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和重建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通过地震地质条件适宜性、次生地质灾害易发性、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用地条件适宜性、水资源适宜性、生态环境、人口与居民点分布格局、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等指标的综合集成评价,划分了“灾害避让区、生态保护区、农业发展区和人口集聚区”4种重建分区类型,确定了灾区可承载人口总规模,划定了适宜人口居住和城乡居民点建设范围,提出了“整体可承载,县内可安置,局地需调整;双防并重,安全第一;就地重建为主,异地搬迁为辅;发展绿色经济,优化产业布局”的总体判断。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后记
一
4月20日中午,碰到北京大学一位同行教授。他见面就说:“你的事来了,又该上岗了。”似乎一个品牌、一种效应,也是一种信任、一种责任真的成形了、固化了——承担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恢复重建的一项科学性、基础性工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已经是第四次承担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了:汶川、玉树、舟曲、芦山。
每次同样的方式:国务院部署灾后重建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编制灾区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必须开展“两评估一评价”工作,其中,“一评价”就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这是规划和重建工作的基础,也是基础性工作中科学性更强一些的工作。
每次几乎同样的任务:“根据对水土资源、生态重要性、生态系统脆弱性、自然灾害危险性、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的综合评价,确定可承载的人口总规模,提出适宜人口居住和城乡居民点建设的范围以及产业发展导向”,可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在编制总体规划中的意义是很重要的。
每次面临着大体相同的难度:时间紧迫,灾区情况不熟,评价对象区的范围不确定,基础数据和资料获取难度很大,实地考察危险性依然不小,灾区地方政府期盼的压力很大,中断正在进行的工作往往招致委托方的不满,等等。此外,技术方法越来越成熟所获得的精力节余,却被杂七碎八越来越多的“新因素、新机制”所耗损。
还有,每次几乎同样的队伍——这是最值得骄傲的团队,也是在3次重建承载能力评价出版专著之后、最值得在这次后记中大书特书的一群人,以及这群人最值得感谢和致敬的工作精神和他们的成果质量。无论碰到外界怎样的问题、无论正值自身怎样的困境,中国科学院有这么一支队伍,当国家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他们第一时间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他们立刻就投入到对自然灾害特征、救灾和重建关键科学问题、援建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政策的研究之中,每次在正式承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之前,就已经有咨询建议等成果提交。当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启动之后,他们深入灾区不畏艰险,他们苦口婆心搜集资料,他们不计成本也不计报酬,……似乎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壮举,只有兢兢业业、专心致志,以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一种科学工作者应有的品德和素质、一种科学研究工作应有的态度和作风,每天都把评价工作真实地往前推进一步,始终在默默地、静静地工作着,心存一个目标:按时、高质量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
4次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都是这个团队在承担并圆满地完成着。尽管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有各种门类和层次的表彰,至今,还没有一项荣誉性称号授予这个集体。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我能体会到也能够客观评价这个团队每位科研人员的用心、态度、过程和结果;作为长期从事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学者,我清楚地知道这项工作的价值——不仅对于灾后重建,而且对于促进我国规划决策的科学化进程的意义。
正因为此,我把最诚挚的谢意首先送给和我合作的团队。也值此之际,我代表这个团队,衷心感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他不仅是4次灾后恢复重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领导小组组长,也亲自担任了舟曲承载力评价首席科学家。在芦山地震灾后,国务院正式将承载能力评价任务再次交给中国科学院牵头、并已经在咨询建议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之时,丁仲礼院士支持这个集体申报中国科学院2013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以表彰该集体在公益事业中所取得的业绩。
无论能否获得2013年中国科学院度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的殊荣,这都是一个值得表扬的集体——尽管这个集体连续4次的实际表现都表明并非图名图利。为此,我在这份后记中,将报奖的推荐书作为核心内容,既是对这个集体工作的总结汇报,也是对每位参与工作者的肯定与感谢!
二
该研究集体是以我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相关专业学者组成的团队。五年来,在汶川、玉树、舟曲、芦山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领衔承担了国务院部署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任务,为灾后科学重建提供依据。研究集体将研究的长期积累与重建的应急需求相结合,将资源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城乡布局相结合,将基础性分析评价和政策性咨询建议相结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建立并不断完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理论方法,4次评价成果均被国家重建规划所采纳,包括2份由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的咨询报告在内的政策建议为重建体制机制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目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理论方法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为推动我国规划决策科学化进程、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1.科学技术成就与贡献
1)建构了国土开发利用适宜性理论基础与评价技术。针对我国资源环境条件综合评估技术缺失问题和灾后重建的紧迫需要,基于地域功能形成原理解决了区域承载能力综合评估中承载对象不确定的科学难题,构建国土开发利用适宜程度单项评估和集成评价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资源环境条件定量化和综合评价的空白。
2)改进了人口合理容量测算方法。通过拓展空间结构、国土开发强度和空间相互作用综合分析技术体系,创新性地提出并运用了国土开发利用强度计算方法,改进测算人口合理容量方法,显著提升了人口容量测算的合理性与准确程度、丰富了人口容量测算结果的政策内涵。
3)创建了适于灾后重建特殊需要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集成技术。构建了遥感监测和地质调研快捷提取、分析和处理灾损数据的方法,建立了预估堰塞湖等不确定因素作用的时空情景模型,创建了适于灾后重建需要的承载能力评价应急集成技术和应急制图技术,在4次灾后恢复重建中得到成功应用。
4)创新了灾区基于承载能力评价平台的规划方案优选路径。建立了不同空间尺度采取不同精度评估、不同建设方略对应不同布局方案的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流程,创建了以承载能力评价为平台的灾区重建分区和城乡居民点选址方案的优化匹配方法,有效地提升了承载能力综合评估结果的可操作性与应用能力。
2.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要点
1)提出区域承载力与地域功能存在紧密关联、区域承载力指标受制于地域功能指向的学术思想.通过地域功能预估解决区域承载对象不确定的科学难题。
2)构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程度评估指标体系,提出资源、生态、环境、灾害、产业经济、人口城镇、基础设施等单项评价指标的算法、关键要素的指标阈值及综合集成方法。
3)综合运用经典的国土空间利用结构分析模拟方法,研发确定功能地域单元位置、范围和边界的技术。
4)依托“生态一生产一生活”空间结构前沿研究成果,提出国土开发强度测算方法,修订人口合理容量测算方法。
5)综合运用天上遥感、地面地学考察和计算机分析模拟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应急条件下灾损、次生地质灾害等数据获取的技术难点。
…… 后记
一
4月20日中午,碰到北京大学一位同行教授。他见面就说:“你的事来了,又该上岗了。”似乎一个品牌、--一种效应,也是一种信任、一种责任真的成形了、固化了——承担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恢复重建的一项科学性、基础性工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已经是第四次承担灾后恢复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了:汶川、玉树、舟曲、芦山。
每次同样的方式:国务院部署灾后重建工作方案中明确要求,编制灾区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必须开展“两评估一评价”工作,其中,“一评价”就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这是规划和重建工作的基础,也是基础性工作中科学性更强一些的工作。
每次几乎同样的任务:“根据对水土资源、生态重要性、生态系统脆弱性、自然灾害危险性、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的综合评价,确定可承载的人口总规模,提出适宜人口居住和城乡居民点建设的范围以及产业发展导向”,可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在编制总体规划中的意义是很重要的。
每次面临着大体相同的难度:时间紧迫,灾区情况不熟,评价对象区的范围不确定,基础数据和资料获取难度很大,实地考察危险性依然不小,灾区地方政府期盼的压力很大,中断正在进行的工作往往招致委托方的不满,等等。此外,技术方法越来越成熟所获得的精力节余,却被杂七碎八越来越多的“新因素、新机制”所耗损。
还有,每次几乎同样的队伍——这是最值得骄傲的团队,也是在3次重建承载能力评价出版专著之后、最值得在这次后记中大书特书的一群人,以及这群人最值得感谢和致敬的工作精神和他们的成果质量。无论碰到外界怎样的问题、无论正值自身怎样的困境,中国科学院有这么一支队伍,当国家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他们第一时间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他们立刻就投入到对自然灾害特征、救灾和重建关键科学问题、援建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政策的研究之中,每次在正式承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之前,就已经有咨询建议等成果提交。当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启动之后,他们深入灾区不畏艰险,他们苦口婆心搜集资料,他们不计成本也不计报酬,……似乎没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壮举,只有兢兢业业、专心致志,以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一种科学工作者应有的品德和素质、一种科学研究工作应有的态度和作风,每天都把评价工作真实地往前推进一步,始终在默默地、静静地工作着,心存一个目标:按时、高质量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
4次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都是这个团队在承担并圆满地完成着。尽管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有各种门类和层次的表彰,至今,还没有一项荣誉性称号授予这个集体。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我能体会到也能够客观评价这个团队每位科研人员的用心、态度、过程和结果;作为长期从事国土空间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学者,我清楚地知道这项工作的价值——不仅对于灾后重建,而且对于促进我国规划决策的科学化进程的意义。
正因为此,我把最诚挚的谢意首先送给和我合作的团队。也值此之际,我代表这个团队,衷心感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他不仅是4次灾后恢复重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领导小组组长,也亲自担任了舟曲承载力评价首席科学家。在芦山地震灾后,国务院正式将承载能力评价任务再次交给中国科学院牵头、并已经在咨询建议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之时,丁仲礼院士支持这个集体申报中国科学院2013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以表彰该集体在公益事业中所取得的业绩。
无论能否获得2013年中国科学院度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的殊荣,这都是一个值得表扬的集体——尽管这个集体连续4次的实际表现都表明并非图名图利。为此,我在这份后记中,将报奖的推荐书作为核心内容,既是对这个集体工作的总结汇报,也是对每位参与工作者的肯定与感谢!
二
该研究集体是以我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相关专业学者组成的团队。五年来,在汶川、玉树、舟曲、芦山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领衔承担了国务院部署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任务,为灾后科学重建提供依据。研究集体将研究的长期积累与重建的应急需求相结合,将资源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城乡布局相结合,将基础性分析评价和政策性咨询建议相结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建立并不断完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理论方法,4次评价成果均被国家重建规划所采纳,包括2份由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的咨询报告在内的政策建议为重建体制机制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目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理论方法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为推动我国规划决策科学化进程、推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1.科学技术成就与贡献
1)建构了国土开发利用适宜性理论基础与评价技术。针对我国资源环境条件综合评估技术缺失问题和灾后重建的紧迫需要,基于地域功能形成原理解决了区域承载能力综合评估中承载对象不确定的科学难题,构建国土开发利用适宜程度单项评估和集成评价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资源环境条件定量化和综合评价的空白。
2)改进了人口合理容量测算方法。通过拓展空间结构、国土开发强度和空间相互作用综合分析技术体系,创新性地提出并运用了国土开发利用强度计算方法,改进测算人口合理容量方法,显著提升了人口容量测算的合理性与准确程度、丰富了人口容量测算结果的政策内涵。
3)创建了适于灾后重建特殊需要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集成技术。构建了遥感监测和地质调研快捷提取、分析和处理灾损数据的方法,建立了预估堰塞湖等不确定因素作用的时空情景模型,创建了适于灾后重建需要的承载能力评价应急集成技术和应急制图技术,在4次灾后恢复重建中得到成功应用。
4)创新了灾区基于承载能力评价平台的规划方案优选路径。建立了不同空间尺度采取不同精度评估、不同建设方略对应不同布局方案的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流程,创建了以承载能力评价为平台的灾区重建分区和城乡居民点选址方案的优化匹配方法,有效地提升了承载能力综合评估结果的可操作性与应用能力。
2.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要点
1)提出区域承载力与地域功能存在紧密关联、区域承载力指标受制于地域功能指向的学术思想.通过地域功能预估解决区域承载对象不确定的科学难题。
2)构建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程度评估指标体系,提出资源、生态、环境、灾害、产业经济、人口城镇、基础设施等单项评价指标的算法、关键要素的指标阈值及综合集成方法。
3)综合运用经典的国土空间利用结构分析模拟方法,研发确定功能地域单元位置、范围和边界的技术。
4)依托“生态一生产一生活”空间结构前沿研究成果,提出国土开发强度测算方法,修订人口合理容量测算方法。
5)综合运用天上遥感、地面地学考察和计算机分析模拟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应急条件下灾损、次生地质灾害等数据获取的技术难点。
……
第二节 地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案
1.工作思路
次生地质灾害主要指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种类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主要需要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单项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二是全部灾种的综合危险性评价。先开展单项评价,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各单项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价,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分别进行。
(1)单项次生地质灾害区域易发性评价
在较大空间尺度上进行次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易发性评价。综合分析灾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育发生规律,考虑影响控制次生地质灾害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以及降雨和地震等触发条件,选取关键评价因子。结合地质灾害历史记录以及本次地震触发的地质灾害记录等实例数据,利用专家经验、统计模型和确定性稳定分析等方法,对震区单项次生地质灾害的区域易发性进行评价并验证。并充分考虑次生地质灾害触发因素的变化趋势,对不同降雨强度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进行评价。针对震区实际情况,对次生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级和分区。识别出各项次生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为下一步次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重建规划避让边界划定做基础。
(2)单项次生地质灾害风险与避让分析
在中间尺度上分析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与强度,评价次生地质灾害风险,确定次生地质灾害避让区和避让分级。根据次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分级结果,结合确定性稳定分析,识别出次生地质灾害的源区。利用灾区已有地质灾害实例,分析各项地质灾害的发生运动规律。统计灾害体的影响距离和强度。另一方面,同时利用确定性动力模型,估算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影响距离和强度。综合源区、距离、强度等信息,得到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和强度。进一步考虑人口和财产等承险体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定量评价次生地质灾害的风险。根据风险定量评价的结果,确定灾后重建规划避让区边界。结合灾区的实际情况,对风险和避让边界进行分级,进而确定各单项次生地质灾害的严格避让区、有条件利用区、相对安全区等边界。确定性分析过程中,充分考虑灾区降雨的时空变化趋势,估算出不同降雨条件下灾区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和强度,进而分析不同降雨情境下灾区次生地质灾害的风险和避让分级。
(3)高风险重点居民区单项次生地质灾害精细评价
对有条件的重点居民区进行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精细评价。根据以上得出的次生地质灾害风险定量评价结果,对人口与经济数量大、且受次生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大、影响强度高的高风险重点居民区进行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精细评价。广泛收集高风险重点居民区的高精度数据.如高精度DEM、人口与基础设施等财产数量与空间分布资料、降雨资料、岩土力学参数等。利用确定性力学模型对潜在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进行过程模拟,更精确地确定重点居民区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和强度,进行避让边界的精细分级。并且,在力学模拟中重点考虑工程治理措施,评估其治理效果。同样,充分考虑降雨时空变化趋势,在未来不同降雨情境下进行精细评价。
(4)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多灾种综合评价
次生地质灾害往往具有群发性的特点,不同灾害也往往互为因果关系,例如,崩塌形成的松散堆积体是滑坡的危险体;崩塌和滑坡形成的松散堆积体都为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来源。因此,次生地质灾害的高危险性区域通常是受到多种灾害类型共同威胁的结果。在以上单项次生地质灾害风险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全面考虑各灾种的共同作用,进行次生地质灾害风险的多灾种综合评价。对多灾种综合风险进行分级,确定次生地质灾害多灾种综合避让区及其分级。同样,对数据精细详实的有条件的居民区,进行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多灾种的综合精细评价,确定综合精细避让边界,提出综合工程治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