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道路交通现象的法律制度完善离不开对既有法律政策的检视和反思,以及对于未来交通领域法治化进程及后续相关立法的预判,本书稿对新型道路交通现象发展需求进行了梳理,为交通制度完善提供理论支撑。着眼于公平、效率、秩序等多维度统筹考量新型道路交通现象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最终落脚于互联网 背景下新型道路交通现象法律问题对策制度的设计。
这本书的缘起于笔者在2019年负责的教*部课题互联网 背景下新型道路交通现象法律问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一边深入现场调研去发现新型道理交通现象的基本特征、发展规律以及制度需求,一边梳理现有交通制度,特别是城市交通法律制度,理解交通法律理论对新型道路交通现象的解释、指导作用,同时思考现实问题的制度解决路径和可能方案。最终该课题形成了十几万字的课题报告,于2021年顺利结题。
本书总共六章,基本思路是从新型道路现象于城市交通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城市交通法律制度的新形势和新趋势,整理分析新型道路现象对交通法律制度的挑战,然后对智慧交通、网约车、共享单车、自动驾驶汽车这些新型道路现象中重要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针对现有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措施。本书希望能够为我国城市交通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为从事交通法律教学、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人员提供研究参考。
考虑到当代社会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互联网与交通领域深度融合,例如自动驾驶技术在车路协同和单车智能等不同路径上都取得了快速发展,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倒逼人文学者深入思考数字经济中的法律、伦理、社会等问题。笔者对新型道路交通现象的理解难免存在偏颇和各种不足,相关研究结论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诚恳希望得到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郑翔,湖南长沙人,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产业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访问学者,新西兰怀卡托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商业法研究会理事,中国航空法学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交通运输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经济法学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科技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交通运输法。主要著作《交通运输法》(2018年)、《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法律问题研究》(2016年)、《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2015年)、《铁路法研究》(2012年)、《运输合同的风险与防范》(2007年)、《运输合同法》(2005年),在《法商研究》《经济法学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多篇,发表了四篇北京市社科基金成果要报,并且曾经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主持教*部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联基金项目等部级项目8项,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道路运输条例》等多个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研究成果多个已经转化为我国行政立法得以正式实施。曾经获得中国铁道学会二等奖(2011),中国铁道学会三等奖(2014)。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新型道路现象对交通法律制度的挑战
第二章 智慧交通体系法律问题的研究
第三章 网约车平台法律问题研究
第四章 网约顺风车法律问题研究
第五章 共享单车法律问题研究
第六章 自动驾驶汽车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