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品设计概论(第2版)》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工业产品设计概论(第2版)》以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为主线,主要结合现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法则,探求人-机-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并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和设计经验,以大量设计图例详细阐述工业产品设计的方法及其相关内容。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有绪论、工业产品设计的特征、形态构成及造型基础、产品造型设计的美学形式法则、产品造型的色彩设计、人机工程学基础、造型设计的表现技法、产品设计的工作程序及展示方法。《工业产品设计概论(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普及设计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非工业设计专业的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本、专科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36-60学时)教材,还可作为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工业产品设计概论(第2版)》增加了虚拟现实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以及音乐环境设计、心理空间设计等工业设计的前沿研究领域内容,以体现工业设计专业新的发展方向,并更新了部分产品设计的案例。主要修订的内容有:在第6章人机工程学基础中,新增了音乐环境设计、心理空间设计等内容;为了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在第7章造型设计的表现技法中,新增了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中常用的虚拟现实技术;在第8章产品设计的工作程序及展示方法中,将产品设计案例替换成更具代表性的自行车零配件公司Shimano自行车设计的实例。胡琳、娄燕任主编,负责全书的统稿。
第1章 绪论
1.1 课程的目的、安排及学习要求
1.1.1 教学目的
1.1.2 教学安排
1.1.3 教学要求
1.2 工业设计的范畴、任务和地位
1.2.1 工业设计的范畴
1.2.2 工业设计的任务
1.2.3 工业设计的地位
1.3 工业设计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1.3.1 工业设计的起源
1.3.2 工业设计的发展
1.3.3 工业设计的现状
练习题
第2章 工业产品设计的特征
2.1 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
2.1.1 工业产品造型的三要素
2.1.2 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2.2 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2.3 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2.3.1 可持续发展
2.3.2 可持续设计
练习题
第3章 形态构成及造型基础
3.1 形态要素的性格及构成原理
3.1.1 点
3.1.2 线
3.1.3 面
3.1.4 平面构成
3.1.5 商标、标志设计
3.1.6 体
3.1.7 立体构成
3.2 工业产品造型基础
3.2.1 工业产品形态的演变
3.2.2 工业产品形态构成的普遍法则
3.2.3 现代工业产品常用的设计方法
3.2.4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决定因素
3.3 造型中的错觉及矫正
3.3.1 错觉概述
3.3.2 产品造型中常见形体错觉
练习题
第4章 产品造型设计的美学形式法则
4.1 统一与变化
4.1.1 线的统一与变化
4.1.2 面的统一与变化
4.1.3 体的统一与变化
4.1.4 色彩的统一与变化
4.2 对比与调和
4.2.1 线型的对比与调和
4.2.2 形状的对比与调和
4.2.3 体量的对比与调和
4.2.4 材质的对比与调和
4.2.5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4.3 节奏与韵律
4.3.1 节奏
4.3.2 韵律
4.4 对称与均衡
4.4.1 对称
4.4.2 均衡
4.5 稳定与轻巧
4.5.1 稳定
4.5.2 轻巧
4.6 比例与尺度
4.6.1 比例
4.6.2 尺度
4.7 过渡与呼应
4.7.1 过渡
4.7.2 呼应
4.8 主从与重点
4.9 比拟与联想
4.10 概括与简约
练习题
第5章 产品造型的色彩设计
5.1 色彩的基本知识
5.1.1 色彩的概念
5.1.2 色光与色料
5.2 色彩的基本性质
5.2.1 色彩的混合
5.2.2 色彩三要素
5.2.3 色彩的体系
5.2.4 色彩的调配及常用术语
5.3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5.3.1 色彩的对比
5.3.2 色彩的调和
5.4 色彩的视觉效应与心理效应
5.4.1 色彩的视觉效应(色错觉)
5.4.2 色彩的单纯性心理效应
5.4.3 色彩的间接性心理效应
5.5 工业产品的色彩设计
5.5.1 工业产品色彩设计的特点
5.5.2 产品色彩设计原则及方法
5.5.3 环境色彩设计原则及方法
5.5.4 色彩的功能及好恶、禁忌
练习题
第6章 人机工程学基础
6.1 人机工程学概述
6.1.1 研究的对象
6.1.2 研究的目的
6.2 人机关系
6.2.1 人的心理与生理特征
6.2.2 人的感知能力特征
6.2.3 人的动作能力特征
6.2.4 人机系统设计
6.3 操作空间设计
6.3.1 操作姿势的选择
6.3.2 操作空间的设计
6.4 显示器设计
6.4.1 显示器概述
6.4.2 显示器设计的原则
6.4.3 显示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6.4.4 显示器的设计
6.5 控制器设计
6.5.1 控制器概述
6.5.2 控制器的设计内容
6.5.3 控制器的设计原则
6.5.4 控制器编码设计
6.5.5 控制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6.5.6 控制器的设计
6.6 工作台及机箱面板设计
6.6.1 工作台设计
6.6.2 机箱面板设计
6.7 工作环境设计
6.7.1 环境温度设计
6.7.2 环境湿度设计
6.7.3 环境照明设计
6.7.4 环境色彩设计
6.7.5 听觉环境设计
6.7.6 环境振动设计
6.7.7 空气环境设计
练习题
第7章 造型设计的表现技法
7.1 透视图
7.1.1 透视图概述
7.1.2 透视图的画法
7.2 工业产品预想图
7.2.1 设计草图
7.2.2 设计工作图
7.2.3 产品效果图
7.3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7.3.1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7.3.2 计算机三维设计软件
7.3.3 虚拟现实技术
练习题
第8章 产品设计的工作程序及展示方法
8.1 产品设计的工作程序
8.1.1 产品设计工作程序的模式
8.1.2 产品设计的工作内容
8.1.3 创造性思维方法
8.2 产品设计的展示方法
8.2.1 产品造型设计展示图
8.2.2 工业产品模型
8.3 产品设计的评估标准
8.3.1 工业产品的质量评价
8.3.2 产品设计的评价方法
8.4 设计管理与工业设计管理
8.4.1 设计管理
8.4.2 工业设计管理
8.5 产品设计实例分析
练习题
参考文献
5.4.2色彩的单纯性心理效应
色彩的单纯性心理效应是由色彩的物理性感应直接产生的某种心理效应,而这种现象常常会随着物理性刺激感应的消失而消失。由于可见光的变化及眼睛的生理机能,人对色彩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如心慌、难受、烦闷、沉暗、怀疑、明朗、安定、舒适是不同明暗感觉时的心理反应;扩展、兴奋、迫近、激动、平静、舒展、收缩、远近、闪动、不安是不同色相感觉时的心理状态;鲜明、强烈、夺目、坚定、炫目、火燥属于色彩强对比时的心理感觉;明晰、清新、和谐、悦目属于中等对比的心理反应;轻快、平稳、雅致、柔和、含蓄属于色彩弱对比时的心理感觉。如此等等,色彩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人们的情绪、精神及行动。一位心理学家举行晚宴,招待一批男女贵宾。当快乐的宾客围住摆满了美味佳肴的餐桌就座之后,主人便以红色灯光照亮了整个餐厅。肉食看上去颜色很嫩,使人食欲大增。当红光变成紫色,烤肉显出了腐烂的样子,马铃薯像是发了霉似的,宾客立即倒了胃口;可是等到黄灯一开,红葡萄酒变成了蓖麻油色,更吓人的是人的脸色像死人一般蜡黄,看到人如同看到行尸,几个比较娇弱胆小的夫人急忙站起来离开了房间,没有人再想吃东西了。这时,主人笑着又开了白色灯光,聚餐的兴致很快就恢复了。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涉及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色彩的单纯性心理效应是色彩诸多规律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也是产品吸引、激发和影响人们的感情,增强作品表现效果的有力手段。在现代社会,色彩心理效应的研究已不限于在少数的心理学家、艺术家的范围,随着商品竞争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家、商业界及服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家们的关注。色彩研究的成果广泛应用于建筑、旅游、医疗、环境设计、工业设计、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虽然不能把色彩的感情效应绝对化,但是,通过大量的材料验证,至少可以说人们在对色彩的心理感受中确实有着某种共同反应。
1.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的冷暖感不仅指的是不同色相、色调的物理因素造成的生理冷暖感觉,而且还包含了生理冷暖感觉以外的心理冷暖感觉,即由人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对色彩冷暖的心理感。将温度计放到由透过棱镜片所形成的7种色光中进行测定,会发现在橙、红等暖色中,温度将升高,而在蓝、紫等冷色中,温度会下降,这说明色光是有温度差别的。物体所吸收的色光在物体内部转变成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是热能。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曾作过这样试验:从缝纫工那里拿了几块不同颜色的方形布块,在一个有阳光的早晨,把这些布块放到雪上。几小时后,黑色布块深深地陷到雪里去,甚至陷到阳光射不到的那么深;暗蓝色的布块也陷下去,差不多跟黑色相同;鲜蓝色陷进去较少,其余的布块,颜色越明亮的陷下得就越少;至于白色的那一块,仍留在原来的雪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