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黄土高原是我国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土壤动物的区系分布、空间格局和生态功能等指标可以对植被恢复表现出复杂的响应特征和环境指示作用。本书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土壤动物数量、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生物量估算,刈割、火烧和氮添加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大中小型土壤节肢动物对枯落物的分解作用,大型土壤动物巢穴结构及其生态功能。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2007.9-2011.6:云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有荒漠化防治专业,学士;
2011.9-2014.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有荒漠化防治专业,硕士;
2014.9-2017.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学专业,博士。
2017.7-2019.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学专业,博士后;
2019.12-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土壤学,副教授。
发表论文 20 篇,其中SCI检索 19 篇,SSCI检索 0 篇,EI检索 0 篇,CSSCI检索 篇,其他核心期刊检索 1 篇。1. Chen MY, Shao MA, Li TC*, et al. 2024.Response of soil water to long-term revegetation, topography, andprecipitation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Catena 236 (2024) 107711.(IF=6.2, Q1)
2. Gan M. Shao MA, Li TC*, et al. 2023. Zokor activity promotes soil water infiltration in Mu Us Sandy Land of northern Shaanxi. Pedosphere. doi.org/10.1016/j.pedsph.2023.03.017(IF=5.7, Q1)(1)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创新委员,2021.11-2025.11;
(2)《应用生态学报》第一届青年编辑委员会编委,2023.9.1-2025.8.31。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土壤动物定义与分类 3
1.2 国内外土壤动物研究历程 5
1.3 土壤动物的地理分布格局 6
1.4 土壤动物的生态功能 8
第2章 土壤动物研究方法 11
2.1 中小型节肢动物的采集、分离和鉴定 11
2.2 蚯蚓的采集和引种方法 12
2.2.1 蚯蚓采集方法 12
2.2.2 蚯蚓的养殖和引种技术 13
2.3 蚂蚁的采集方法和多样性分析 14
2.3.1 蚂蚁群落结构分析 14
2.3.2 完整单巢蚂蚁获取方法 14
2.4 典型土壤动物巢穴结构分析 15
2.4.1 石膏灌注法重现蚂蚁巢穴结构 15
2.4.2 CT法量化蚁巢结构 15
第3章 草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7
3.1 土壤动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18
3.1.1 黄土高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18
3.1.2 土壤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空间分布特征 20
3.1.3 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空间分布特征 29
3.1.4 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33
3.2 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对土壤、植被和气候因子的响应 35
3.2.1 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 35
3.2.2 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37
3.2.3 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38
3.3 本章小结 55
第4章 黄土高原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6
4.1 黄土高原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56
4.2 黄土高原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 58
4.3 黄土高原农田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分布特征 63
4.4 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69
4.5 本章小结 75
第5章 刈割覆盖、氮添加和火烧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76
5.1 刈割覆盖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78
5.1.1 刈割覆盖处理下近地表枯落物养分分布特征 78
5.1.2 刈割覆盖处理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80
5.1.3 土壤性质对刈割覆盖处理的响应 83
5.1.4 刈割覆盖后土壤动物群落和微生物与土壤因子的冗余分析 87
5.2 氮添加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88
5.2.1 氮添加条件下枯落物养分变化特征 89
5.2.2 氮添加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92
5.2.3 氮添加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94
5.3 火烧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99
5.3.1 火烧样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99
5.3.2 火烧条件下土壤动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104
5.4 本章小结 107
第6章 农田土壤动物对耕作措施的响应 109
6.1 土壤动物类群分布概述 110
6.2 土壤动物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 116
6.2.1 不同施肥措施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116
6.2.2 不同施肥措施下的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123
6.2.3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26
6.3 土壤动物对翻耕处理的响应 130
6.3.1 翻耕处理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130
6.3.2 翻耕处理下土壤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33
6.4 土壤动物对农药处理的响应 138
6.4.1 农药处理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138
6.4.2 农药处理下土壤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40
6.5 本章小结 143
第7章 土壤节肢动物对枯落物分解的影响 145
7.1 枯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特征 147
7.2 土层土壤动物动态变化特征 152
7.3 土壤动物对枯落物分解的作用分析 154
7.4 本章小结 161
第8章 蚂蚁的生态作用 162
8.1 蚂蚁巢穴结构特征 163
8.1.1 日本弓背蚁巢穴结构特征 164
8.1.2 不同蚂蚁种类巢穴结构对比 168
8.1.3 土壤质地、含水量和容重对蚂蚁巢穴结构的影响 170
8.1.4 蚁丘的物理特性 172
8.2 蚁巢对坡面水土过程的影响 173
8.2.1 蚁巢对土壤剖面含水量的影响 174
8.2.2 蚁巢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176
8.3 蚁丘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178
8.3.1 蚂蚁筑巢行为对蒸发的限制作用 179
8.3.2 蚂蚁筑巢行为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182
8.4 蚁丘对枯落物分解的影响 186
8.5 本章小结 189
第9章 蚯蚓的生态作用 190
9.1 蚯蚓巢穴结构特征 191
9.1.1 不同蚯蚓密度条件下的土壤大孔隙特征 193
9.1.2 不同蚯蚓密度条件下洞穴的内部可视化和三维量化 194
9.2 蚯蚓对坡面水土过程的影响 196
9.2.1 蚯蚓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196
9.2.2 蚯蚓活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98
9.2.3 蚯蚓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200
9.3 本章小结 202
第10章 蝼蛄巢穴结构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204
10.1 蝼蛄巢穴结构特征 205
10.2 蝼蛄对土壤表面径流和泥沙流失的影响 207
10.3 巢穴内优先流特征 208
10.4 蝼蛄巢穴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209
10.5 本章小结 211
第11章 鼢鼠对坡面水土过程的影响 212
11.1 鼢鼠对坡面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的影响 213
11.2 鼢鼠对坡面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215
11.3 本章小结 218
参考文献 219
附表1 黄土高原草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 223
附表2 黄土高原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汇总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