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从体制、理论和应用三个层面,对百余年来西方文论中国化进程作出全面而深刻的历史性反思,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文学理论现代形态的新发展。《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由三篇共十二章组成。
王一川,男,1959年2月生于四川沐川,学者,教育部2005年度长江学才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兼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研究领域为文艺美学、艺术理论等。著有《语言乌托邦》(1994)、《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1994)、《修辞论美学》(1997)、《中国形象诗学》(1998)、《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清末民初文化转型与文学》(2001)、《中国现代学引论——现代文学的文化维度》(2009)等。
前言
一、理解“西方文论中国化”
二、理解“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
三、本课题的复杂性
四、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其他
六、本书的结构及内容
上篇 发生与足型
第一章 思想的遗踪: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
导论:西来刺激下的传统新变与现代文论的发生
一、启蒙与文教:梁启超的文学革命与文化传统
二、审美与传统:王国维的美学与美育
三、求真与语文:章太炎的文学与复古
四、情感与思想:周氏兄弟的美学与心声
前言
一、理解“西方文论中国化”
二、理解“西方文论中国化与中国文论建设”
三、本课题的复杂性
四、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其他
六、本书的结构及内容
上篇 发生与足型
第一章 思想的遗踪:中国现代文论的发生
导论:西来刺激下的传统新变与现代文论的发生
一、启蒙与文教:梁启超的文学革命与文化传统
二、审美与传统:王国维的美学与美育
三、求真与语文:章太炎的文学与复古
四、情感与思想:周氏兄弟的美学与心声
五、从文体到语体:“言文一致”的理想及其现实化
小结:清末民初文论的革命潜义与20世纪文论大趋势
第二章 制度的后果:中国现代文论的构型
导论:知识制度与文论构型
一、从田园型到都市型:中国知识制度的现代变迁
二、学术交流和生产场域:大众传媒与现代文论
三、学术的职业化与学科化:大学制度与现代文论
四、学术共同体的引领和催生:文学社团与现代文论
五、知识立法和权力控制:执政党文艺政策与现代文论
小结:结构化和正规化的利与弊
第三章 风卷潮涌:中国现代文论的多元范式
导论:“过渡时代”的多元范式选择
一、中国现代文论的境遇与基本类型
二、李健吾:在学问与印象之间
三、梁宗岱:象征论体系
四、朱光潜:移花接木,西学中取
五、李长之:古典人文理想的诗学摹制
六、宗白华:灵知烛照下的道德诗学
小结
第四章 多元归一:中国现代文论的主范式
导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历史合理性及品格
一、20世纪20~4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导化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之集大成:毛泽东文艺思想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瞿秋白、周扬、胡风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
小结
中篇 对话与汇通
第五章 欧美文论在中国
导论:中国现代文论对欧美文论的传播和接受
一、德国古曲美学
二、精神分析理论
三、阐释学与接受美学
……
下篇 建设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