家惊呼亚洲世纪将至。中国的崛起与地区的兴盛呈水涨船高之势,中国应深度融入地区,苦心经营地区,奠定全球性大国的根基。地区国家希望中国承担责任,发挥作用,但不支持一国来主导。中国的地区定位应是地区共同体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贡献者。中国应在参与多种地区组织的过程中,与各国探索地区合作的机制和规则,促进地区更加全面自主健康地成长。
第四,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美国和西方鼓吹的传统意识形态之争是个伪命题,未来意识形态之争的焦点是国际和平发展合作与狭隘民族主义、激进民粹主义、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斗争。美国和西方宣扬的民主与专制之争实际上是借口与说辞,目的要把中国等国家打入另类。中国吸取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无论其来自东方、西方、南方还是北方。中国支持国际交流和相互学习,但决不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制度弊端更加凸显,它不仅不反思,反而强制推广美国民主制度和价值观,使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叙利亚等国都陷于内战、动荡和痛苦之中。在未来阻碍世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四个坏主义中,狭隘民族主义最为危险。美国和西方国家不甘心失去其在国际体系中的绝对主导权,要维护其民族主义的主导地位、国家利益和西方中心论。新兴国家在崛起过程中,也必须防止狭隘民族主义的膨胀。
第五,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领土的完整,中国必须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尽管两岸关系是中国内政问题,但又具有强烈综合的国际因素,不得不将它置于百年巨变的世界大背景下对待。美国和西方国家欲下台湾棋制约中国,因其最廉价实用。以蔡英文为首的民进党当局挟洋自重、倚美抗中、亲美哈日,妄图实现其抗拒统一的梦想。然而,从发展的大趋势看,作为美国和西方主要对手的中国处于国际斗争的中心和枢纽,也意味着占有破解全局的地位和作用。从力量消长来看,中国大陆不仅已经远超台湾,而且也在台海力压美国。中国力量越强,对于台独的威慑越大,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就越高。如果外部势力或台独势力敢冒险推出法理台独,《反分裂国家法》的铁拳必定会予以严惩。
第六,帮助台湾人民正确认识两岸关系,是争取祖国统一的重中之重。由于李登辉、陈水扁和蔡英文的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的教育和宣传,使不少台湾中青年愈益偏离两岸同属一中的理念,并对大陆产生偏见与歧视。通信技术的发达无法改变政治态度,有些人只相信他们喜欢的信息,进入舒适的信息茧房。这使一些大陆人认为寄望于台湾人民已无可能。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台湾的民心民意一直在变化之中,台湾当局的执政无能、倒行逆施,美国和西方的自私自利、利用和牺牲台湾人,事实会教育台湾人民。从长远来说,台湾人的血缘、民族、文化、信仰等与大陆一脉相承,根基深厚。今后必须加强两岸人民共同参与的实践,创造新的集体记忆,通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融合,达到新的认同。同时大陆也必须改善对于台湾人民的说服方法和手段,更有针对性,去赢取人心。
第七,美国和西方的恶意舆论借由媒体优势,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精英和民众,特别是青年。中国必须用官方外交、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等多种方式,传播正确的理念和认识,增强话语权,争取天下人心。由于中国现代化的提升,目前中等收入人群估计约4亿,每年出国旅游者超过1亿,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国内外活动如火如荼,民间外交已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的主要对象是外国的民间机构、组织和个人,更前瞻地说,应主要交往国外中产阶级,以便与官方外交形成更大的互补。在发达国家中,中产阶级占人口半数以上,在发展中国家中,中产阶级也在迅速增长。中产阶级其实包含许多阶层,有些代表了高科技和新产业的发展方向,有些与媒体、教育、医疗、文艺等相关,对民意有较大影响。中产阶级既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也可能成为社会动荡或暴力的根源。为了开拓对中产阶级的工作,民间外交需要去结交新朋友,即新精英、草根精英和青年精英,如网络领袖、社区领导、非政府组织创始人、中小学教师、中小企业主、律师、演艺界人士等。民间外交的健康繁荣必定会对中国软实力的升级做出贡献。
第八,积极探索政府与民间互动的新模式,才能促进民间外交健康成长。目前民间外交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觉配合中国官方外交,即由各级政府委托民间组织、机构和个人,从事对外沟通交流活动;另一种是民间组织、机构和个人的自发行动,符合中国外交的趋势,被纳入民间外交。新时代民间外交的特点之一是两种形式都蓬勃发展。中国人民参与民间外交的热情高涨,各种活动如井喷式涌现,但各级政府认识与准备不足,领导乏力。特别是国内外大量的自发的民间外交行动,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新课题。政府应当敏锐地发现它们、充分地肯定它们,并在法治条件下给以适当的精神鼓励和物质支持。当民间外交发展到队伍庞大、领域众多、涉及各国之时,必须以更大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去进行引导、管理和支持,以便中国外交体系全面综合发展,适应全球性大国强国地位的需求。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灵魂,也是笔者孜孜不倦的追求。论文集内容丰富,以上八点只是大致概括,许多新观点的提出既求教于同行方家,也愿与广大读者共同探索。论文集分为三编,即第一编百年巨变中国豹变,第二编台海风浪拨雾探光,第三编天下纵论 争取人心。每编内的文章大致按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以便读者可以把握笔者的思想脉络的进展。例如2012年发表的论文《美国对冲政策的新特点与中国的应对》,指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已经对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制度约束,虽然未否定中美合作,但合作与冲突的界线愈益模糊,甚至可能互相转化。而在2016年之后的论文中,针对美国和西方把中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对中国的战略应对也提出了新的思路。在2008年至2016年以马英九为首的国民党在台湾执政时,两岸关系进入了大交流、大发展、大合作的崭新阶段,笔者总结两岸在涉外领域合作的实践经验,并进一步进行理论探讨。2014年台湾爆发的太阳花学运标志了国民党和蓝营由盛转衰,民进党和绿营暴戾恣睢争夺权位,笔者对此专门作了分析。2016年以蔡英文为首的民进党执政后,全面实行倚美抗中去中国化的政策,两岸关系全面恶化。笔者对于美国与民进党当局勾连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推动祖国统一的战略与举措提出了新的思考。除个别例外,本书中的文章均已发表,其中大多得到转载和引用。
面对百年巨变,人们的思想纷繁复杂,全世界陷入认同危机。美国和西方强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分歧,其实认同危机远远超过了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分歧。美国的白人和少数族裔价值观类似,但是认同撕裂,使美国从合众国变为分裂国。英国与欧洲各国价值观相仿,但是英国人不认同欧盟,坚决脱欧。发展中国家本来在文化背景和现代化程度上千差万别,难以认同不足为奇。更严重的是,原来联合国所确定的国际准则被美国破坏殆尽,也被西方的双重标准所扭曲毁坏,使国际秩序失序失范,人们的思想更加混乱。在认识混沌不清时,民粹主义反智反理性的邪风日盛,对认同危机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暗夜需以理性的光芒照亮,分歧要通过健康理念的传播来弥合,知识界应当承担起促进思想认同的职责。个人的力量尽管微薄,但集思广益、论辩撞击、激浊扬清、兼容并蓄,定能寻找到更为前瞻的新思想和新理念,贡献于社会。古人云,立德立功立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永远以此自励。
本书的问世得到了同行专家、亲朋好友的鼓励和支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专门资助了部分出版经费,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付出了辛劳心血,在此一并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