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设10个项目,内容包括绪论、铁路线路、铁路车辆、铁路机车、铁路动车组、铁路车站与枢纽、铁路信号与通信系统、铁路运输组织、高速铁路、磁浮铁路与重载运输等。
本书采用通俗易懂的科普语言,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和教材编写,通过项目导向的方式将铁路行业工种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并融入职业素养培养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本书,学习者可以掌握铁路的相关基础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铁路类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铁路职工、铁路行业内外有关人员、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运输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推动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国家实力的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保证。铁路运输具有运输能力比较大、运输速度比较快、安全程度比较高、运输成本比较低、受天气条件的影响比较小等优点。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发展,需加强铁路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铁道概论是铁路各专业学习的基础课程,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整个铁路运输行业,为学习者学习铁路相关知识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全书分为绪论、铁路线路、铁路车辆、铁路机车、铁路动车组、铁路车站与枢纽、铁路信号与通信系统、铁路运输组织、高速铁路、磁浮铁路与重载运输等10个项目,全面概括了铁路类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书,可以帮助学习者对铁路运输行业建立整体认识,了解铁路各系统之间的联动性,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体现铁路行业系统性
本书覆盖了铁路的车辆、动车组、机务、工务、信号、通信、供电、客运、货运、行车等主要专业,结构科学合理,思路设计清晰,知识体系全面、系统。
2. 体现发展前瞻性和先进性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如项目5在介绍铁路动车组时介绍了中国标准复兴号动车组、新形态动车组的相关知识,项目8在介绍铁路运输组织时按最新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介绍了旅客运输生产过程,体现了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3. 体现职业素养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融入铁路员工职业素养,在各项目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融入铁路行业各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行为规范,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尽职尽责、勤奋敬业、精心养护、确保质量的职业素养。
本书由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王宁、陶艳、栾婷婷担任主编,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李秋梅、聂蓉、余雨婷、吴秀江、周方圆担任副主编,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易怀洋、刘峻铭、陈林、彭涛等参与了部分内容编写,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莫坚、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龚娟担任主审。具体编写分工如下:项目1由陶艳编写,项目3和项目5由王宁编写,项目6和项目7由栾婷婷编写,项目2由周方圆编写,项目8由李秋梅编写,项目4由吴秀江编写,项目9由聂蓉编写,项目10由余雨婷编写,全书由王宁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等许多企业专家、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欠妥和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24年5月
项目1 绪论 1
1.1 现代交通运输的种类与作用 1
1.1.1 现代交通运输的种类 1
1.1.2 交通运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
1.1.3 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与特点 2
1.2 交通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及适用范围 3
1.2.1 铁路运输 3
1.2.2 公路运输 5
1.2.3 水路运输 6
1.2.4 航空运输 6
1.2.5 管道运输 7
1.3 世界铁路发展历程 7
1.4 我国铁路发展历程 9
1.4.1 起步阶段(18761905年) 9
1.4.2 艰难前行阶段(19051949年) 9
1.4.3 快速前行阶段(1949年21世纪初) 10
1.4.4 高铁大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11
1.4.5 中国铁路的未来发展 12
1.5 我国铁路运输业的特点 13
1.6 我国铁路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14
项目2 铁路线路 18
2.1 概述 19
2.1.1 铁路基本建设程序 19
2.1.2 铁路线路等级 19
2.1.3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20
2.2 铁路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 21
2.2.1 铁路线路的平面及平面图 21
2.2.2 铁路线路的纵断面及纵断面图 23
2.2.3 线路平面图及纵断面图 24
2.2.4 线路标志 26
2.3 路基和桥隧建筑物 27
2.3.1 铁路路基 27
2.3.2 桥隧建筑 29
2.3.3 道口、平过道 33
2.3.4 防护栅栏和声屏障 34
2.4 轨道 34
2.4.1 轨道的组成 34
2.4.2 轨道的类型 41
2.4.3 无缝线路 43
2.4.4 轨道上两股钢轨的相互位置 44
2.5 限界 46
2.5.1 机车车辆限界 46
2.5.2 建筑限界 47
2.5.3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 47
2.5.4 超限限界 48
2.6 工务工作 49
2.6.1 线路维修 49
2.6.2 线路大修 50
2.6.3 线路作业机械化 50
项目3 铁路车辆 54
3.1 概述 55
3.1.1 铁路车辆分类 55
3.1.2 铁路车辆尺寸 58
3.1.3 车辆标记 58
3.1.4 车辆方位和轴距 63
3.1.5 车辆技术参数 64
3.2 铁路车辆构造 66
3.2.1 车体及底架 66
3.2.2 走行装置 67
3.2.3 车钩缓冲装置 68
3.2.4 车辆制动装置 70
3.2.5 车辆制动技术 75
3.2.6 车辆内部设备 77
3.2.7 列尾装置 77
3.3 车辆检测与维修 77
3.3.1 定期检修 77
3.3.2 日常维修 78
3.3.3 车辆运行安全防范预警系统 78
项目4 铁路机车 83
4.1 概述 84
4.1.1 机车分类 84
4.1.2 机车特点 84
4.1.3 机车牵引性能 84
4.2 蒸汽机车 85
4.3 内燃机车 86
4.3.1 内燃机车设置传动装置的原因 86
4.3.2 电力传动内燃机车 87
4.3.3 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90
4.4 电力机车 91
4.4.1 概述 91
4.4.2 牵引供电系统 91
4.4.3 电力机车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94
4.4.4 当代国产电力机车 96
4.5 机车检修与运用 97
4.5.1 机车管理 97
4.5.2 机车检修 98
4.5.3 机车运用 98
4.5.4 铁路机务部门岗位职业道德规范 100
项目5 铁路动车组 103
5.1 动车组的基本概念 104
5.1.1 动车组的定义 104
5.1.2 动车组的分类 104
5.1.3 动车组的技术特点 105
5.1.4 动车组的结构组成 106
5.2 国外动车组发展认知 110
5.2.1 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 110
5.2.2 法国TGV高速列车 113
5.2.3 德国ICE高速列车 114
5.2.4 其他国家高速列车 115
5.3 国产动车组发展认知 117
5.3.1 早期国产动车组 117
5.3.2 传统和谐号CRH系列动车组 122
5.3.3 国产新型CRH380系列动车组 129
5.3.4 复兴号CR系列动车组 134
5.3.5 城际动车组 139
5.3.6 新形态动车组 143
5.4 国产动车组总体认知 144
5.4.1 国产动车组总体布局 144
5.4.2 国产动车组技术认知 149
5.4.3 国产动车组检修制度 152
5.4.4 国产动车组编号规则 157
项目6 铁路车站与枢纽 162
6.1 概述 163
6.1.1 车站的定义及作用 163
6.1.2 车站的分类及等级 163
6.1.3 区间、闭塞分区、区段及站界 164
6.1.4 车站线路的种类及线路间距 166
6.1.5 股道、道岔的编号及线路有效长 167
6.2 中间站 170
6.2.1 中间站的作业和设备 170
6.2.2 中间站的布置 171
6.2.3 会让站和越行站 172
6.3 区段站 172
6.3.1 区段站的任务和分布 172
6.3.2 区段站的分类 173
6.3.3 区段站的作业和设备 173
6.3.4 区段站的布置 174
6.4 客运站 175
6.4.1 客运站的作业和设备 175
6.4.2 客运站的布置 176
6.4.3 客车整备所的作业和设备 177
6.5 货运站 178
6.5.1 货运站的分类 178
6.5.2 货运站的作业和设备 178
6.5.3 货运站的布置 179
6.6 编组站 179
6.6.1 编组站的任务及分布 179
6.6.2 编组站的作业和设备 180
6.6.3 编组站的分类 181
6.6.4 编组站的布置图 181
6.6.5 调车设备 182
6.6.6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 185
6.7 铁路枢纽 186
6.7.1 铁路枢纽的概念 186
6.7.2 铁路枢纽的设备 187
6.7.3 铁路枢纽的类型 187
6.7.4 铁路枢纽的布置 187
项目7 铁路信号与通信系统 191
7.1 概述 192
7.1.1 铁路信号设备概述 192
7.1.2 铁路通信设备概述 192
7.2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 192
7.2.1 信号装置 193
7.2.2 转辙设备 204
7.2.3 开关、按钮及继电器 205
7.2.4 轨道状态检查装置 205
7.2.5 应答器 206
7.2.6 车载设备 207
7.3 车站联锁 207
7.3.1 联锁的基本概念 207
7.3.2 车站联锁系统 209
7.4 区间闭塞 212
7.4.1 闭塞的基本概念 212
7.4.2 闭塞设备的分类 212
7.4.3 半自动闭塞设备 212
7.4.4 自动站间闭塞设备 213
7.4.5 自动闭塞设备 213
7.5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 214
7.5.1 CTCS?0级/CTCS?1级 215
7.5.2 CTCS?2级 215
7.5.3 CTCS?3级 216
7.5.4 CTCS?4级 217
7.6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调度集中系统 217
7.6.1 调度监督及调度集中 218
7.6.2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 219
7.7 铁路通信系统 220
7.7.1 铁路专用通信设备 220
7.7.2 铁路调度通信网 221
7.7.3 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222
项目8 铁路运输组织 226
8.1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 227
8.1.1 铁路旅客运输概述 227
8.1.2 铁路旅客运输生产过程 230
8.1.3 铁路旅客运输非正常情况处理 232
8.1.4 行李、包裹运输 233
8.1.5 高铁快运 235
8.1.6 旅客运输安全 235
8.2 铁路货物运输组织 236
8.2.1 铁路货物运输概述 236
8.2.2 铁路货物集装运输 239
8.2.3 铁路特种条件货物运输 240
8.2.4 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 242
8.3 铁路行车组织 243
8.3.1 列车与列车编组 243
8.3.2 列车运行图及线路通过能力 244
8.3.3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 247
8.3.4 车站行车组织工作 248
8.4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249
8.4.1 铁路运输安全概述 249
8.4.2 铁路行车安全 251
8.4.3 铁路运输人身安全 252
项目9 高速铁路 256
9.1 概述 257
9.1.1 高速铁路的定义 257
9.1.2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257
9.1.3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259
9.2 高速铁路的基础设施 263
9.2.1 高速铁路线路 263
9.2.2 高速铁路车站 266
9.2.3 高速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 267
9.2.4 高速铁路车辆 268
项目10 磁浮铁路与重载运输 271
10.1 磁浮铁路 272
10.1.1 磁浮铁路的发展概况 272
10.1.2 磁浮铁路优点 273
10.1.3 磁浮铁路的组成 273
10.1.4 磁浮铁路工作原理 274
10.1.5 磁浮列车 274
10.2 重载运输 275
10.2.1 重载铁路的定义 275
10.2.2 重载铁路的发展 276
10.2.3 我国主要重载铁路 277
10.2.4 重载铁路的运输方式 278
10.2.5 重载运输技术设备 278
参考文献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