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2版)(高等学校环境类教材)》以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全面、系统地阐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包括: 绪论、生态学基础、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体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法治、环境伦理观、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2版)(高等学校环境类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公选课教材,同时还可作为从事环境保护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关注环境保护事业人员的参考书。
环境保护所研究的环境问题不是自然灾害问题(原生或第一环境问题),而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次生或第二环境问题)。这种人为环境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是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出环境承载力,使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的现象; 二是人口激增、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总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引起的问题。
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得日益严重,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人类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享受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换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出现空洞等,都是由于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允、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的结果。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施以报复。人类正遭受着环境问题的严重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已危及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保护环境不仅需要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环境政策、法规与管理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与科学实践,更重要的是需要全人类的一致行动。要转变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起来,就必须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做了结构上的调整和内容上的充实,更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本书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可满足学生拓宽知识面、适应当前教学信息量大的要求,并便于在教学中选择讲授。
本书以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全面、系统地阐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包括: 绪论、生态学基础、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水体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法治、环境伦理观、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等。融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既涉及科学知识和技术,又涉及思想意识和观念; 既揭露了问题、总结了教训,又阐明了解决问题、寻求人类光明前途的战略和措施。
全书共分12章。第1、8、10~12章由曲向荣编写,第2章由王新编写,第3章由刘洋编写,第4~7章分别由沈欣军、崔丽、张林楠、李艳平编写,第9章由梁吉艳编写。全书由曲向荣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与资料,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在此向相关专家、学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和经验有限,错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4年5月
第1章绪论
1.1环境
1.1.1环境的概念
1.1.2环境要素及其属性
1.1.3地球环境的构成
1.1.4环境的功能
1.1.5环境承载力
1.2环境问题
1.2.1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1.2.2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1.3环境保护
1.3.1世界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1.3.2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1.4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内涵
1.4.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
1.4.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指标体系
1.4.3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复习与思考
第2章生态学基础
2.1生态学
2.1.1生态学的概念
2.1.2生态学的发展
2.2生态系统
2.2.1生态系统的概念
2.2.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2.3生态系统的类型
2.2.4生态系统的功能
2.3生态破坏及其修复与重建
2.3.1生态破坏的原因和类型
2.3.2植被破坏的生态修复与重建
2.3.3土壤退化的生态修复与重建
复习与思考
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1自然资源概述
3.1.1自然资源的定义
3.1.2自然资源的分类
3.1.3自然资源的属性
3.2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2.1土地资源的概念与特点
3.2.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3.2.3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3.3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3.1水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3.3.2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3.3.3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3.4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3.4.1矿产资源的特点
3.4.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3.4.3矿产资源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
复习与思考
第4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4.1大气污染概述
4.1.1大气污染的定义和大气污染源
4.1.2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4.2大气污染的源头控制
4.3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4.3.1颗粒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4.3.2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4.3.3汽车排气净化技术
复习与思考
第5章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5.1水体污染概述
5.1.1水体污染的定义和水体污染源
5.1.2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5.2源头控制
5.2.1清洁生产
5.2.2节水
5.3水体污染源控制工程技术
5.3.1污水处理方法
5.3.2污泥处理
5.3.3污水处理系统
复习与思考
第6章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
6.1固体废物概述
6.1.1固体废物的分类、来源及特性
6.1.2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
6.2固体废物的管理原则
6.3固体废物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6.3.1固体废物减量化对策与措施
6.3.2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6.3.3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6.3.4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简介
复习与思考
第7章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7.1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7.1.1声音与噪声
7.1.2噪声的主要特征及其来源
7.1.3噪声污染的危害
7.1.4噪声污染综合防治
7.2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
7.2.1电磁辐射源及其危害
7.2.2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治
7.3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
7.3.1放射性污染源
7.3.2放射性对人类的危害
7.3.3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复习与思考
第8章环境规划与管理
8.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
8.1.1环境规划的含义
8.1.2环境管理的定义
8.1.3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8.1.4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目的、任务和作用
8.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手段
8.2.1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
8.2.2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手段
8.3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
8.3.1环境规划的内容
8.3.2环境管理的内容
复习与思考
第9章环境法治
9.1环境法及其功能与地位
9.1.1环境法的定义
9.1.2环境法的功能与地位
9.2环境法的体系与实施
9.2.1环境法体系的概念
9.2.2我国环境法体系的构成
9.2.3环境法的实施
9.3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制度
9.3.1环境规划法律制度
9.3.2环境管理法律制度
9.4环境法律责任
9.4.1环境法律责任的概念
9.4.2环境法律责任的种类
复习与思考
第10章环境伦理观
10.1环境伦理观的由来与发展
10.1.1环境伦理观的产生
10.1.2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
10.1.3西方环境伦理学的代表性观点
10.2环境伦理学的内容
10.2.1环境伦理学的定义
10.2.2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10.2.3学习和研究环境伦理学的意义
10.3环境伦理观与人类行为方式
10.3.1环境伦理对决策者行为的影响
10.3.2环境伦理观对企业家行为的影响
10.3.3环境伦理观对公众行为的影响
复习与思考
第11章清洁生产
11.1清洁生产的产生与发展
11.1.1清洁生产的产生
11.1.2清洁生产的发展
11.2清洁生产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11.2.1清洁生产的概念
11.2.2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
11.3清洁生产审核
11.3.1清洁生产审核概述
11.3.2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作程序
11.4清洁生产的实施途径
11.4.1清洁生产实施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11.4.2清洁生产实施的政策法规保障
复习与思考
第12章循环经济
12.1循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12.1.1循环经济的产生
12.1.2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12.1.3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12.2循环经济的内涵和主要原则
12.2.1循环经济的定义
12.2.2循环经济的内涵
12.2.3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
12.2.4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
12.3循环经济的实施
12.3.1实施循环经济的框架
12.3.2实施循环经济的支持体系
12.4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12.4.1研究探索阶段
12.4.2全面推动、实施阶段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