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坛高官传记第一女作家未公开的手记,独家披露中国一线高官成功之道;★透视从普通人到高级领导的心路历程,体验从平凡人到一号首长的决策诱惑;★破译政坛高层的成长密码,复制一线高官的成功之道,揭示中国一线高官成长的秘密:他们凭什么能?★公务员“进阶”必读:看前辈如何从基层走上高级领导干部岗位,看他们的成功如何复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原中纪委常委祁培文等多位部级领导署名联袂推荐。推荐阅读:《芝麻官悟语:一位副市长从政为官的深度思考》基层领导实战经验,针对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俱佳,精彩之笔、高明之论处处呈现,公务员入门必读的领导学实战专著。
前言
自序
1.在敏感领域改革的过人胆识和智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
对于改革的难度,他有心理准备
在四川文化界大刀阔斧地改革
三段重要人生经历让价值观和工作能力很快提升
2.从幕后到台前,剑胆琴心办大案——原中纪委常委祁培文
成功查办中纪委办案史上第一起诬陷大案
两度“冒险”,体现他的魄力和对政策的驾驭能力
六天突破胡长清案
既要注意惩处,又要敢于保护
办案生涯总结出的丰富办案经验
3.真诚为农民办实事——原农业部部长杜青林
农民种的大豆卖出去了,他很高兴
前言
自序
1.在敏感领域改革的过人胆识和智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
对于改革的难度,他有心理准备
在四川文化界大刀阔斧地改革
三段重要人生经历让价值观和工作能力很快提升
2.从幕后到台前,剑胆琴心办大案——原中纪委常委祁培文
成功查办中纪委办案史上第一起诬陷大案
两度“冒险”,体现他的魄力和对政策的驾驭能力
六天突破胡长清案
既要注意惩处,又要敢于保护
办案生涯总结出的丰富办案经验
3.真诚为农民办实事——原农业部部长杜青林
农民种的大豆卖出去了,他很高兴
海南工作的岁月
关心农民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4.为中国林业作出的贡献——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
一张照片激励他的前半生
大胆提出林业跨越式发展
一部世纪林业精髓之作的诞生
5.从省长到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原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
近距离接触外国老专家
将引智工作放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从不谈过去的成绩
6.科学家与官员的双重身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
曾经被关牛棚批斗
在导师的带领下走向科学之路
从科学家走上管理者的道路
开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新局面
7.从首都到青海的省委书记——青海省委书记强卫
初上任便马不停蹄深入基层
感慨青海缺乏大力度的宣传
提出“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
青海人为什么喜欢他
8.任甘肃省长的那些日子——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
就职演讲赢得了8次掌声
敢于迎接挑战的人
自称农耕干部的他对“三农”情有独钟
“无功就是过错、从政必须有为”的理念
9.如履薄冰中做好国家人口计生委工作——原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
计划生育工作者要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
计划生育立法的艰难过程
做事先做人,多方协调不怕求人
两段人生经历及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
10.中国兵器工业浴火重生的领路人——原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马之庚
一个千疮百孔的大摊子等着他去修复
特殊政策得到中央领导的支持
善于抓住商机走出困境
一年就能赢利几十个亿
11.从少年“气象哨长”到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
云和降水物理学专家
唯一去新疆的内地研究生
推动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出台
12.地震人肩上的重任——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
地震预报仍然是世界科学难题
地震台承受莫大的艰辛和寂寞
当地震发生时,中国地震局的第一时间
他也点了三把火
13.女部长一生的地质情——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寿嘉华
少时的愿望就是要走遍祖国的千山万水
她身上有一股肯吃苦、肯钻研的劲
喜欢唱《勘探队员之歌》
14.力推司法改革——原司法部长张福森
他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律师管理体制改革是对传统体制的挑战
敏感的监狱体制改革
关注刑释解教人员这一特殊社会群体
15.为民落泪的平民部长——原民政部部长李学举
他的泪都为困难群众而落
没想过有朝一日会当上共和国的部长
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变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
抓机关建设,要从领导抓起
16.儒雅智慧的魅力外交家——原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
法国总统亲自颁授荣誉勋章
促成中法两国领导人互访故乡
曾为毛主席、周总理担任翻译
17.对“水”情有独钟——原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
在艰苦的贵州山区历练
率先在水电站课上实行开卷考试
因为大器晚成,所以惜时如金
18.中纪委第一个援藏干部——商务部纪检组组长王和民
到基层了解真实的西藏
老一批援藏干部每人都是一本书
藏民心中的亲人解放军
援藏对人生、工作的重要影响
19.她的人生太不平常——少奇同志前妻、原公安部咨询委委员谢飞
与少奇共同生活六年,株连被关押多年
鲜为人知的秘密地下工作
长征女红军,抗日女英豪
母子情深
20.中组部部长的退休生活——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
关注基层党组织建设
基层调研回来后,既要报喜又要报忧
正直而率真的老党员
21.他将笔墨转向了政治散文——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
中学课文《晋祠》的作者
忧心为政,真心为文
在逆境和挫折中磨砺坚强而豁达的心态
22.没有官架子的“海归”部长——原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
成功的最大秘诀
遇艰难而坚毅,逢荣禄而淡然
挥之不去的学者味
23.医学界有声望的专家——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
关注医患关系和医疗体制改革
在秘密研制“庆大霉素”的岁月
一生都在与传染病打交道
24.在西部办大有作为——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务院西部办副主任王金祥
从西部地区上任西部办
在四川工作时曾引进多家知名外企入川
国务院西部办新岗位对他的考验
早年就有着超强的改革意识
25.才华横溢的高级领导干部——原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
从岗位上退下来之后的心态调整
一度成为“非议人物”
良好的心态带来新的人生辉煌
为给山区孩子募捐,甘当“高级乞丐”去化缘
26.科学家的精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
特殊时期的自我约束和锤炼
留学时赢得了西方人的尊敬
始终强调集体的力量
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培养年轻人很重要
27.谦谦学者的赤子情怀——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
为“三农”办实事
50多次遭遇险情后的淡定从容
稿费都捐了出去
他的执著源于年轻时代的吃苦和勤奋
28.治理新疆的“铁腕”与“柔情”——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对政府机关约法三章
从不同的角度完善自己
深入基层与老百姓面对面
讲政治顾大局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
29.用两个座右铭做官——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
干一行爱一行
“从教”向“从政”的人生转折
主管参政议政工作
30.走进阿拉伯世界的国家领导人——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
中阿友协会长的不二人选
走进阿拉伯国家受到盛情接待
竭力保护维吾尔古老文化
新疆人称他为“教育主席”
从幕后到台前,剑胆琴心办大案
——原中纪委常委祁培文
成克杰、胡长清、广东湛江大案一度震惊中外,无人不晓,然而却很少人知道查办这些著名案件的幕后指挥者。在他的办案生涯中,曾创下了中纪委办案史上的“四个第一”。他也被同行们誉为“办案专家”,他就是中纪委中组部第二巡视组组长、原中纪委常委祁培文。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位于北京西城一处僻静的小巷里,大门外没有挂牌,只有两名荷枪实弹的武警让小院里的建筑显出神秘和威严。中纪委因承办了许多起轰动海内外的高官腐败案件,在群众心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多年前那几起著名的大案,如成克杰、胡长清案,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却没有人知道这些案件幕后的指挥者。这幕后的人和幕后的详情在许多老百姓看来,就如充满神秘色彩的中纪委一样,让人讳莫如深。也许是出于对这些办案英雄的保护,至今无人见其庐山真面目。
穿过一栋已有年头的大楼内窄窄的过道,我进到祁培文常委的办公室。办公室里的陈设和整栋大楼一样,无一例外的简单朴素,最引人注目的是办公桌后面的一张行军床,一看便知这里的主人常常以此为家。“老祁”是中纪委许多老同事对他的亲切称呼。正是眼前这位可亲可敬、身材高大、如老教授模样的“老祁”,曾先后亲自指挥查处多起高官腐败案件。握手的刹那间,仿佛能感知他在多年的办案生涯中经历过怎样的惊心动魄,以及这位老党员对纪检事业的忠诚和奉献。
在祁培文的办案生涯中,曾成功地带领大家查办过许许多多的案件,但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创下了“四个第一”。即李善有诬陷案,是中纪委办案史上成功办理的第一起诬陷案子;湛江案,在当时是建国以来公职人员涉案最多的走私案,共259人,也是办案人员最多的一案,最多时有1000多名办案人员;成克杰案,是建国以来查处的涉案人员级别最高的案件;胡长清案,是建国以来涉案人员第一位被判处极刑的最高级别官员。
成功查办中纪委办案史上第一起诬陷大案
海南李善有诬陷案,是祁培文“四个第一”中的第一案。之前,中纪委没办过此类重大的诬陷案件。由于诬陷案在提取证据上非常不易,所以这起案件的成功办理为日后对此类案件的查处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1992年,中共“十四大”胜利召开,当代表们围坐一起兴致勃勃地讨论江泽民同志的报告的时候,“十四大”主席团却收到了7封告状信。之后,中央政治局的七位常委也收到了同样的检举信。信中检举海南省政府某主要领导人包养情妇、与妓女过夜、出访美国时参与赌博等。
信件来历不凡,都是通过一定渠道转送。有事实,有情节,有证人,甚至还说这位领导的胸前有两颗黑痣,连人隐蔽部位有什么特征都能一口道出,真可谓铁证如山。如此腐败堕落之事,竟然发生在一位部级领导身上,让人震惊,党纪国法绝对不容!中央领导很快责令中纪委负责查清这件事。
1992年12月I3日,中纪委调查组匆匆登上了飞往海口的飞机。时任中纪委委员、中纪委八室主任的祁培文担任调查组组长。中纪委八室有着很光荣的历史,由于主管经济较发达的中南地区的案件,曾办理过许多震惊中外的大案要案,在外有着响当当的名声。
调查组无暇欣赏南国的美景,一到海南就开始工作,大家在推敲着案情的每一个细节。祁培文手中拿着两封署名为“刘金萍”的信,这些举报信是案件的唯一线索。透过厚厚的眼镜片,是老祁熬红的双眼,他把桌子一拍:“不查个水落石出,就不回北京。”事实上,他已经作好了查不清楚就回去辞职的准备。祁培文以特有的智慧和认真的精神,首先判断举报信的真伪。这个自称刘金萍的人在信中说:她出生在贵州省一个小山村,只身一人到海南。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省政府主要领导人,俩人发生了性关系。这个领导给她在海口市玉沙村找到一处民房,让她住在那里,不久她怀孕了,就到海口一家小医院打胎。后来这位领导人另有新欢。一天,有4个公安人员将她绑架到海口南渡江桥下的一个小房间,逼她离开海南……
贵州到处都是山,在哪个小山村?说住在玉沙村的一间民房,可那里房子很多,到底是哪栋?是在海口的哪家小医院打胎?还说将她绑架到一座桥下的小屋,可祁培文实地查看了那里,桥下空空荡荡,根本就没有什么小屋!而调查组千里迢迢到贵州去查了20多位叫“刘金萍”的人,没有一个人和写信人有瓜葛。
首先确定检举信是假的,接下来祁培文他们开始了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工作。他们盯上了提供这些举报信的时任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的李善有。李善有是一个颇具本事的人物,他原在航天部机关工作,后调到海南,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从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到省政府副秘书长的升迁,紧接着,又先后兼职海南省股份制领导小组副组长、海南省股票内部交易中心主任、海南省证券委员会副主任,是个响当当的实权派人物。
调查组反复找李善有谈话,他只回答说信是由某餐厅的服务员交给他的。调查的结果是根本没有李善有提供的这个服务员。另外,经查实“与妓女过夜及到美国赌博”都是无中生有,而这些谎言的制造都与李善有有关。但是,李善有自认为调查组没有证据,他坚持说自己无非就是传传信而已,到后来,他根本就不见调查组的人了。
李善有非常好色,除长期包养情妇章某外,还常常到宾馆嫖娼。就在调查组调查他期间,李善有仍没有收敛本性,在一次嫖娼时被抓获。1993年6月20日,李善有被处罚劳动教养半年。李善有在劳教期间频频托人向外送信,其中的一封信泄露了李善有经济犯罪和诬陷某领导人的天机。
根据李善有本人提供的线索,调查组除找到李善有藏匿在许多地方的不计其数的现金等财物外,还在李善有的一只密码箱里发现署名“刘金萍”的收款条。原来,那封“刘金萍”的控告信是花钱买来的。李善有诬陷案的重要证据终于找到了。最具戏剧性的是,诬告信中所说某领导人胸前有两颗黑痣正是李善有身上长的。最终李善有被判死缓。被诬陷的那位领导人事后在给祁培文的电话中,失声痛哭:“感谢党中央!感谢中纪委!感谢调查组全体同志……”
老祁和他的战友们在海南整整待了8个月,期间没有回一次家。纵观这起诬陷案的成功办理,祁培文认为开展工作之初甄别举报信的真伪非常重要,之后对哪怕是一个小证据都要扎实固定、认真去查。认真出智慧,认真出成果。
两度“冒险”,体现他的魄力和对政策的驾驭能力
1998年至1999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惩治腐败最波澜壮阔的两年。广东湛江走私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案、江西副省长胡长清案均在这期间前后出现。那两年,老祁非常忙,头发日渐花白,家人很少见到他,除了没日没夜地奔波于多个案发地,回到北京就住在办公室,睡在那张简陋的行军床上。祁培文是这三起大案的指挥者,责任的重大令他时感压力。
1998年9月8日,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南海召开会议,决定正式成立由中央纪委、公安部、高检院还有广东省有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由祁培文同志牵头,开始对广东省湛江特大走私受贿案立案查处,代号为“9898案”。
这起案件的起源是中纪委连续收到大量的群众举报。祁培文首先分析这些举报信,发现都是不同的人在举报同样的几个人,同样的一些事,信中提供了许多可供调查的线索和具体的情况。通过仔细分析后,祁培文坚定地认为这些举报信具有真实性。这个案件性质严重,涉及面很广,对这样一起大案,如果照一般的办案程序,一定是先调查后抓人,避免误抓。但祁培文却反复考虑,这个案件非常特殊,涉及的人太多,若按常规办案,就可能因惊动了一个人,其他的闻风而逃,整个查办工作将非常被动。经过几昼夜的思考研究,他最终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先抓人。他列出一个需抓捕的10个人的名单。这个决定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万一抓错人怎么办?每当面临这种重大的决策,祁培文都是非常冷静,作为中纪委承办大案的指挥者,他需要有常人难以具备的大局观,这种大局观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全局的、现在的、将来的等等,当然也包括一种智慧和魄力。当然,祁培文心里很清楚,通过目前手头已掌握的证据,足有理由抓捕这些人。方案经领导小组同意,得到中央领导的认可。最后的事实证明了祁培文当初的准确判断,10个人中包括后来被判极刑的“通关大王”李深,“走私油大王”林春华等,无一人错抓。中纪委的这个首个行动方案为之后顺利地查办湛江一案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在湛江案件的办理中,祁培文还冒了一次风险就是对涉案的160多名公务员的处理,这也被他称为湛江案的难点。这些人中大部分是大学刚毕业分配到海关工作的年轻人,其中不少是博士生和硕士生。祁培文仔细分析这些年轻人收受钱物的情况,他发现在当时的湛江海关,收受走私分子的钱已成一种风气,大家都收你不收,你会被认为是异类,有人为了躲开送钱的人,藏在卫生间里几个小时不敢出来。祁培文也是有儿女的人,他是在用父辈慈爱的心情看待这批一时糊涂误入歧途的年轻人。面对一张张年轻的脸,祁培文想得更多的是国家花了许多心血培养了这些人才,而这些年轻人大多都是初犯,如果不考虑背景不顾及情节,不计后果把这100多号人一律关进监狱,就算是关几年他们这辈子的人生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往后他们也会有子女,几代人都会受到影响。最后,他冒险作出决定,让这些年轻人把事说清楚,把钱交出来,只要彻底交待清楚,确实接受教训,决心悔改,就可先回原单位工作。至于如何处理放在后期。许多年轻人当时就痛哭流涕,也许他们今生都忘不了当年改变他们命运的如父亲般的老祁。祁培文处理完这事后,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情向中央领导汇报此事,没想到中央领导连说了5个“好!”。这是对祁培文重大决策能力和政策驾驭能力以及心态、人品的又一次考验。
湛江案还没结束,1999年春天,广西成克杰案露头,祁培文迅速从湛江案中抽出一名办案人员前往广西调查此案。这个案件的关键是怎样抓获长期居住香港的成杰克的情妇李平。祁培文在北京的办公室里,一边指挥湛江案,一边指挥抓捕李平。抓捕李平的工作必须周密、稳妥,稍有不慎,李平很快会从香港逃到国外。无论白天与黑夜,祁培文办公桌上的红色专线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两个大案集中在一起办理,他的精神常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指挥工作复杂而周细,稍不注意,一件很小的事就可能导致全局的失误。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将李平抓获归案。
六天突破胡长清案
就在湛江案刚结束的时候,1999年7月底,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的案子突然出现了。之所以说“突然”,是因为有关部门之前还很少收到有关胡长清的检举。当时胡长清带着一些人到云南开“世博会”,开会期间,他突然失踪。一个副省级领导干部的突然失踪引起了江西省的重视,并很快反馈到中央有关部门。通过调查,终于发现胡长清住在广州某宾馆。当时只从其身上发现一张假身份证,此外再没有发现别的有价值的证据。当时,根据有关领导同志的指示,将胡带到北京进行询问、审查。
胡长清有无重大腐败问题?当时还没有证据,但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祁培文通过审阅办案人员同胡长清谈话的记录以及与胡长清本人短暂的交谈,感到胡前言不搭后语,心神不宁,很可能有不可告人的事情在他心里隐藏着。
胡长清被带到中纪委接受审查期间,他老婆找不着他很着急,风闻她丈夫在中纪委接受审查,更是急得火上浇油,由于心虚,在转移财物时被公安机关当场截获。这无疑让正在为缺少证据而困扰的办案组为之一振。在这关键时刻,一直在后面指挥办案的祁培文出面与胡长清直接交锋,于是有了下面这段非常精彩的对话,正是这段对话最终让胡长清彻底交待。胡长清一直坚称自己肯定没有问题,并用党性保证。平日里一脸和气的祁培文突然厉声说道:“胡长清,你同×××是什么关系,你存在××地方的钱是哪里来的?”旋即又用凌厉的眼光盯着胡长清:“你的问题相当严重,你是五毒俱全,无恶不作!你如不老实交待,没有任何出路!”当时是冬天,胡长清吓得大汗淋漓,浑身瘫软,在椅子上坐不住了,他颤抖着声音说:“你们都知道了,我交待。”
胡长清一案在没有具体线索的情况下仅用了6天的时间就搞得水落石出。
祁培文办了许多大案,抛开涉案事实外,他事后很少对涉案人员进行评价。但对胡长清,他却很严肃地说,这个人五毒俱全,包养情妇,还常常到澳门嫖娼、赌博。他乱搞女人,人家不同意,他还说“我搞你是看得起你,一个副省长,想搞谁不行?”他常常向一些不法老板伸手要钱,并美其名曰“活动经费”。他不好好工作,到处拉关系,搞歪门邪道。这样的坏人留在党内就是一个祸患,对这样的人,不从严、从重处理,何以平息民愤!
既要注意惩处,又要敢于保护
祁培文平日里给人的印象不苟言笑,是那种衣着朴素、态度亲切的长者形象,可当他静思之时,能体会到他办案时的不怒而威。在中纪委他的办公室里,常常彻夜灯火通明,以至于中纪委的同事们常常打趣地说:“老祁经常加班、出差,很少回家。”不错,老祁很苦很累,在办案的岁月里,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办案上,那间并不宽敞的办公室承载了他太多的喜怒哀乐。那段日子里,每当执法机关抓获到一个重要犯罪嫌疑人,每当案件出现重大转机,他才会感到有一丝的轻松。他表达快乐的方式就是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他既不吸烟,也不喝酒,闲暇时只是散散步,拨弄一下他那架破旧的钢琴。
几起大案的成功办理,使祁培文在纪检部门有着较高的威望,但静下来的时候,他却常常在思考关于办案与做人的关系问题。他说,办案对一个人的知识、智慧、勇气、人品、党性和人性是一次综合的大检查,是对一个人的理论修养、政策水平、全局观念、责任心的考验。他认为办案人员要具备坚定的党性原则,好的人品。办别人案子的同时自己也受教育,总结这些涉案人员,他们都是在做人的根本上出了问题。在许多人或说是涉案人员眼中,祁培文掌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可祁培文却说,作为一个办案人员,那种处理的人越多处罚越重,功劳就越大的想法是很错误的。他的办案思想是:既要注意惩处,又要敢于保护。他总说办案不能欠历史的账,要办成铁案,处理人的问题要十分慎重。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能从轻处理,就绝不从重,比如说湛江那100多个年轻人。“要多为别人着想,从长远着想,从党的全局利益,从社会的长治久安,从党的执政形象着想,总之,要从政治上想问题。分清是非,也要注意利害,坚持党性和人性的一致性。”“我这人很好说话啊,柔中带刚,但不丧失原则。”等番话,让人看到的不是一个冰冷的办案者,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高度政治原则又有同情心的纪检干部。
从事纪检工作,就意味着重任在肩,也意味着要吃很多常人难以理解的苦。笔者问过他,是否收到过恐吓信、是否害怕等等。祁培文点点头笑了笑,他说这是党交给他的工作,他心底坦荡,毫不畏惧。说实话,我知道眼前这个大案要案的指挥者当年在办理那几起大案时,家人日夜为他担惊受怕;为了保护他还在上学的孩子有可能遭到的威胁,家人每天按时到学校门口接送;他到涉案地区办案从不单独外出,就是到了现在,他平日里在北京,人们也绝对难以在公共场合见到他。
办案生涯总结出的丰富办案经验
1936年,祁培文出生在河北农村。父母对他的教育是要做一个好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日后他考上了河北省柴沟堡师范学校,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1957年,正值“反右斗争”,鼓励大家给党提意见,可结果有的人因为给党提意见被打成了“右派”,祁培文所在学校的200人中一下就反出40多个“右派”。那时的祁培文虽很年轻,但已有了许多同龄人没有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他觉得那些人多数是好人,有的是品学兼优的人,为什么要被打成右派呢?还有,一顶“右派”的帽子就这样轻易扣上,那将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啊!20多年后,当祁培文已从事纪检工作,不少当年被打成“右派”的人,有的仍然孑然一身,结局凄凉。这段记忆,让祁培文终身难忘,也使他在日后办案中时时用刚直、党性、人性来严格要求自己。
看着祁培文办理的一个个漂亮的大案,有谁会想到,他的办案生涯是从1992才开始的。自1979年从教育部调到中纪委工作后,他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给领导当秘书。刚开始中纪委领导让他到办案的第一线工作时,他觉得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办案,想象办案人员一定是要从形象到性格都很“威”,可自己怎么看还都像个书生。胆怯也好,不自信也好,最终,他还是接过中纪委八室主任的重任。在八室,祁培文接手的第一个案子是汕头大学的案子。汕头是李嘉诚的家乡,当年他拿出很多钱投资建立汕头大学,由于事务繁忙,便将钱交与广东省的两位领导让他们负责办学一事,可后来风闻这两个领导并没有把钱用在办学上,一气之下,停止了投资。手中拿着一封寄到中纪委的举报信,祁培文带着调查组成员飞到汕头。当时并没有办案经验的他心里没有底,只在心中重复着一句话:一定要办成功!
祁培文在汕头一住就是两个月。这两个月,他是在心情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度过的,他真的是吃不下睡不着。一边找人谈话,一边多方调查,最终查出写举报信的是两个对学校有积怨的教授,举报内容属捏造。事情查清后,李嘉诚也放心了,随后又加大了在汕头的投资。祁培文没想到自己办的第一起案子很成功,这给了他更大的信心,至于办案时所受的苦和累都忘到九霄云外。这个好的开端,让他的办案之路一直就这么走了下来,并总结出许多丰富的办案经验。难怪中纪委的同事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他是“办案专家”。
祁培文在“十六”大以后从中纪委常委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之后任中纪委、中组部第二巡视组组长,又承担起了党交给他的重任。和以前办案相比,祁培文的忙碌丝毫没有减少,每年有8个月以上的时间在西南地区奔波。家人仍是很少能见到他,但都能理解他,他就是这么一个视责任为泰山的人。
[采访手记]
值得敬重的长者
一直以来都想采写中纪委的一个人物,因为他们的身份对许多老百姓来说很神秘,他们的故事自然也非常精彩。有一次和中纪委的朋友见面时我说出了这个想法,朋友说有一个人,比刘丽英还“厉害”,但就是宣传得很少,不知他愿不愿意。就这样,“祁培文”这个陌生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于是,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他办的许多大案惊心动魄:广东湛江案、广西成克杰案等等。我想,这位领导太有故事了。后来,我如愿以偿地采访到了祁培文。
我相信,许多第一次见祁培文的人都会用“不怒而威”来形容他。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很多时候会受到职业的影响,就像我曾经当过警察,和陌生人交往必先问对方是哪个单位的、住在哪里,让人觉得你在审问他。而祁培文老人家也是这样,他一句接着一句地问我,以前在什么单位工作、什么学校毕业的、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等等。那神情很严肃,我居然有些紧张起来,心想这个老人这番问话完全就是纪检干部审人的那一套嘛,随后便镇定下来泰然处之地回答了祁培文所有的问话。随着祁培文娓娓道来的十多年纪检生涯的风风雨雨,我们看到了他从办理的第一案子的紧张压力到后来成功地办理数起大案,特别是包括成克杰案、胡长清案等几起大案,使建国以来的反腐斗争到达最极致的高潮。可以说,在中纪委反腐史上,祁培文绝对称得上是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最令我感动的是,祁培文这个纪检高层领导干部在我面前还展现出了很人性的一面,比如他说,那种处理人越多功劳就越大的想法是错误的,他还说,处理人要坚持既要保护又要处罚的原则……我相信,不是所有的纪检领导干部都敢于说这种话的。
对祁培文,我心中充满了由衷的敬意。我想,写祁培文的这篇文章一定要对得起这个老人,要客观公正,也千万不能给这个老人带来任何麻烦,毕竟他曾办过多起大案,曾多次面临过威胁恐吓。前面我说到过,祁培文有着“不怒而威”的严肃,所以文章当初送到他手中审阅后,我也在心里战战兢兢,就怕祁培文老人不满意。文章出来后,一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许多报纸、网络都转载了这篇文章。有个读者对我说,文章体现出了作为高层纪检领导干部的祁培文正直不阿、弘扬正义的一面,同时又表现出他有血有肉的一面。简单地说,是祁培文人格的魅力打动了所有的读者。
在新中国的反腐历史上,祁培文是值得人们去永远记住的,他开创及总结的许多办案经验已成为成功的案例被全国纪检系统所借鉴。记得他还在中纪委常委的任上时,在中纪委召开的一次大会上,当主持人介绍到祁培文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种情况在中纪委是不多见的。足可证明人们对他多年成绩的首肯。
2007年,中央巡视组成立后,祁培文担任中纪委、中组部第二巡视组组长。巡视组的工作完全是一个创新的工作,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如何开展工作?祁培文独创了新的工作方法,巡视组的职能得以很好地发挥,目前,巡视组已成为中央反腐的一个重要关口。而近几年通过祁培文调查及发现的多起高官腐败案件如原天津市检察院检察长李宝金案件,又一次掀起了中国政府反腐的高潮。他也成为各地纪检部门争相邀请的嘉宾,大家都希望他前往介绍反腐办案经验。
作为采访过祁培文的记者,我有幸与他近距离接触。在外人看来很威严的这个中纪委高官,生活中没有官架子,为人正直、友善,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和信任的朋友;他还是一个很热心的人,只要身边朋友有求于他,他都尽量去帮别人解决,比如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和麻烦等等。
【成功之道】
在新中国的反腐史上,祁培文是值得人们去永远记住的,他曾创下了中纪委办案史上的“四个第一”,他开创及总结的许多办案经验已成为成功的案例被全国纪检系统所借鉴。他的成功源于他对纪检事业的忠诚和奉献,他一直用刚直、党性、人性来严格要求自己,处理涉案人员时也一直坚持既要保护又要处罚的原则……然而这位在外人看来很威严的中纪委高官,生活中却没有官架子,为人正直、友善、热心,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和信任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