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语言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观点和由此得出的成果,在世界语言学领域里一枝独秀。《现代语言学丛书:美国语言学简史》是赵世开先生二十多年阅读和研究美国语言学所积累的成果,书中简要叙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的生平,重点介绍了他们的学说和观点,清晰地勾勒出了美国语言学的发展历程。《现代语言学丛书:美国语言学简史》是对美国语言学及其发展史的一次全面观察,读者可借此一窥美国语言学发展的概貌,了解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语言学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赵世开(1926-2010),著名语言学家,生于浙江宁波,籍贯上海。1950年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196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普通语言学研究生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国外语言学》杂志原主编。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语言学史和英汉对比研究。著有《现代语言学》(知识出版社,1983),主编《国外语言学概述——流派和代表人物》(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汉英对比语法论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翻译B.Bloch和G.L.Trager的《语言分析纲要》(商务印书馆,1965)、F.R.Palmer的《语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发表论文《语言结构的虚范畴》(《中国语文》,1986)等。
0 导言
0.1 “美国语言学”的定义
0.2 美国语言学的分期
0.3 美国语言学家的组成概况
0.3.1 国际背景
0.3.2 辈分
0.3.3 派别
0.4 序幕
0.4.1 辉特尼(1827-1894)
0.4.2 辉特尼的贡献
1 鲍阿斯和萨丕尔时期(1911-1932)
1.1 鲍阿斯
1.2 《美洲印第安语手册》的“序言
1.3 鲍阿斯的贡献
1.4 萨丕尔 0 导言
0.1 “美国语言学”的定义
0.2 美国语言学的分期
0.3 美国语言学家的组成概况
0.3.1 国际背景
0.3.2 辈分
0.3.3 派别
0.4 序幕
0.4.1 辉特尼(1827-1894)
0.4.2 辉特尼的贡献
1 鲍阿斯和萨丕尔时期(1911-1932)
1.1 鲍阿斯
1.2 《美洲印第安语手册》的“序言
1.3 鲍阿斯的贡献
1.4 萨丕尔
1.5 萨丕尔的《语言论》
1.6 萨丕尔一沃夫假说(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1.7 萨丕尔的贡献
2 布龙菲尔德时期(1933-1950)
2.1 布龙菲尔德
2.1.1 生平
2.1.2 《语言论》
2.1.3 布龙菲尔德的贡献
2.2 音位学说
2.2.1 本时期”音位“的讨论
2.2.2 这一时期音位学说的特点
2.3 语法的理论和方法
2.3.1 语素识别
2.3.2 直接成分分析
2.3.3 IP和IA
2.4 对待语义的态度
2.5 美国语言学会和纽约语言学会及其他
2.5.1 美国语言学会(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2.5.2 纽约语言学会( Linguistic Circle of New York)
2.5.3 其他
3 海里斯时期(1951-1956)
3.1 海里斯和他的学说
3.1.1 海里斯
3.1.2 《结构语言学的方法》
3.1.3 转换分析和线性分析
3.1.4 海里斯的贡献
3.2 霍凯特
3.3 派克和奈达
3.3.1 派克和他的法位学(Tagmemics)
3.3.2 奈达和他的翻译理论
4 乔姆斯基时期(1957-)
4.1 乔姆斯基和他的学说
4.1.1 乔姆斯基
4.1.2 “转换生成语法”(TG)产生的时代背景
4.1.3 古典理论(1957-1964)
4.1.4 标准理论(1965-1971)
4.1.5 扩展的标准理论(1972-1978)
4.1.6 支配和约束理论(1978-)
4.2 乔姆斯基的贡献
4.3 本时期的其他动态
5 回顾和展望
5.1 美国语言学发展的沿流
5.2 简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