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环境色彩的学理研究及景观设计实践的探索,内容包括色彩学的基本理论解析,工程景观与环境色彩设计方法、城市景观、城市空间特色、道路工程景观、桥梁工程景观、滨水工程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建筑内外空间及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环境色彩设计的理论内涵、基本特征、设计要点等,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环境色彩优秀案例及笔者在环境色彩景观设计实践中完成的工程项目成果进行分析与推介。
与同类书比较,本书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环境色彩问题并进行相关研究,30年来围绕环境色彩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中完成的工程项目成果,有2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其中10余篇学术论文获奖。在环境色彩研究范畴方面,其学术视角也从从外部到室内、从传统到现代、从城市到乡村等层面予以拓展,本书的学术价值及表现在作者立足于环境色彩的学理研究及景观设计实践探索的前沿性、实践性与原创性。
前言人类对色彩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已经懂得运用色彩来装饰自身与周围的环境,以表达内心的情感。纵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可知:人类运用色彩来装饰、美化建筑及环境的历史,和装饰、美化自身及其他一切物品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而且随着不同时代物质与精神、生产与意识等因素的改变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就环境色彩而言,它是现代色彩学结合空间环境而产生的一个新的色彩探究领域。环境色彩一词产生于20 世纪60 年代,是基于飞速发展的世界性城市化进程而提出来的。从环境色彩涉及的范畴来看,它不但包含空间实体环境中的自然要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植被生物、水体土壤)与人工要素(建构筑物、道路桥梁、服务设施公共艺术),还包括空间实体环境中的人文要素(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宗教信仰、审美习俗)等的色彩现象。本书从视觉美学与环境文化两个层面来呈现环境色彩探究的意义:视觉美学层面,主要通过空间实体环境中的自然、人工等要素来呈现环境色彩的意义;环境文化层面,主要通过空间实体环境中的人文要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呈现环境色彩的气质及其他特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共同展现空间实体环境色彩的表现意蕴。若从城市与大地环境来看,构成环境实体的任何景物都不能脱离色彩而存在,环境色彩是空间场所中引人注目、独具特色的景观构成要素。在构成空间场所个性特色的诸多要素中,色彩要素无疑凭借其第一视觉的特性而成为环境景观塑造中主要的语言表现形式。如在城市空间中,其环境色彩不仅可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反映出所在城市市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和精神风貌,还可展现该城市市民对文明程度与生活品质的追求。因此,就城市空间而言,环境色彩的良好规划与设计既能体现其具体时空,也是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提高城市景观品质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城市空间中环境色彩规划与设计的探索,即在于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科学方法和艺术探求的精神去发现城市色彩的综合价值,寻找不同城市的色彩特质,为城市景观个性营造具有美学意义的城市色彩环境,以实现环境色彩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景观塑造的价值。作为一个从事环境色彩设计教学与科研工作已40 余年的学者,笔者从20 世纪80年代初即接触到刚引入的色彩构成基础理论与教学训练内容,并以极大的兴趣投入这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色彩理论学习及设计应用的实践探究之中。笔者进入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风景园林系任教以后,在学院图书馆外文阅览室借阅到日本色彩设计家吉田慎吾所著的《環境色彩デザイン調查から設計まで》原版图书,有机会较早触及环境色彩这个亟待开拓的研究范畴。笔者结合所在风景园林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以及专业不同层级的学科建设和工程设计实践需要,以环境色彩为专题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在环境色彩设计理论研究方面,笔者于1989 年完成的《现代城市景观个性创造的重要因素城市的环境色彩设计》入选1989 年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并获优秀学术论文奖,后以《城市景观与环境色彩设计》为题发表在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刊《流行色》1992 年第2 期;后有论文《试论现代城市的环境色彩设计》发表在《城市》1995 年第2 期,《对建筑外观色彩设计的思考与展望》发表在《装饰装修天地》1995 年第6 期、第7 期两期,《走向新时期的城市环境色彩设计》发表在《新建筑》1995 年第4 期;《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发表在《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 年第5 期;《现代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方法的研究》发表在《建筑学报》2004 年第5 期等。进入21 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环境与建筑色彩研究也引起不同领域广泛的关注,中国流行色协会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的一级学术组织,在过去关注纺织、服装、产品、家装等基础上,开始将目光聚焦于城市空间与建筑造型等环境色彩领域,并在协会下成立了建筑与环境色彩专业委员会,使前期处于摸索阶段的建筑与环境色彩研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笔者主持的华中科技大学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室,从2012 年至今,笔者对21 世纪以来承担工程设计任务中完成的相关建筑环境色彩规划项目进行梳理,先后有《南方喀斯特地区城镇地域特色塑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研究以贵州荔波县城区为例》(2012 年)、《基于城市滨水区域的环境色彩设计探析以豫中长葛市清潩河景观带设计为例》(2013 年)、《历史建筑内外环境更新改造中的色彩设计探索以广东新会茶坑村旧乡府建筑为例》(2014 年)、《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环境色彩设计考量以河南信阳市狮乡美环总体规划及美丽乡村重点地段整治设计为例》(2015 年)等近30 篇环境色彩理论研究与设计应用探索方面的学术论文获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并收录入年会论文集公开出版或在中国色彩领域权威刊物《流行色》发表。这些学术探究从传统现代、室外室内、城市乡村等多视角对环境色彩理论与设计应用进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在环境色彩设计教学探索方面,笔者从1985 年9 月起即在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一年级设计初步课程中进行构成设计教学训练内容引入后的教学探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就风景园林专业构成教学中的色彩训练内容而言,笔者深感这种富有理性和创意的基础训练方式对学生掌握现代色彩设计原理及把握建筑空间与风景园林色彩设计的有机联系帮助较大,其教学训练方式具有系统性、独创性、渐进性、启发性与趣味性等特点,满足了风景园林专业基础教学改革与系统构建的发展需要。1997 年9 月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生后,构成设计课程教学训练内容从设计初步课程中分离出来单独设课,色彩构成训练内容成为一个完整的板块。笔者基于在环境色彩设计层面的理论探究及工程设计实践方面具有前沿性的思考,还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高年级开设了环境色彩研究专题课程,以促进学生在多元化发展背景下对环境色彩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另在笔者指导下,先后有《城市地域特色塑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研究以郑州城市环境色彩设计实践为例》(张倩,2007 年)、《碧海蓝天·绿树红瓦滨海城市青岛城市环境色彩设计特色研究》(刘海燕,2007 年)、《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以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为例》(杨鑫芃,2018 年)等硕士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展现出在环境色彩设计方面取得的探索性成果。在环境色彩景观设计实践方面,笔者一是从城市历史风貌及其旧城文化保护区维护层面将环境色彩规划设计理论导入相关工程实践应用,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及维护城市文化风貌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其项目包括河南郑州商城及相邻区域城市环境色彩概念设计(2007 年)、山东青岛城市色彩规划研究(2007 年)、贵州荔波县城风貌规划及旧城区主要街道环境色彩保护规划(2008 年)等。二是在城市开发新区整体规划及环境设计创新层面,完成城市开发新区整体规划及环境色彩规划设计,并取得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成果,包括河南南阳西峡财富世家住区环境设计(2007 年)、安徽合肥高新区柏堰科技园道路绿化环境色彩规划设计(2008 年)、河南长葛清潩河景观带城市概念性设计(2009 年)、广东珠海主城区道路及广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划设计(2012年)、湖北十堰房县义乌世贸城规划设计(2013 年)、河南信阳狮乡美环美丽乡村重要地段整治规划(2014 年)、河南省平顶山新城区城市风貌及环境色彩规划设计(2017 年)等。三是在城市标志建筑造型及内外环境空间营造层面,完成的设计项目包括湖北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梨园大门入口空间环境设计(2000 年)、广东韶关华苑名庭住区外部环境设计(2000 年)、湖北武汉东湖清河桥造型及环境设计(2002年)、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西12 教学楼建筑内外环境设计(2007 年)等,从而为环境色彩景观营造范围的拓展提供了设计实践探索方面的参照案例。以上在环境色彩理论研究、色彩教学与工程实践三个方面所做的探索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无疑为本书撰写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其中相关的环境色彩理论研究、教学与工程实践应用成果也经重新梳理后,纳入本书各个章节予以呈现。在本书付梓之际,在此特向所有为本书提供帮助和支持的相关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另外,本书在撰写中参考的设计案例在文后用表格列出,在此予以说明并致谢。一本著述的完成实属不易,书中若有不当之处,还诚望读者及同仁给予批评和斧正。笔者从20 世纪80 年代触及环境色彩这个具有探索性的研究课题,见证了国内环境色彩研究从初始时的寂寞至今日的繁华,可谓感慨万分。环境色彩作为城乡景观及地域特色塑造中的重要一环,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需要以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科学精神及艺术追求来展现独有的综合价值,以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将明天的城市与大地环境色彩景观渲染得更为绚丽多姿。
男,1961年11月生,四川省广安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和研究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及室内设计分会理事、资深高级室内建筑师、室内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及首批认定的高级设计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与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会员。19952015年全程负责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学一级硕士授予点与艺术硕士授予点的申报、教学管理与学科建设工作,20余年来,完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下的国内首个室内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博士授予点的申报及学科建设任务,为华中科技大学第12个学科门类艺术学科门类的设立做出具有开创性的贡献,其间主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室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创作实践工作。主要从事城市及建筑内外环境设计专业方面的理论研究、教学、科研与工程设计工作,著有《建筑绘画表现技法》(合著,2001年)、《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独著,2007年)、建筑室内装饰系列丛书(5册,合著、丛书主编,20072008年)、《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快速效果表现》(独著,2008年)、《室内环境设计原理与案例剖析》(独著,2013年)、《城市细部的考量环境艺术小品设计解读》(独著,2015年)、《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第2版)》(独著,2018年)、《城市细节及环境设施设计》(独著,2021年),专业教材有《商业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独著,2008年)、《室内环境设计理论与入门方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独著,2011年)、《现代商场室内设计》(本科生教材,独著,2011年)、《商业建筑内外环境设计》(研究生教材,独著,2013年)及《室内设计原理》(住建部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五至十四五规划教材,合著,副主编)等。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展示及完成各类城市及建筑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与工程项目百余个,已有50余篇(个)学术论文、设计作品与工程项目获奖。
导论 环境色彩设计与城市景观个性的创造
第一章 色彩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色彩学的内涵与演进
第二节 色彩学及其基本理论
第三节 色彩学及其学科探究
第四节 色彩表示系统的建立
第五节 色彩对比与调和要点
第六节 色彩构成的训练方法
第二章 城市本质及其工程景观的营造
第一节 城市本质及其构成类型
第二节 工程景观及其基本内涵
第三节 工程景观与其所属范畴
第四节 城市工程景观特色营造
第三章 城市景观及其环境色彩的设计方法
第一节 城市景观解读及基本特点
第二节 环境色彩认知及其设计要素
第三节 城市景观视野下的环境色彩设计探究
第四节 城市景观营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方法
第四章 城市空间特色营造与环境色彩设计
第一节 城市空间及环境色彩设计的特色营造
第二节 城市空间特色营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三节 城市空间特色营造中的环境色彩应用
第四节 世界自然遗产地南方喀斯特地区荔波县城区空间地域特色塑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探究
第五章 道路工程景观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一节 道路工程景观的内涵及环境色彩设计要点
第二节 城市道路工程景观中的环境色彩案例探究
第三节 安徽合肥柏堰科技园区城市道路绿化环境色彩设计
第四节 深圳市深南中路及深南东路西段道路环境色彩分析与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第六章 桥梁工程景观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一节 桥梁工程景观的内涵及环境色彩设计要点
第二节 城市桥梁工程景观中的环境色彩案例解读
第三节 彩练当空武汉长江大桥组群环境色彩景观重塑及审美价值显现
第四节 深圳市滨河大道人行天桥造型及环境色彩设计
第七章 滨水工程景观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一节 滨水工程景观的内涵及环境色彩设计要点
第二节 城市滨水工程景观中的环境色彩案例剖析
第三节 豫中长葛市清潩河景观带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四节 上海市西泗塘西岸滨水空间更新改造及环境色彩设计
第八章 历史文化景观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一节 历史文化景观的意义及环境色彩设计要点
第二节 历史文化空间环境色彩设计案例剖析
第三节 武汉户部巷历史风貌街区更新改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四节 历史建筑内外环境更新改造中的色彩设计探索以广东新会茶坑村旧乡府为例
第九章 建筑外部空间的环境色彩设计
第一节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色彩设计的内涵
第二节 建筑外部空间中的环境色彩设计方法
第三节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色彩设计案例剖析
第四节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色彩设计实践应用
第十章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环境色彩设计考量
第一节 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及其路径与特征
第二节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环境色彩设计考量
第三节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环境色彩设计案例剖析
第四节 河南信阳市狮乡美环总体规划及美丽乡村重点地段整治项目中的环境色彩设计探索
附录A 书中所用工程设计项目参与人员注
参考文献
著后语 环境色彩理论构建及景观设计实践探究之四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