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英语基础教程教学参考/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医学英语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丛书中的一本,是医学英语综合课配套教材《医学英语基础教程》的配套教学参考书。全书共七个单元,分别是解剖学Human Anatomy、组织学与胚胎学Histologyand Embryology、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Biochemistryand MolecularBiology、生理学Physiology、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和病理学Pathology。《医学英语基础教程教学参考/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与《医学英语基础教程》一同用作生物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医学英语必修课、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生和从业人员及研究人员学习医学英语基础知识的参考书。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医学英语基础教程教学参考》是第三军医大学“医学英语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中《医学英语基础教程》(以下简称《基础教程》)的配套教学参考书,以《基础教程》为编写依据。
《基础教程》是基于“需求分析”编写的一本本科生医学英语课程配套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分为Human Anatomy,Histology and Embryology,Biochemistry and Mclecular Bi一ology,Physilogy,Medical Immunology,Medical Microbiology,Pathology七个主题式教学单元,各单元主体均包含Intriguing Picture,Lead-In,Preparation,Reading,VidecWatching and Speaking,Writing和Autonomous Leaming七个部分。
本书的编写目的在于为使用《基础教程》的教学参与者(即师生双方)以及自学者提供必要的基本参考资料。本书分为与《基础教程》一致的七个单元,各单元包括Key to theExercises,Translation of the Texts和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the New Words三个部分,分别提供《基础教程》各单元相关部分的习题参考答案与视(音)频录音文稿、课文译文及词汇补充信息等内容。这将便于教师备课,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预习、复习时对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有更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随书附赠的光盘内容为各单元的分课时(每单元8个课时)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格式)。这些课件适应多媒体教学的要求,为教师合理分配教学重难点、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的参考。本书是使用《基础教程》为教材的师生必要的教学参考书,更是《基础教程》自学者确保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的必备学习参考资料。
“医学英语基础课程系列教材”受到第三军医大学“重点建设教材”专项基金的资助。我们的老校长、著名防原医学与病理学教授程天民院士对丛书的编写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鼓励,在百忙之中指导我们的工作,欣然为丛书作序并题写书名,我们永志不忘。感谢科学出版社对本套丛书的大力支持。
本书的编写队伍为《基础教程》编者的原班人马。第三军医大学医学英语教研室老师在使用《基础教程》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基本教学资料加以总结和提炼,几经完善和修改,形成本书的雏形。本书编者以医学英语教师为主体,相关生物医学专业教师(均为本学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者)及英语语言学专家参与编写,确保了对用英语表述的生物医学知识的准确阐释和对医学英语特点的准确描述。在此谨对参与本书编写的所有教师表示由衷的感谢。第三军医大学2008级八年制本科和2010级五年制本科的同学在试用本书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反馈意见,在此谨致谢意。
廖荣霞
2014年2月
目录
Contents
Unit l Human Anatomy 1
Key to the Exercises 1
I.Preparation 1
II.Reading 2
Text A 2
Comprehension Check 2
Language Practice 3
Text B 4
Comprehension Check 4
Language Practice 4
III.Video Watching and Speaking 5
IV.Writing 7
V.AutonomousLearning 8
Translation of the Texts 9
Text A 9
Text B 10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the New Words 12
Text A 13
Unit 2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14
Key to the Exercises 14
I.Preparation 14
II.Reading 15
Text A 15
Comprehension Check 15
Language Practice 15
Text B 17
Comprehension Check 15
Language Practice 17
III.Video Watching and Speaking 18
IV.Writing 20
V.Autonomous Learning 20
Translation of the Texts 21
Text A 21
Text B 26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the New Words 28
Text A 28
Text B 30
Unit 3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31
Key to the Exercises31
I.Preparation31
II.Reading31
Text A 31
Comprehension Check 31
Language Practice 32
Comprehension Check 33
Language Practice 34
III.Video Watching and Speaking 34
V.Autonomous Learning 37
Translation of the Texts 38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the New Words 45
Text A 45
Text B 46
Unit 4 Physiology 47
Key to the Exercises 47
I.Preparation 47
II.Reading 47
Text A 47
Comprehension Check 47
Language Practice 48
Comprehension Check 50
Language Practice 50
III.Video Watching and Speaking 51
IV.Writing 53
V.Autonomous Learning 53
Translation of the Texts 54
Text A 54
Text B 56
Unit 5 Medical Immunology 61
Key to the Exercises 61
I.Preparation 61
II.Reading 62
Text A 62
Comprehension Check 62
Language Practice 62
Text B 64
Comprehension Check 64
Language Practice 65
III.Video Watching 66
IV.Writing 69
V.Autonomous Learning 69
Translation of the Texts 70
Text A 70
Text B 73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the New Words 76
Text A 76
Text B 76
Unit 6 Medical Microbiology 78
Key to the Exercises 78
I.Preparation 78
II.Reading 78
Text A 78
Comprehension Check 78
Language Practice 79
Text B 81
Comprehension Check 81
Language Practice 81
III.Video Watching 82
IV.Writing 87
V.Autonomous Learning 87
Translation of the Texts 88
Text A 88
Text B 90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the New Words 93
Text A 94
Text B 94
Unit 7 Pathology 95
Key to the Exercises 95
I.Preparation 95
II.Reading 95
Text A 95
Comprehension Check 95
Language Practice 96
Comprehension Check 97
Language Practice 98
III.Video Watching and Speaking 98
IV.Writing 100
V.Autonomous Learning 101
Translation of the Texts 102
Text A 102
Text B 102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the New Words 108
Text A 108
Text B 109
肌肉
大多数细胞都具有能伸长或缩短的细胞骨架元件,使得细胞具有改变形状的能力。这种“变形”能力对于实现细胞的多种功能(例如,运动、吞噬、有丝分裂和细胞突起的伸展等)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利用5’一腺苷三磷酸水解产生的能量,被称作分子马达的蛋白质能比依赖聚合一解聚机制(指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的系统更为迅速地引发长度改变。在这些依赖ATP的系统中,最普遍的一种是基于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的系统。
在肌细胞中,由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及相关蛋白组成的肌丝极为丰富,几乎充斥了细胞内部。此外,肌丝的排列大体是沿着同一方向的。因此,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将转化为整个细胞的线性收缩。这些特化细胞所拥有的“变形”能力便成为其最重要的特征。肌肉,即有收缩性的肌细胞的集合,是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功的机器。由此产生的力量用于驱动肢体、扩张肺、泵血、开闭管道等。肌肉组织占人体体重的40%~50%。
肌肉细胞(肌纤维)也称为肌细胞(前缀myo-和sarco-经常被用于命名与肌肉相关的结构)。它们会通过三种主要途径之一,分化成为骨骼肌、心肌或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可以称为横纹肌,因为它们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丝排列呈有序重复,在显微镜下可见周期性横纹。相反,平滑肌由于缺乏这样的有序重复元素而没有横纹。
其他有收缩性的细胞(包括肌成纤维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在特性和发育起源上则与此不同。它们含有平滑肌样的收缩蛋白,并以单个细胞或小群落存在。
骨骼肌由平行的长条多核纤维束组成,构成机体肌肉组织的主体。因为其收缩蛋白的有规律构建,这种类型的肌肉具有强大的收缩能力(每公斤约100W)。然而,此种构造方式所付出的代价是收缩范围的局限性:无论机体的哪个部位需要更大范围的运动,机体都是通过肌肉附着的骨骼(骨骼肌由此得名)所构成的杠杆系统的放大作用来实现的(见下文)。
骨骼肌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因为它参与的运动通常是在有意识的控制下发动的,有时它被称为随意肌。不过,这一术语会误导我们:骨骼肌参与的许多动作(如呼吸、眨眼、吞咽、会阴部以及中耳内肌肉的运动)通常或完全是在无意识的驱动下完成的。
心肌仅存在于心脏和大静脉汇人心脏处的管壁内,由各单细胞借助电或机械联系成为一个功能单位.形成网络。心肌的收缩能力没有骨骼肌强大(心肌的收缩力为每公斤3~5W),但抗疲劳性却比骨骼肌强得多。围绕心肌纤维的数目众多的血管以及细胞内丰富的线粒体能够持续为心肌提供能量。就结构和功能而言,心肌与骨骼肌有许多重要的不同之处。例如,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的能力。不过,其收缩率和收缩强度能对体内激素和自主神经的控制产生应答。
平滑肌存在于人体的所有系统。它分布在内脏壁(包括大部分的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血管中膜、真皮(如立毛肌),以及眼和阴囊肉膜肌层。在某些部位,平滑肌纤维束与骨骼肌纤维束具有相关性,例如,肛门和膀胱括约肌、上下眼睑的睑板肌、十二指肠悬肌、食管移行带,以及盆膈骨盆面的筋膜和韧带。
平滑肌含有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但它们却没有形成重复单位,因此,其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平滑,没有横纹。比横纹肌相比,这种拉长的细胞更小,其末端更尖。它们能够缓慢但持久性地收缩,并且虽然这类肌肉的力量没有横纹肌那么强大,但其缩短量要比后者大得多。平滑肌的这些功能属性的极好例证是其在管(囊)壁发挥的功能:通过平滑肌的作用,这些封闭腔的大小得到调节,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会随之产生管腔内容物的运动。
几种不同的途径均可用于激活平滑肌细胞,最常见的是通过自主神经纤维、血源性神经激素、或来自邻近的平滑肌细胞的信号传导。由于这些途径都不是在有意识的控制下进行的,平滑肌有时也被称为非随意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