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南陵县漳河到大工山之间矿冶文化遗产丰富、集中、多样,是了解聚落、墓葬及手工业遗址之间的分布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的不可多得的样本空间。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安徽沿江地区矿冶遗址调查与综合研究设计方案,安徽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专业与南陵县博物馆联合于2019 -2020年对该区域进行了两次区域系统调查。其中对漳河中游西侧、南陵县城以北、大工山东部约18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拉网式踏查,对大工山南麓的七星河流域进行了实地踏查。调查成果十分丰硕,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新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150余处遗存,可分为聚落遗址、矿冶遗址、墓葬三类。聚落、墓葬与矿冶活动的共存,为探索这一地区先秦至宋元时期社会形态与产业方式和安徽沿江矿冶手工业的发展变迁史提供了重要材料。本书为上述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初步综合研究。
张爱冰,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考古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考古和考古学理论,先后主持完成jiaoyu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重点项目,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安徽沿江地区矿冶遗址调查与综合研究,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南陵漳河大工山区域考古调查与研究
目录 4
图目录 10
表目录 16
图版目录 17
序 19
上编 南陵漳河大工山区域考古调查报告 20
第一章 概述 21
第一节 自然环境 21
一 地貌 21
二 水文 22
三 气候 22
四 地质构造、成因及矿产资源 23
第二节 历史沿革 25
第三节 考古工作 26
一 皖南沿江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6
二 区域系统调查的理论与实践 29
第二章 调查概况及工作方法 32
第一节 调查概况 32
一 工作缘起及目标 32
二 调查范围 32
第二节 调查方法及经过 33
一 田野工作方法 33
二 信息采集及处理方法 34
三 遗址与聚落的判定标准 35
四 调查经过 36
第三节 资料整理方法与过程 37
一 整理思路和方法 37
二 报告整理和编写过程 37
第三章 调查成果 39
第一节 漳河流域(籍山镇、家发镇) 39
一 滨河墈遗址 39
二 竹丝遗址 42
三 前桥遗址 44
四 墩汪遗址 47
五 联工遗址 49
六 曹村遗址 51
七 鲍家屋遗址 53
八 鲍家屋东遗址 56
九 高墩遗址 57
十 永林遗址 59
十一 甘罗墩汪村遗址 60
十二 邓村遗址 63
十三 风合刘北遗址 64
十四 老屋遗址 66
十五 铁桥遗址 69
十六 老鸦冲遗址 70
十七 下分卢遗址 71
十八 老鸦冲土墩墓 73
十九 荷花冲土墩墓 74
二十 永林土墩墓 74
二十一 谈冲土墩墓 75
二十二 孙村土墩墓 76
二十三 青山土墩墓 77
二十四 联工土墩墓 78
二十六 徐村土墩墓 79
二十七 六冲土墩墓 80
二十八 散点 81
第二节 大工山北麓(工山镇) 96
一 店门林遗址 96
二 店门林南遗址 110
三 芦塘遗址 111
四 回龙墩遗址 114
五 回龙墩东遗址 116
六 南村遗址 118
七 姚家村遗址 119
八 下屋沈遗址 121
九 何家冲遗址 123
十 塔里遗址 126
十一 毕村遗址 129
十二 垅下遗址 131
十三 崔涝遗址 133
十四 回龙墩南遗址 135
十五 四垅遗址 137
十六 排形遗址 138
十七 周塘坊遗址 141
十八 上分桂遗址 142
十九 团山涝遗址 143
二十 金子阡遗址 145
二十一 沙滩脚遗址 146
二十二 长塘冲遗址 148
二十三 古塘冲遗址 149
二十四 上牧冲遗址 151
二十五 山柏村土墩墓 152
二十六 阮冲土墩墓 153
二十七 塘埂土墩墓 154
二十八 四甲土墩墓 155
二十九 团山马土墩墓 156
三十 新塘土墩墓 157
三十一 庆山土墩墓 158
三十二 岭头土墩墓 159
三十三 散点 160
第三节 七星河流域(何湾镇) 178
一 下屋遗址 178
二 毛草棚遗址 186
三 下叶遗址 189
四 南山脚遗址 190
五 燕屋旺冲遗址 191
六 刘家井遗址 193
七 冷水冲遗址 194
八 水龙湖遗址 196
九 樟木涝遗址 196
十 小燕冲遗址 197
十一 神冲遗址 198
十一 神冲遗址 198
十二 余家冲遗址 198
十三 铜塘遗址 199
十四 散点 200
第四章 结语 203
第一节 年代及文化序列 203
第二节 区域聚落形态初步认识 208
一 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 208
二 周代聚落形态 209
第三节 先秦时期聚落形态的演变 214
一 聚落遗址 214
二 采冶遗存 215
三 土墩墓 216
第四节 皖南沿江中部地区早期铜矿开发与社会发展 217
一 夏商时期 217
二 两周时期 219
三 外部势力的介入与铜矿采冶业的发展 221
附表 225
表 1 家发镇、籍山镇聚落遗址登记表 225
表 2 家发镇、籍山镇土墩墓登记表 226
表 3 家发镇、籍山镇散点登记表 226
表 4 工山镇聚落遗址登记表 227
表 5 工山镇土墩墓登记表 228
表 6 工山镇散点登记表 228
表 7 何湾镇聚落遗址登记表 229
表 8 何湾镇散点登记表 230
下编 南陵矿冶与青铜文化研究 231
第五章 漳河大工山区域考古调查所见印纹陶遗存研究 232
第一节 绪论 232
一 研究背景 232
二 研究对象 232
三 研究现状 233
四 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235
第二节 印纹硬陶遗存的分期与年代 236
一 分期 236
二 年代 240
第三节 印纹硬陶遗存的文化属性 242
一 文化因素分析 242
二 族属推测 246
第四节 印纹硬陶的制作工艺 248
一 材料与方法 248
二、结果与讨论 250
三 小结 260
第五节 结语 261
第六章 GIS视角下漳河大工山区域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初探 263
第一节 研究区域简介 263
第二节 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264
第三节 遗址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65
一 遗址在高程上的分布特征 265
二 遗址在坡度上的分布特征 266
三 遗址在坡向上的分布特征 267
四 遗址在水文上的分布特征 268
第四节 结语 270
第七章 无人机航拍在大工山南麓土墩墓调查中的实践 272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273
第二节 工作过程 275
第三节 墓地布局和规划的分析 282
一 小乔村土墩墓群 282
二 危家大塘土墩墓群 283
第四节 结语 285
第八章 南陵出土青铜器研究 286
第一节 绪论 286
第二节 南陵出土青铜器的分布 288
一 牯牛山千峰山区 289
二 峨岭河与漳河交汇区 291
三 后港河流域 293
四 峨岭河上中游 294
五 澄清河与漳河交汇区 296
六 七星河流域 298
七 小结 299
第三节 南陵出土青铜器的年代 300
一 青铜容器 300
二 青铜兵器 307
三 青铜工具 312
四 小结 313
第四节 南陵出土青铜器文化因素分析 316
一 越式铜器 316
二 中原型铜器 317
三 融合型铜器 318
四 徐舒系铜器 319
五 小结 320
第五节 结语 320
第九章 南陵地区青铜文化分期研究 322
第一节 聚落遗址陶器分析 322
一 铜陵师姑墩遗址 322
二 铜陵夏家墩、神墩遗址 336
三 繁昌板子矶遗址 338
第二节 聚落遗址年代探讨 343
一 铜陵师姑墩遗址 343
二 夏家墩、神墩遗址 346
三 繁昌板子矶遗址 347
四 聚落遗址综合分期探讨 348
第三节 青铜器编年研究 348
一 商代青铜器 349
二 西周青铜器 350
三 春秋青铜器 353
第四节 土墩墓编年研究 355
一 千峰山土墩墓 355
二 龙头山土墩墓 357
三 繁昌平铺土墩墓 358
四 年代讨论 359
第五节 青铜文化分期探讨 360
第十章 安徽沿江地区青铜冶铸技术研究 363
第一节 引言 363
第二节 安徽沿江地区冶、铸遗址和青铜器的发现 364
一 冶、铸遗址的发现 364
二 青铜器的发现 367
第三节 安徽沿江地区冶炼遗物的科技研究 368
第四节 安徽沿江地区青铜器的科技研究 372
第五节 安徽沿江地区青铜冶铸技术相关问题探讨 374
一 冶铸工业生产组织 374
二 砷、锡和锑青铜冶炼和使用 376
三 范铸工艺技术研究 377
四 与其他地区青铜文化的联系 377
第六节 结语 379
第十一章 南陵地区矿冶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380
第一节 绪论 380
第二节 南陵地区矿冶遗产概况 380
一 南陵地区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 380
二 南陵地区矿冶遗址的分布、分类及特点 381
第三节 南陵地区矿冶遗产的价值 391
一 历史价值 392
二 科学价值 392
三 社会价值 393
第四节 南陵地区矿冶遗产保存现状及存在问题 394
一 保存现状 394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398
第五节 南陵地区矿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研究 400
一 对于规模较大的矿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400
二 对于规模较小的矿冶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402
第六节 结语 403
附录 引文文献目录 404
后记 419
图版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