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中国的“大国崛起”的炒作,对现代西方人而言至关重要的情形却正在被忽视:美国快速增长的非熟练工人、失业人员以及对政府不满者,正威胁着美国的财富和地位。
在《西方迷失之路》中,《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兼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阐明了短视的决策如何使得经济翘板从美国向新兴世界倾斜。她认为,面对这一迫在眉睫的灾难,美国可以选择继续保持对国际经济的开放,或者选择闭关锁国,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从而为其解决这些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赢得时间和空间。
《西方迷失之路》一书不仅精辟地揭示了导致西方国家经济衰退的政策短视,而且富有启发性地提出了关键的、根本的阻止这一衰退的政策行动。
本书中国企业家和官员必须了解的国际大环境,欧洲破产,美国衰落中国的经济模式为什么是对的? 一名高级业务主管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会议上,一位西方著名的电话公司的负责人吹嘘自己的公司无所不能,并且正在进行尖端技术创新。他滔滔不绝,不断吹嘘自己公司的规模、取得的成就和创造的辉煌。人们对他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中国知名企业的负责人也发表演讲,他直接指着那个人说:“他们公司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到,成本少用40%。”说完他就坐下了。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绝对不是一个孤立事件,不是经济史上的小插曲,此次危机牵扯甚广,打击面很大,多数西方国家都难逃厄运,但是东方的国家却仅仅受到了皮肉之伤,这意味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转变——西方在沉沦,而东方在崛起。 它意味着世界的另一场剧变。迹象之一是,经济权力的新转移已经开始一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也许更关键的是从美国转移到中国。 美国沾沾自喜地把中国放了进去,才发展中国近来了,自己却被冷落了。
丹比萨·莫约(DambisaMoyo),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政府学院硕士。曾任世界银行顾问,是高盛公司专攻新兴市场的投资银行家,同时,她也是《纽约时报》畅销书《致命援助》的作者。
序西方在沉沦东方在崛起
导论什么是西方繁华的驱动力?
上篇 西方经济增长的血液在衰竭——错误的资本配置
第一章 从资本的本性说起
第一节 什么是资本
第二节 资本的血液在东方涌动
第三节 最有钱的国家其实不在西方
第二章 西方现行经济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第一节 政府忽视风险偏好的致命错误
第二节 错误在房地产市场的蔓延
第三节 美国经济制度三个根本缺陷
第三章 负债消费的观念是致命根源
序西方在沉沦东方在崛起
导论什么是西方繁华的驱动力?
上篇 西方经济增长的血液在衰竭——错误的资本配置
第一章 从资本的本性说起
第一节 什么是资本
第二节 资本的血液在东方涌动
第三节 最有钱的国家其实不在西方
第二章 西方现行经济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第一节 政府忽视风险偏好的致命错误
第二节 错误在房地产市场的蔓延
第三节 美国经济制度三个根本缺陷
第三章 负债消费的观念是致命根源
第一节 负债消费的生活方式种下孽根
第二节 “杠杆”效应使债务不堪重负
第三节 次贷危机的根源
中篇 劳动力和生产率被扭曲的西方世界
第四章 劳动力的不合理配置
第一节 西方养老金制度将陷入最大的“庞氏骗局”
第二节 西方劳动力质量危机
第三节 西方扭曲的劳动力市场
第五章 西方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开始终结
第一节 全要素生产率是关键
第二节 亚洲将引领新一轮科技浪潮
下篇 西方的沉沦东方的崛起
第六章 新兴国家比老牌西方国家强在哪里?
第一节 新兴国家的优势
第二节 从中美两国的GDP构成说起
第七章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顽强地崛起
第一节 能源和疾病的挑战
第二节 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制度的破产
第三节 30年后的中国和美国
结论
致谢
参考书目
新兴国家的“经济扩张”
坐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广东东莞,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东莞有将近700万(1979年只有100万人)的人口,到2007年已经有大约15,000家跨国公司在这里落户。此外,东莞还是最重要的个人电脑部件制造中心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制造商和出口商,而东莞(高峰期有4,000家企业)是广东省最重要的玩具生产基地,其玩具产量占中国全部玩具产量的70%。2002年,中国差不多有价值30亿美金的商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大部分销往美国——其中东莞的出口量名列第三(排在上海和深圳之后)。
在过去的50年里,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的经济转型更深刻和更富代表性了。中国从一个几个世纪以来闭关自守、沉湎于自己昔日辉煌的国家,逐渐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经济力量之一。在撰写本文之时,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拥有全球第四的GDP总量。
这种现象不只是发生在某一个城镇,而是在中国各地,在世界所有新兴国家,包括巴西、印度、俄罗斯、中东、南非、东欧部分国家,还有南美,都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上演着,并且这名单还在继续壮大。他们的力量和影响力也随之增强,这些新兴力量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被赋予了一个集体名词——“其他国家”——以表征他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从而与西方国家相“抗衡”。假如只是一个国家,西方也许能够“驯服并吞并”它,但是面对着“其他国家”的联合力量,西方不得不尽力应对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挑战者的强烈猛攻。这些国家的发展越发自信,实力不断增强,并开始争夺世界经济竞赛的前线位置。
关键的问题是,这将会给西方带来怎样的损害呢?如果新兴国家中数以百万的民众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更高的经济生活水平,这对美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吗?从行业创新和追求进步来实现超越的角度看,也许没什么不好;然而,在资源(如商品、水、能源)拮据的状况下和人口不断增长的环境中(一些预测认为,到2050年,地球上的人口将超过90亿),这就与美国甚至西方的利益相关了。当世界真正趋同成一个“地球村”时,即新兴国家的收入持续上涨和贫困率不断下降,从而接近西方生活标准时,有些东西就可以不计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的趋同必然要以经济的平衡——新兴经济体的经济逢高增长和发达国家的经济逢低下降——为前提。虽然全球化有助于所有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很明显,在同等条件下,几乎可以肯定,“其他国家”的崛起会使西方生活的相对质量下降。当然,正是由于新兴经济体的产品便宜、劳动力廉价以及融资成本低廉,西方国家从中获益良多。然而,新兴经济体收入增长背后是更大的全球需求,这意味着实际成本将不可避免地上涨,而这无疑会导致西方生活水平的相对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