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民国时期三次内债整理研究 读者对象:大众
国债可分为内债与外债,内债指政府从国内借来的贷款或债务,外债指政府从国外举借的债务。1912—1936年,是近代中国内债发展的主要阶段,形成了以公债为主体、银行借款和国库券并重的内债体系。在此期间,分别于1921年、1932年和1936年发生了三次大规模、影响范围广的内债整理事件,既引起了时人广泛的讨论,也受到当前金融史领域的关注。20世纪初不仅有《申报》、《银行周报》、《钱业月报》、《经济统计》、《财政月刊》等报纸刊载内债整理实况及相关时评,还有以千家驹、王宗培、贾士毅、徐沧水、胡善恒等为代表的学者对三次内债整理的原因、影响和未来内债政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千家驹所著的《旧中国公债史料(1894-1949)》,将1921年、1932年和1936年整理的政府文件、内容和相关整理债券的发行条例等客观详实地纪录在内,是了解三次整理事件原貌必读的史料著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关于近代内债整理的研究有所发展,不仅有《中华民国史档案馆资料汇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等多部重要的资料汇编出版,还有很多学术文献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取得了进一步创新。本书主要从三次内债整理的原因、影响和银政博弈视角下的相关分析综述现有研究。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