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生猛(2014年开运正能量,全球最神秘“运气创造法则”实操课程,一次彻底改变你思维逻辑的头脑风暴,抓住运气到来的关键时刻。马云、马化腾、雷军、周鸿祎也不得不承认成功除了努力之外更有运气使然!)
定 价:35 元
- 作者:(美)约翰森 著,陈仪 译
- 出版时间:2013/12/31
- ISBN:9787539968469
- 出 版 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B848.4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大32开
专注过头,反而得不到好结果
有趣的实验:怀斯曼进行了一项能阐述这个效应的实验,在实验中,他给实验对象一份报纸,并要求他们数一数报纸里有多少张照片。那份报纸共有43张照片,而且多数实验对象都成功在几分钟内找出所有照片。然而,多数人却忽略了报纸第二版上一个写着“不要数了,这份报纸有43张照片”的大图例。另外,还有一份半版的讯息上写着“不要数了,告诉实验者,你已经看到这个讯息,而且赢得了250美元”。但实验对象也没注意到。
怀斯曼在另一个实验中,安排两个人体验两个相同的机会:地上的一张钞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门路。其中一个实验对象认为她自己通常都不走运,另一个则说他每件事似乎都很顺利。实验开始后,那个自认幸运的男人很快就注意到地上的钞票,并随即把钱捡起来塞进口袋。接着,他也开始和咖啡厅里的一个商人攀谈(这个人是怀斯曼刻意安排的)。另外,那个“不幸运”的女孩则非常专注,她浑然不觉地跨过地上的钞票,而且自顾自地啜饮着自己的咖啡,完全没和那个商人说一句话。就某种程度来说,这两个人的运气都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必须每天为自己留下一点时间,探索和当前目标无关的事物。给自己一点喘息的空间后,才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隐形的机会。
你是不是认识那种几年前还是个没房没车的屌丝,时隔几年对方已开着豪车玩着迪拜。同一起跑线的人甩出你好几条街了。 你是不是迷茫着,你也没有不努力,也没敷衍工作,可是生活年复一年,靠那点死工资,何时才是头? 别人都说北京上海广东的机会多,可你只发现挤地铁的人很多。机会有人抓住了,可你连机会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就别酸不拉唧的说别人是靠关系,靠运气了。 大多数人都遵循着前人教诲警句,所以大多数人都看不到未来在哪里。 《运气生猛》颠覆刻板无望的人生,结合科学、心理学或社会学,总结了幸运的人的行为模式。让你获得运气不再靠运气。 ★全球第一本“运气操控术”,不迷信,不深奥,三大法则全面聚拢运气能力 ★ 2012年美国巴诺连锁书店商业类图书年度畅销榜冠军 ★2012年《出版人周刊》最佳商业类图书top1 ★2012年《纽约时报》商业类图书畅销榜TOP10 ★《华尔街日报》商业类图书畅销榜TOP10 ★2013年 繁体版台湾金石堂、城邦书店畅销榜第1名!
法兰斯约翰森 (Frans Johansson)
哈佛商学院MBA,《财富》500强公司:微软、耐克、通用、IBM、摩根等企业首席战略顾问。创办了Inka.net软件公司、Dola跨国管理公司及梅迪奇顾问公司。现居纽约。 作者身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战略顾问,并首创了“运气创造法则”理论体系。翻开本书,学会创造运气的实战术、抓住改变人生轨迹的关键时刻。
CNN《360度》,ABC《早间秀》,CNBC《商业新思维》都对法兰斯约翰森提出“运气创造法则”进行了深入报道,在美国和英国引起强烈反响。
前 言 成功的随机性,远超过你我的想象
案例呈现 获奖无数的电视剧《迷失》,曾被所有人视为垃圾
PART 1 暗藏成功的决定性瞬间
第一章: 运气真的存在吗?
我们习惯将成就归功于远见、才华、策略、计划和分析,但有没有可能这些成就只是随机性、机缘巧合和运气的某个函数罢了?
案例呈现
神曲《麦阿喜》(《不怕不怕》的原曲)如何风靡全世界,它只是个偶然!
销售千万箱的绝对伏特加,也是意外!
耐克帝国缘起于一块早餐松饼
只想做参议员的奥巴马因为一场演说成为总统奥巴马
聚焦中国:为什么说“非典”造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
前 言 成功的随机性,远超过你我的想象
案例呈现 获奖无数的电视剧《迷失》,曾被所有人视为垃圾
PART 1 暗藏成功的决定性瞬间
第一章: 运气真的存在吗?
我们习惯将成就归功于远见、才华、策略、计划和分析,但有没有可能这些成就只是随机性、机缘巧合和运气的某个函数罢了?
案例呈现
神曲《麦阿喜》(《不怕不怕》的原曲)如何风靡全世界,它只是个偶然!
销售千万箱的绝对伏特加,也是意外!
耐克帝国缘起于一块早餐松饼
只想做参议员的奥巴马因为一场演说成为总统奥巴马
聚焦中国:为什么说“非典”造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
第二章: 从来没人告诉你努力之后该做什么
在国际象棋、网球、古典提琴和其他任何有固定形式、且需要投入大量心力的领域,都有可能研拟出一套必胜的策略:只要透过惊人的专注力和努力不懈的练习,最后终将攀上巅峰。但在其他某些领域,努力可能会失灵。
案例呈现
一万小时的练习,成就了小威廉姆斯。
为什么理查德布兰森完全没有经营航空公司的经验,他却基于一时的兴致而成立了维珍航空?
为什么任天堂宫本茂,之前没有郑重其事地投入一万个小时的练习,却创作了“马里奥兄弟”;但当他达到这个关键的里程碑时,却遭遇滑铁卢?
聚焦中国: 《失恋33天》电影界的一个意外
第三章: 成功无法复制
一旦游戏规则改变,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用现有参与者意想不到的不同方式,来试试自己的运气。
案例呈现
连专家都无法预见的巨变为什么一度坚不可摧的诺基亚手机在短短时间内市值剧降超过90%?
从价值75万美元到1500亿美元的Google为什么以雅虎当时的地位,最了解市场情况,面对极为沉重的扩张压力,但它还是未能看出Google的伟大?
无法模仿的星巴克帝国为什么星巴克那么成功?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和分析不计其数,但星巴克的成功原因迄今仍是一个谜。
聚焦中国: “天时”成就了苏宁张近东的崛起
第四章: 按逻辑做事已经在新世界失效
在瞬息万变的环境里,以逻辑为基础的策略,将迅速失去曾有的成效,过度复制的成功公式终将崩坏。你必须做一点与众不同的事,才有机会异军突起,成功击败蜂拥而来的竞争者。
案例呈现
从来没有写作经验,缺乏写作技巧的主妇,打造畅销巨著《暮光之城》。
一用假名,斯蒂芬金的作品也会卖不动。
10年前代表财富衡量指标的律师行业,现在就业市场陷入史上最萧条的状态。
精准预测房市危机,基金经理人保尔森赚进150亿美元。
聚焦中国:风靡全球的“老干妈”刚开始只想卖凉粉
第五章: 坏运气就是没有抓住运气
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叹自己时运不济,抓不住运气?因为,我们一厢情愿地想要相信“事出必有因”,努力寻找因果关系;我们习惯于寻找相似性,而不寻找差异性。
案例呈现
帕尔梅首相暗杀事件真相大白,与人们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经典专辑《月之暗面》和经典电影《绿野仙踪》的所谓系出同门,不过是巧合。
猜拳锦标赛的制胜秘诀就是随机出手才是赢家。
聚焦中国:“史上最倒霉的连环创业客”王兴
PART 2 运气无法预测,但是可以掌握
第六章: 跟着“意外”顺藤摸瓜
从接纳随机性的心态出发,我们可以多跨出一步,成功就是关键命运时刻、果敢的赌注和复杂动力共同造成的。
案例呈现
时尚王国的兴起、衰落和二度崛起,看DVF如何掌握运气。
勇敢下注,让皮克斯的点子获得优势。
聚焦中国:日本人鄙视意味的一次拒绝,成就了格力空调!
第七章: “改变命运时刻”长什么样?
“关键命运时刻”无法事先预测,更倾向于在两个不相关的概念、点子或人物相遇时发生,也许我们做梦都没想过的一场会面或事件,可能就是逆转人生的转折点。当然,情绪非常关键,因为情绪会让我们产生一股想把某个点子提升到下一个境界的强烈欲望。
案例呈现
称霸全球的Windows 3.0,竟是差点被放弃的构想。
三亿会员的YouTube只是源于几个好友之间分享一段晚餐视频!
聚焦中国:如果当初雷军不与Foxmail擦身而过,微信还会出现吗?
第八章: 让“改变命运时刻”尽快到来
方法一:不要太专注于某件事
方法二:采用交集思考法
方法三:跟着你的好奇心走
方法四:拒绝接受可预测的途径
案例呈现
受米兰街角小型浓缩咖啡馆启发的星巴克
为传统穆斯林女性设计的运动服装“波基尼”
有氧健身教练忘了带平常惯用的音乐带,尊巴舞就这么诞生了。
室内设计教授和魔方
第九章:投入精力最多的项目往往事与愿违
在准备冒险放手一搏下注的同时,你要知道手中的筹码与最后的输赢毫无关系。
案例呈现
为什么苹果公司投入5亿美元的“牛顿”手持式电脑,最终却败给了只花了300万美元的帕姆掌上电脑?
发表最多优质研究报告的科学家,也发表过最多烂研究报告。
聚焦中国:预算管理制度令联合利华遗憾错过为它量身定做的《非诚勿扰》
第十章: 权衡风险后如何勇敢下注
战术一:下很多赌注
战术二:将每一个赌注的规模降到最低
战术三:采取最小规模的可执行手段
战术四:计算可负担的亏损,不要计算投资报酬率
战术五:把你的热情当成动力
案例呈现
花了八年,才孵出一只“愤怒的小鸟”。
随机的灵感,造就毕加索流传百世的《格尔尼卡》。
“稳赚不赔”的MySpace收购案让新闻集团损失5亿多美元。
公认最佳现代战斗机之一的F16的研发者竟是一名空军基地的后勤。
……
第十一章:在最不可能的地方试一试
不管我们采取什么行动,都可能产生很多会影响我们最终命运的非预期后果、涟漪效应,和其他意料外的境遇。成功是众多事件、欲望、难以重来的努力,及大量杂乱的境遇互相碰撞而成。
案例呈现
卡扎菲的下台源于突尼斯早市的一个耳光。
特效小组的技术瓶颈,成就了更棒的《大白鲨》。
靠吸引双边市场成功的eBay
索尼的录影带大战
聚焦中国:不得已的妥协,创造了《潜伏》始料未及的成功效果
第十二章: 成功者怎样让雪球越滚越大
法则一:采取行动,才能吸引复杂动力自动靠拢
法则二:密切审视各种意外发现
法则三:寻找一个起点
法则四:掌握动能和强度
法则五:加倍下注
案例呈现
《魔戒》卖座后的各种串联效应
误打误撞下诞生的蓝色小药丸“伟哥”
在天寒地冻的世界,冰旅馆却广受欢迎。
Zara用顾客回馈,及时掌握销售动能。
结 语 成功往往发生在意料之外
第八章 让“改变命运时刻”尽快到来
受米兰街角启发的星巴克
1983年春天,星巴克公司甫上任的零售业务及营销主管霍华德舒尔茨到意大利米兰出差,参加一场国际家用品展。舒尔茨抵达后的某天早上,他决定从下榻的旅馆步行到会议中心。途中,他发现某条小街上有一家小型浓缩咖啡馆。他好奇地走了进去,结账人员微笑着向他点头致意,柜台后方的另一名男子更是开心地跟他问好。舒尔茨听到一大股水蒸气从浓缩咖啡机器里冒出来的嘶嘶声响,接着,他看见咖啡调理师为一个顾客调理一小杯浓缩咖啡,再为另一个客户准备一杯有着满满奶泡的卡布奇诺。所有顾客全都围着柜台站着,整家店沉浸在友善的谈笑氛围中。
舒尔茨后来离开了,但他走了不到三公尺,便注意到半个街区外的另一间浓缩咖啡小馆,这一间小馆甚至比第一间更拥挤。他一走进去,便见到咖啡调理师亲切地叫着顾客的名字,和他们打招呼,所有人都自在地谈笑风生。短短一个街区内就有两家类似的店,店里全都挤满顾客。后来,他更发现米兰处处都有这种浓缩咖啡馆。
当时星巴克并没有销售杯装咖啡,这家位于西雅图的零售商主要是销售袋装的特级咖啡豆,同时也卖高级家庭酿酒设备。事实上,舒尔茨参加这次展会的目的,就是要帮公司寻找好的厨房用品、咖啡机和其他商品类型。不过,贸易展结束那天,舒尔茨回到当地的大街上,希望探索更多浓缩咖啡小馆的秘密。他对这些小馆很感兴趣,有些看上去时尚又高级,有些则是吸引工人阶层的客户群,多数小馆里的椅子都不多。当地这种浓缩咖啡小馆的数量多到让舒尔茨非常讶异,他说:“光是在米兰市,就有1500家,全都位于每条街的转角处,而且都挤满了人。”
然而,直到他尝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口拿铁咖啡时,才获得了最大的启发。他说,那简直是完美的饮品。
这时,他才终于了解到,尽管他的公司对咖啡非常专业,却忽略了一件极为重大的事,星巴克完全搞错了。销售设备和袋装咖啡豆的商机并不大,但喝咖啡则是一种共同的社会经验,你会和朋友分享喝咖啡的感想,不会独自一人默默品尝。他说:“这就像一种顿悟,领悟这个道理的那一瞬间,我的身体甚至在颤抖。”
这个顿悟就是:没有一个美国人懂这些东西。
一个对的时刻,改变你的一生
舒尔茨很可能并不是第一个产生这个洞见的美国人,不过,他却是那个“对”的人,而且,他是在“对”的时刻产生这个见解。不过,诚如我们见到的,舒尔茨做的某些事,还有他做这些事的方式,都让他产生这个洞见的几率提高。
乍看之下,“关键命运时刻”似乎很容易制造。毕竟如果你想增加自己人生中的巧遇次数,只需要和更多人见面,让自己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点子,并累积更多印象就好。如果这是真的,那代表我们应该参加更多宴会,经常去旅行,同时花更多时间在脸书等社群网络上、参加更多研讨会,或搬到某个人口较多的地区,像是纽约或香港。
虽然这些方法全都有其优点,但光靠这些方法似乎还是不足以让我们达到目的。以我在意大利北部旅游时巧遇到的一个人为例,他是个美国游客,他一开始就打定主意,绝对不浪费这次假期的任何一个时刻。我遇见他时,他刚从比萨过来,在此之前,他还去了威尼斯、锡耶纳、米兰、阿马尔菲海岸和西西里岛,隔天还即将前往罗马。我们相遇那一天,正好是他这次假期的第10天,我问他到目前为止是否觉得愉快,或者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但他完全说不出任何想法。他说:“等回家看过途中拍的照片后,我才会知道自己是否玩得愉快。”
你有可能游遍世界各地,却没有见到任何能改变职业生涯或生活的事物。你有可能去参加很多晚宴,却没有和任何人产生交集,即使是住在纽约市,也可能过着一种无聊的普通生活。尽管冯芙丝汀宝看见电视上的朱莉尼克松艾森豪威尔后,产生了一个强大的洞见,但多数人却可能在电视前待了几百个小时,却没有碰上那样一个“关键命运时刻”。尽管萨金特和威斯共同产生了一个工作上的突破性洞见,但多数人可能工作很多年,都没有和同事之间产生那样的关联。
换言之,如果要提高自己碰上“关键命运时刻”的几率,光是让自己接触到很多人或产生更多印象是不够的。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很多人,产生很多印象,但我们还需要其他某种东西才能达到目的。
我们将在这一章检视4种方法,这些方法都能让个人或组织碰上这种关键时刻的几率提高。不管是个别或合起来看,这四个方法都有一个共通点:每一个方法都蓄意将随机性导入我们的人生、职业生涯和企业。
方法一:不要太专注于某件事
舒尔茨的故事里最引人入胜的部分之一,就是他当初是怎么想到要把星巴克打造为今日的模样。他那个伟大洞见和家用品无关,但他是到意大利出差,参加家用品展会,不是到那里研究世界上最棒的咖啡。而这就是第一个增加“关键命运时刻”的方法。你必须花时间,甚至特地安排时间,去探索和直接目标无关的种种事物。
你必须能放弃专注于某件事,这样才能看见周遭的各种可能性,同时和这些可能性产生关联。然而,这对多数人来说,却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人类天生就倾向于专注目前手上的工作。
举个例子,让我们看看以下练习:下图是五张牌。我要你选择其中一张,同时把它记下来,接着翻到下一页。
插图
你应该会发现,我把你选择的那张牌拿走了。我挺厉害的吧?
你显然知道这当中一定有鬼。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如果你比较一下这两页上的牌,就会发现这一页的四张牌和前一页的所有牌都不一样。换言之,我把所有牌都换掉了。
这是一个永远不败的魔术把戏。当你完全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时,就会忽略周遭的其他事物,就某种程度来说,这时你会变得有点呆呆的。这个现象称为“不注意视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这是很多人经常研究的一种人类现象。和这种效应相关的心理学研究很多,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大猩猩实验”(Gorillas in our Midst)。
这个研究之所以有名,是因为研究结果非常惊人。这个测验的影片里有两支队伍在打篮球。每一队都有三个人,其中一队穿白色队服,另一队则穿黑色。这些选手在场内不停地奔跑并来回传球,参加测验的实验对象必须默默计算白队彼此传球的次数。这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却需要某种程度的专注才行。
多数看过影片的人都能正确算出选手的传球次数,不过,真正重要的并非传球次数,重要的是:大约有一半接受测验的人,没有看见一个假扮大猩猩的女人走过房间中央。她很突兀地出现在房间内,而选手则是在她周围不断地传着球。接着,她会停下脚步,捶打自己的胸部几次,最后才走出摄影机的拍摄范围。
研究者问实验对象,是否有看见一只大猩猩出现在画面中央整整9秒的时间,结果有一半的人回答没看见,等这些人再次观看那段影片后,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影片没有被掉包。世界各地不断有人进行这项实验,但每次的结果都相似。
◆“不注意视盲”让你忽略许多关键事物
我们很可能会因为太专注于手边的工作,而忽略掉一个非常显而易见、且百分之百有关联的事物。而且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蓄意偏差会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创造“关键命运时刻”的几率。
举出差为例。传统的方法是根据你的会议来安排行程,这当然是以效率和专注度为考量。举个例子,舒尔茨到米兰出差的目的是要参观酿酒设备。他必须和供应商见面,听取专题小组的意见,同时设法推敲竞争者的可能作为。当然,他应该也会安排一点玩乐的行程,抽离工作几个小时,好好享受一下米兰的气氛。
不管怎么安排,他一定会尽可能把这段短暂的出差时间花在刀口上。即使他有注意到咖啡馆里那些技艺精湛的咖啡师,以及人满为患的景象,他多半都得继续往下一个既定行程迈进,或者说,尽管他深受吸引,也没有多少时间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不过,舒尔茨却愿意特地腾出时间,他没有专注在原本应该专注的事物上,尽管只是短暂地将目光移开,却创造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个说法听起来可能有点违背一般人的直觉。我们通常要求要专注在特定事务上,绝不能转移焦点,因为不能专注的人似乎注定失败。我们会设定目标,接着想好要做哪些具体的事来达成目标,再来,我们便会想尽办法完成这些事。
多数人每天都忙着回应立即性的需要回复电子邮件、回电话,还有依照电子邮件和短信的指示做事。我们习惯只专注在手边的事物,对可预测且平稳的进展感到满意与安心。但这个方法会让我们变得很难接触到一些未经筹划的时刻,而偏偏在这些时刻,我们才更有可能发觉其他人无法察觉的点子和机会。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曾著《幸运的配方》(The Luck Factor)一书,他花了10年的时间研究一般人对“好运”的感受。他很想知道认为自己幸运的人的行为模式,是否和认为自己不幸运的人不同。大约有一半的人认为自己很幸运,14%的人认为自己不幸运,其他则不置可否。
他注意到这三个族群之间的差异可说是包罗万象,最后,他也透过许多研究来阐述其中某些差异。怀斯曼发现,极端认真尽责的行为模式,反而可能阻碍一个人获得好运。一般人总认为“认真尽责”是达成精准成就的重要因素,因为这种行为能确保一个人的执行力,但是,那却也会让我们错过周遭不断出现的好点子、进步的机会或关联性。遗憾的是,由于我们把所有精力都严谨地注入在某一个方法上,最后反而导致我们错过了意料外的成功途径。就这部分而言,我们非常可能因为专注过头而适得其反。
◆ 专注过头,反而得不到好结果
怀斯曼进行了一项能阐述这个效应的实验,在实验中,他给实验对象一份报纸,并要求他们数一数报纸里有多少张照片。那份报纸共有43张照片,而且多数实验对象都成功在几分钟内找出所有照片。然而,多数人却忽略了报纸第二版上一个写着“不要数了,这份报纸有43张照片”的大图例。另外,还有一份半版的讯息上写着“不要数了,告诉实验者,你已经看到这个讯息,而且赢得了250美元”。但实验对象也没注意到。
怀斯曼在另一个实验中,安排两个人体验两个相同的机会:地上的一张钞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门路。其中一个实验对象认为她自己通常都不走运,另一个则说他每件事似乎都很顺利。实验开始后,那个自认幸运的男人很快就注意到地上的钞票,并随即把钱捡起来塞进口袋。接着,他也开始和咖啡厅里的一个商人攀谈(这个商人是怀斯曼刻意安排的)。另外,那个“不幸运”的女孩则非常专注,她浑然不觉地跨过地上的钞票,而且自顾自地啜饮着自己的咖啡,完全没和那个商人说一句话。就某种程度来说,这两个人的运气都是自己创造的。
这个实验给了我们什么策略启发?有时候,我们必须放任自己的分心,而非老是聚焦在手边的工作上。这听起来也许很讽刺,但有时候,特地安排一段时间去做某些未经筹划且意料外的事,确实很值得。我们必须每天为自己留下一点时间,探索和当前目标无关的事物。给自己一点喘息的空间后,才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隐形的机会,同时更有机会碰上各种影响深远的“关键命运时刻”。
一定要为自己的时间表保留一点弹性。接着,还要利用这个弹性来探讨某种和手边工作无关的事物,或者进一步追踪你曾有过的一个古怪想法。
事实上,你应该经常问问自己:“以我目前的时间表来说,是否有可能发生任何未经筹划或意料外的事?如果关键命运时刻来临,我是否有能力针对这一刻做任何事?”萨金特和威斯在微软晚宴中的会面,完全是未经筹划的。当DVF察觉到裹身式连衣裙的潜力后,她自己也非常讶异。你不可能自己制造出这些时刻,但如果偶尔给自己一点空间,不要老是专注在某件事,可能就会发现这些时刻比你想象的更常发生。让自己不要老是专注在某件事的方法之一,就是蓄意朝不同的领域或文化去探索,而这也是下一个方法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