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哲学家文库·儒家传统的诠释与思辨:从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所收文字,基本上反映了目前作者从“哲学”和“哲学史”这一取径对于儒家传统的研究。本书所选的文字,涵盖先秦、宋明和当代三个阶段,而尤以宋明和当代两个阶段为重。如果说本书题目“儒家传统的诠释与思辨”中“诠释与思辨”意在显示本书“哲学史”和“哲学”的取径,那么,本书副标题“从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则正是要说明本书对于儒家传统的考察涵盖了“先秦儒学”、“宋明理学”以及“现代新儒学”这三个历史阶段。
彭国翔,籍贯河北河间,生于江苏省徐州市。南京大学法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硕士、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员、文化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安德鲁斯讲座客座教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研究员、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洪堡学人”和访问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杰出访问学人”等。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德国洪堡基金会与教育部颁授的“贝塞尔研究奖”(Friedrich Wilhelm Bessel Research Award)等奖项。现兼任European Journal for Philosophy of Religion谘议委员、《中国哲学史》副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学术促进委员会委员、中华孔子学会副秘书长等。主要研究方向和专长包括宋明理学、现代新儒学、中国哲学、思想史以及中西哲学和宗教的比较。著有《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和《儒家传统与中国哲学——新世纪的回顾与前瞻》以及中英文论文70余篇、译著6部、译文10余篇。
序言
第一部分 先秦儒学
第一章 作为身心修炼的礼仪实践——以《论语·乡党》篇为例的考察
一、引言
二、礼仪实践与日常生活的一体性
三、作为身心修炼的礼仪实践
四、“时”:礼仪实践的境遇性原则
五、结语
第二章 儒家的万物一体观——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释义
一、引言
二、“我”、“物”与“备”解
三、“反身而诚”与“强恕而行”释
四、结语
第三章 从出土文献看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的连贯——郭店与上博儒家文献的启示
一、引言
二、论性
三、说情
四、解无
五、结语
第二部分 宋明理学
第一章 儒家宗教性人文主义的特质——以《西铭》为中心的考察
一、引言
二、民胞物与:自我、他人与自然
三、乾父坤母:自我与天地
四、宗教性人文主义:儒家人文主义的特质
五、结语
第二章 身心修炼——朱子读书法的宗教学意涵
一、引言
二、经典诠释的重要性
三、作为身心修炼的经典诠释
四、朱子经典诠释中关于身心修炼的话语
五、朱子读书法与基督教圣言诵读的比较
六、结语
第三章 本体与工夫——郑霞谷与王龙溪合论
一、引言
二、现成良知与一元论的体用观
三、无善无恶与良知本体的有无二重性
四、立体的工夫论
五、去执的工夫
六、结语
……
第三部分 现代新儒学
在笔者看来,对朱子来说,读书或儒家经典的诠释,固然包含丰富的反省人类理解现象的“诠释学”活动,但同时,它更是一种通达圣人境界的身心修炼工夫,具有强烈的宗教学意涵。对于这一看法的论证,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笔者指出,读书在朱子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朱子而言,读书首先意味着儒家经典尤其是“四书”的精思熟读,而不是对一般书册的泛观博览。在这个意义上,“读书”就意味着儒家经典的诠释。并且,朱子所提倡的一系列工夫实践,如“居敬”、“穷理”、“格物”等,几乎无不需要通过读书来具体落实。其次,笔者指出,在朱子看来,读书或经典诠释活动本身即一种身心修炼的工夫。对朱子来说,虽然儒家的经典不是认知的对象,而是我们要全身心领会的圣人之言的记载;读书本身也不是目的,而是要变化气质并最终成就圣贤人格。但同时,读书本身却又是变化气质并成就圣贤人格的必由之路。换言之,朱子将经典诠释活动本身作为身心修炼的工夫,将经典诠释作为与圣人之心心心相印的实践法门。作为身心修炼的经典诠释活动既有迁善改过之功,又具有身心治疗的意义和效果。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得读书在朱子那里不仅具有一套认识论意义上的诠释学意义,更具有一种价值实践的宗教学意涵。再次,笔者将说明,在其对于不同儒家经典的具体诠释中,甚至在其更为广义的诠释活动包括品评人物、辨别儒释、讨论儒家传统中的重要观念甚至教导门人中,朱子自己是如何贯彻读书作为一种身心修炼这一意识的。最后,笔者将通过对比朱子读书法和基督教传统中所谓“圣言诵读法”的同异,来进一步说明在朱子那里作为一种身心修炼实践的经典诠释活动所具有的宗教学意涵。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将指出朱子将经典诠释活动作为一种身心修炼工夫所蕴涵的儒家宗教性的独特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