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原理部分从学理上阐述“为什么这样设计”,明晰作业要素、环节的内涵、特点及其内在关系,并建构了指导性框架。
模式部分主要是为设计者和研究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单元作业设计路径和示例,包括单元作业的逆向设计、项目式设计和基于问题解决设计三方面内容。每一种设计模式都在尽力阐明设计路径的内涵、特点和功能及其与作业主题的适切性,提供可操作性模板和案例,并提出设计要点、建议和反思,以便更好地指导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开展作业设计和实施。
技术部分是支撑环节,结合实践案例提出技术设计和开发的主要步骤、环节,为单元作业设计者提供技术方案。
作业设计必须坚持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以大概念为统领,以主题为抓手进行大概念单元设计,促进事实性层面上能知道(knowing)、概念层面上能“理解”(understanding),技能和过程层面上能“操作”(doing) 的整合,达成“能力本位”向“素养立意”转型。
——李学书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原理部分从学理上阐述“为什么这样设计”,明晰作业要素、环节的内涵、特点及其内在关系,基于此建构了指导性框架。模式部分主要是为设计者和研究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单元作业设计路径和示例,包括单元作业的逆向设计、项目式设计和基于问题解决设计三方面内容。技术部分是支撑环节,为单元作业设计者提供技术方案。
期待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各学科作业的高质量设计和实施,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等方面提供方向引领、思路拓展和技术支持。
李学书
教育学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等。兼任全国课程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等。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出版《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教师的坚守》等专著 5 部,参与撰写和翻译各类著作 20 余部,主持和参与完成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十余项。2022 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