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自噬的生物学机制及其在药物研发方面的进展。自噬是细胞内一种自我降解和再利用的过程,对维持细胞内稳态和健康至关重要。本书不仅概述了自噬的基本原理,还探讨了自噬与疾病的关系,尤其是其在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癌症和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及目前的临床研究进展。此外,本书还重点关注了自噬靶向性药物的设计与开发新技术,为药物研发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药物化学",编号81922064,负责人(本书依托项目)
目录
第1章 自噬的基本原理 1
1.1 自噬的定义 1
1.1.1 自噬的发现 1
1.1.2 自噬的名词解释 2
1.1.3 自噬的分类及过程 3
1.2 自噬的功能 4
1.2.1 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 4
1.2.2 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的稳定 5
1.2.3 在某些组织中的特定功能 5
1.3 自噬发生过程 5
1.3.1 自噬起始阶段 5
1.3.2 成核过程 6
1.3.3 自噬体的延伸阶段 6
1.3.4 自噬体的成熟阶段 7
1.3.5 自噬体的裂解阶段 7
1.4 自噬发生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 8
1.5 自噬信号通路 10
1.5.1 诱导自噬的信号通路 10
1.5.2 抑制自噬的信号通路 24
参考文献 31
第2章 自噬与疾病 37
2.1 自噬与肿瘤 38
2.1.1 自噬抑制肿瘤生长 39
2.1.2 自噬促进肿瘤生长 40
2.2 自噬与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 41
2.2.1 阿尔茨海默病(AD) 42
2.2.2 帕金森病(PD) 45
2.2.3 亨廷顿病(HD) 49
2.3 心血管疾病 52
2.3.1 自噬与心肌肥厚 53
2.3.2 自噬与心肌纤维化 54
2.3.3 自噬与心梗 55
2.3.4 自噬与心肌缺血再灌注 57
2.3.5 自噬与心力衰竭 58
2.4 自噬与代谢性疾病 60
2.4.1 自噬与肥胖 60
2.4.2 自噬与2型糖尿病 60
2.4.3 自噬与动脉粥样硬化 61
2.4.4 自噬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62
参考文献 63
第3章 自噬小分子临床研究进展 66
3.1 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抑制剂 66
3.2 AMPK激动剂 68
3.3 溶酶体抑制剂 69
3.4 选择性靶向自噬的化合物 70
3.4.1 ULK1-ULK2复合物调节剂 70
3.4.2 PIK3C3/Vps34复合物抑制剂 71
3.4.3 ATG4蛋白酶抑制剂 72
3.4.4 ATG7抑制剂 73
3.5 其他自噬调节剂 73
参考文献 98
第4章 自噬小分子药物发现 104
4.1 自噬小分子药物发现历史 104
4.2 靶向自噬相关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 105
4.2.1 DNA甲基化或去甲基化 107
4.2.2 组蛋白修饰 109
4.2.3 miRNA 111
4.3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 113
4.3.1 PI3K/mTOR双抑制剂 114
4.3.2 泛PI3K抑制剂 117
4.3.3 Akt抑制剂 119
4.3.4 泛mTORC抑制剂 120
4.3.5 mTORC1复合物抑制剂 123
4.4 靶向p53信号通路抑制剂 125
4.5 靶向AMPK信号通路抑制剂/激动剂 128
4.5.1 AMPK抑制剂 128
4.5.2 AMPK激动剂 129
4.6 溶酶体抑制剂 131
4.7 PIK3C3/Vps34复合物抑制剂 135
4.8 ULK1-ULK2复合物抑制剂 136
4.9 ATG4抑制剂/激动剂 139
4.9.1 ATG4B抑制剂 139
4.9.2 ATG4B激动剂 140
4.10 ATG7抑制剂 141
4.10.1 吡唑并嘧啶氨基磺酸酯 141
4.10.2 β咔啉衍生物 142
4.11 钙通道阻滞剂 143
4.11.1 维拉帕米 143
4.11.2 非洛地平 143
参考文献 144
第5章 自噬调控相关的天然产物发现 151
5.1 黄酮类 151
5.1.1 槲皮素 151
5.1.2 柚皮素 152
5.1.3 葛根素 152
5.1.4 牡荆素 153
5.1.5 山柰酚 154
5.1.6 染料木黄酮 155
5.1.7 水飞蓟素 156
5.1.8 羟基红花黄色素A 156
5.1.9 木犀草素 157
5.1.10 虎杖苷 158
5.2 生物碱类 159
5.2.1 小檗碱(黄连素) 159
5.2.2 苦参碱 159
5.2.3 吴茱萸碱 160
5.3 萜类及挥发油 161
5.3.1 青蒿素 161
5.3.2 紫杉醇 162
5.3.3 雷公藤红素 163
5.3.4 冬凌草甲素 164
5.3.5 大蒜素 164
5.3.6 栀子苷 165
5.3.7 熊果酸 166
5.3.8 阿格拉宾 166
5.4 糖苷类 167
5.4.1 芍药苷 167
5.4.2 红景天苷 168
5.4.3 天麻素 168
5.4.4 黄芪多糖 169
5.5 多酚类 170
5.5.1 姜黄素 170
5.5.2 白藜芦醇 171
5.5.3 没食子酸 172
5.5.4 茶多酚(儿茶素) 172
5.5.5 Rottlerin 173
5.5.6 丹皮酚 174
5.5.7 鞣花酸 174
5.6 酸类 175
5.6.1 阿魏酸 175
5.6.2 丹参酚酸B 175
5.7 木脂素类 176
5.7.1 厚朴酚 176
5.7.2 五味子甲素、五味子素A 177
5.8 皂苷类 177
5.8.1 人参皂苷 177
5.8.2 黄芪甲苷 178
5.9 醌类 178
百里醌 178
5.10 其他 179
5.10.1 肉桂醛 179
5.10.2 β-细辛醚 179
5.11 总结与展望 179
参考文献 187
第6章 自噬相关的药物发现新技术 193
6.1 引言 193
6.2 AUTAC 195
6.3 ATTEC 198
6.4 AUTOTAC 201
6.5 CMA 204
6.6 自噬的检测方法 205
6.7 总结和展望 208
参考文献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