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是一位建筑大师,他一生更挚爱雕塑。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侵华已经剑拔弩张,梁思成、林徽因等人感到时间的紧迫,他们日夜兼程地赶路,要赶在侵略者入侵以前把华北、中原地区的古建筑全部调查完毕,要在日军毁坏这些珍贵的庙宇、石雕、佛像前把它们拍摄下来、记录下来,因为很有可能这是它们留在人世的最后影像。时至今日,它们中有一部分已经不复存在了。
让我们跟随梁思成的文字和照片去体味中国雕塑那失落已久的美。
1946年梁思成应美国耶鲁大学之邀赴美讲学。1947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周年纪念,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梁思成担任“远东社会与文化”研讨会的负责人。在这次会议上他作了“建筑发现”与“唐宋雕塑”两个学术报告,是与会学者中唯一同时发表两篇论文的学者。就在这次会议上他首次将四川大足的雕塑艺术介绍给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1947年他回国,在上海见到他的挚友陈植先生时说他准备写一本《中国雕塑史》。梁公对中国雕塑极为热爱,亦有很深的造诣,早在1930年他就在东北大学建筑系讲授过“中国雕塑史”这门课。但是那时他还没有去过云冈和龙门,讲课所用的图片绝大部分都是引自国外学者的著作。直到20世纪30?40年代,他亲自考察了云冈、龙门、南北响堂山、天龙山、大足及四川大量的摩崖石刻,并对他调查的古建筑中的佛像反复琢磨。从古建筑中佛像塑造手法及风格的鉴别,来佐证庙宇建造的年代,亦或根据宙宇建造的时期判断佛像的古老程度。他对这些雕塑作了深入的研究,有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1947年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作的“唐宋雕塑”的学术报告当是他关于中国雕塑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但我在他的遗稿中始终未见到“唐宋雕塑”的论文稿件。“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也就在这个时期他对自己的学术思想、人生观作了彻底的清理。他在自己的学术思想中作了多么痛苦的挣扎,他是那么真诚,对所有的批评都是认真思考,不能想象他这个在旧社会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还保持着这么纯洁的童心。但是最后他更加痛苦地告诉我:“如果现在再让我重头学习一遍建筑,我还是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那时我更关心的是他的健康,我随时都在红卫兵把他从我的生活中撕裂开去的恐怖中挨过。就是在这样的苦难中我更清晰地认识了他,也更深地理解了他的学术思想。我们的住房也一天比一天缩小,直到有一天通知我们全家搬到北院14号一间25平方米的房子中去。我傻了,25平方米,我们全家5口人,一人一床就得占去10平方米,其他如火炉、桌椅、箱柜、锅碗瓢盆怎么处理?我无奈地整理着必须用的衣物、书籍,当我在整理书架时,一夹图片散了下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他在美国为写《中国雕塑史》时收集的散落在国外的中国历代雕塑的图片。思成正在写检查,听到响声回头一看,他的眼睛立刻从茫然的神态中放出了光芒,急忙拾起掉在地上的图片对我说:“眉眉你看那多(美啊)??”“美”字刚要说出来又咽了回去,因为“美”在当时是犯忌讳的字。看到他在接受严厉的批判时,仍然对祖国的传统雕塑如此倾心,我被他的这种激情所感动。想起平时他一直想写一本《中国雕塑史》的愿望,我并不理解,也不支持,因为“大屋顶”的批判对我来说记忆犹新,我生怕又会惹出什么乱子,意识形态的东西最好不要去碰。但此时此刻的我却对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的思想里含着多少美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让大家来分享呢?但是晚了,他的健康每况愈下,终于离开了我们。从看到散落在地上的雕像图片起我就时时想到他还没有动笔写的《中国雕塑史》。20世纪90年代我曾委托台湾的两位学者到普 1946年梁思成应美国耶鲁大学之邀赴美讲学。1947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周年纪念,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梁思成担任“远东社会与文化”研讨会的负责人。在这次会议上他作了“建筑发现”与“唐宋雕塑”两个学术报告,是与会学者中唯一同时发表两篇论文的学者。就在这次会议上他首次将四川大足的雕塑艺术介绍给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1947年他回国,在上海见到他的挚友陈植先生时说他准备写一本《中国雕塑史》。梁公对中国雕塑极为热爱,亦有很深的造诣,早在1930年他就在东北大学建筑系讲授过“中国雕塑史”这门课。但是那时他还没有去过云冈和龙门,讲课所用的图片绝大部分都是引自国外学者的著作。直到20世纪30?40年代,他亲自考察了云冈、龙门、南北响堂山、天龙山、大足及四川大量的摩崖石刻,并对他调查的古建筑中的佛像反复琢磨。从古建筑中佛像塑造手法及风格的鉴别,来佐证庙宇建造的年代,亦或根据宙宇建造的时期判断佛像的古老程度。他对这些雕塑作了深入的研究,有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1947年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作的“唐宋雕塑”的学术报告当是他关于中国雕塑较全面系统的论述。但我在他的遗稿中始终未见到“唐宋雕塑”的论文稿件。“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也就在这个时期他对自己的学术思想、人生观作了彻底的清理。他在自己的学术思想中作了多么痛苦的挣扎,他是那么真诚,对所有的批评都是认真思考,不能想象他这个在旧社会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还保持着这么纯洁的童心。但是最后他更加痛苦地告诉我:“如果现在再让我重头学习一遍建筑,我还是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那时我更关心的是他的健康,我随时都在红卫兵把他从我的生活中撕裂开去的恐怖中挨过。就是在这样的苦难中我更清晰地认识了他,也更深地理解了他的学术思想。我们的住房也一天比一天缩小,直到有一天通知我们全家搬到北院14号一间25平方米的房子中去。我傻了,25平方米,我们全家5口人,一人一床就得占去10平方米,其他如火炉、桌椅、箱柜、锅碗瓢盆怎么处理?我无奈地整理着必须用的衣物、书籍,当我在整理书架时,一夹图片散了下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他在美国为写《中国雕塑史》时收集的散落在国外的中国历代雕塑的图片。思成正在写检查,听到响声回头一看,他的眼睛立刻从茫然的神态中放出了光芒,急忙拾起掉在地上的图片对我说:“眉眉你看那多(美啊)??”“美”字刚要说出来又咽了回去,因为“美”在当时是犯忌讳的字。看到他在接受严厉的批判时,仍然对祖国的传统雕塑如此倾心,我被他的这种激情所感动。想起平时他一直想写一本《中国雕塑史》的愿望,我并不理解,也不支持,因为“大屋顶”的批判对我来说记忆犹新,我生怕又会惹出什么乱子,意识形态的东西最好不要去碰。但此时此刻的我却对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他的思想里含着多少美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让大家来分享呢?但是晚了,他的健康每况愈下,终于离开了我们。从看到散落在地上的雕像图片起我就时时想到他还没有动笔写的《中国雕塑史》。20世纪90年代我曾委托台湾的两位学者到普林斯顿大学去查找他在1947年在该校所作“唐宋雕塑”的报告文稿,但均未能查到。1947年他曾为美国大百科全书写过《中国的艺术与建筑》一文,用极简洁清晰的语言阐述了中国雕塑的历史源流及各时代的特点,因限于篇幅,没有展开论述更没有条件结合实例来介绍,这是非常可惜的。这篇《中国的艺术与建筑》中的雕塑部分应当是先生准备写雕塑史的纲。因此我依据先生的雕塑篇的文字,配上当年先生拍摄收集的图片及有关论述整理成这本小书奉献给读者,先生涉及的雕塑范围很广,包括金石玉器陶瓷??等等。限于本人水平,仅侧重于佛像雕塑的整理,错误在所难免,万望读者见谅。 林 洙2009年元月
中国早期的雕塑
佛像的由来
南北朝
南朝
北朝
元魏——云冈石窟
北魏——龙门石窟
北齐、北周
北齐——天屯山石窟
北周造像
隋
唐
龙门石窟
各地雕塑造像
前言
中国早期的雕塑
佛像的由来
南北朝
南朝
北朝
元魏——云冈石窟
北魏——龙门石窟
北齐、北周
北齐——天屯山石窟
北周造像
隋
唐
龙门石窟
各地雕塑造像
唐代雕塑的兴衰
宋、辽、金
各地雕塑造像
元、明
各地雕塑造像
梁思成的生平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前言
中国早期的雕塑
佛像的由来
南北朝
南朝
北朝
元魏——云冈石窟
北魏——龙门石窟
北齐、北周
北齐——天屯山石窟
北周造像
隋
唐
龙门石窟
各地雕塑造像
前言
中国早期的雕塑
佛像的由来
南北朝
南朝
北朝
元魏——云冈石窟
北魏——龙门石窟
北齐、北周
北齐——天屯山石窟
北周造像
隋
唐
龙门石窟
各地雕塑造像
唐代雕塑的兴衰
宋、辽、金
各地雕塑造像
元、明
各地雕塑造像
梁思成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