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西方经济学(第2版)/新世纪高职高专课程与实训系列教材》用主流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最新的经济现象和发展变化,主要包括绪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内容。绪论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研究方法、分析工具、发展简史及其作用。微观经济学主要分析单个经济单位,如厂商和消费者的经济行动,以及单个市场的经济现象等,包括需求、供给和价格决定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内容。宏观经济学主要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以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和汇率等总体经济问题,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西方经济学(第2版)/新世纪高职高专课程与实训系列教材》以实践与实训为特色.内容难度适当,案例生动多样,精选了大量最新的资料,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本科院校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类层次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教材,同时也是广大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自学者不可多得的一本经济学入门教材。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市场经济要遵循市场运行的规律,所以研究经济运行的规律极其重要。对现当代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主要是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简称“经济学”)为研究对象的。
经济学被公认为社会科学中的“皇后”和20世纪社会科学中名副其实的显学,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吹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五六十年代的日本、70年代的欧洲、80年代以后的中国均大力推崇经济学。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狂热更使得经济学及经济学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经济问题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例如,中国近年来部分农产品价格过山车式地暴涨暴跌,出现了“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蒜你贱”、“火箭蛋”、“糖太宗”、“煤超疯”等,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市场的预期和日常生产、生活。
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经济严重依靠国际市场,特别是在2007年自美国开始的次贷危机后,中国大量外向型加工企业破产倒闭,政府的4万亿经济刺激投资,又使得通货膨胀现象严重。同时,外向型经济又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2006年2月底,中国内地的外汇储备总额为8?537亿美元(不包括港、澳地区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大量的外汇储备和热钱的涌入,使得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数据显示,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中间价是8.276?5。到2013年11月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变为1美元兑换6.090?2元人民币,8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34%。以人民币购买大米的能力为例,与2005年的1?000元相比,2013年的1?000元人民币已缩水至576元人民币,人民币对内贬值了。同时,人民币的超发也是造成商品价格和房地产价格暴涨的原因之一。中国货币投放量居世界第一,是美国的1.5倍,但经济总量仅是美国的1/3。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不断增加。以2013年为例,2013年1—12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9?143亿元,比2012年增加11?889亿元,增长10.1%。其中,中央财政收入增长7.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8%。与财政急剧增加相对应的是,个人收入的增加速度慢、基数低,国富民穷现象严重。
中国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17日发布的数据,2011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到2012年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52.57%。但是,城市化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如环境问题、医疗卫生问题、养老问题、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及户口问题。中国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问题重重。
依靠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众多问题,如财富向部分行业集聚、房地产行业过热、银行贷款增加放大了经济风险,民营产业和资本发展困难重重。资金“饥馑”和游资“过剩”现象并存,中国式不对称导致“钱荒”现象发生,是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不匹配的反映。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5,已经超过了警戒线0.4,中国的收入差距已经处于高水平,形势严峻。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2012年的统计,中国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为656美元,约合人民币4?134元。而垄断行业的收入与普通行业的差距日益拉大,如2013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央企金融业的年薪为327?479元。行业差距、地区差异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然,问题的出现是随着我们改革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入出现的。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而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体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的教材必然要不断地更新,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材第1版出版后,先后重印8次,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读者的一致好评,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本次我们采其精华,对教材进行完善,增加了“身边的经济学”等栏目,另外,为节约篇幅,将第1版中的“强化训练”放入网络教学资料包中供免费下载使用,以期和读者更多地互动。
本教材由连有任主编,赵菲、初丽霞、赵海荣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分工是: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连有负责第一章至第四章的编写及全书的总撰工作;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杨丽负责第五章的编写;泰山学院赵菲负责第六章至第八章的编写;聊城大学初丽霞负责第九章和第十章的编写;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赵海荣负责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的编写;滨州市委党校宋建斌负责第十三章的编写;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张引负责第十四章的编写。
当然,由于我们知识所限,能力所束,视界所阈,教材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读者提出宝贵建议,以便再版修订。
编 者
第1版前言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体现,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高等教育要达到其培养目标,建设高质量的教材至关重要。高职高专教育是实践性教育,是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因此开发实践实训系列教材工作是整个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出版过一些“西方经济学”教材。其中虽然不乏优秀教材,但普遍存在本科和专科(高职)教材不分、专科(高职)和中专(职)教材不分的尴尬局面,重视实践实训的经济学教材更是少之又少,远远不能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需要。因此,极其有必要开发一系列既符合各层次培养目标,又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质量的实践实训系列教材。
本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培养目标明确。本教材将从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的目标出发,力求在知识点的讲授上,增加国内外经典案例,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在案例的选择上,把身边发生的事、相关的寓言、文学典故、诗词、新闻报道等进行加工,使之符合经济学教学的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的时效性上,增加了一些在我国经济社会中正在发生的变革,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其对社会的认识能力。
(2)内容难易适度。本教材在知识难度的选择上,删除了烦琐的经济学模型的数学推导过程和大量的理论叙述,以简单的经济学语言进行描述,增加了读者自学经济学的乐趣。
(3)形式灵活多样。本教材增加了“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职业素质目标”、“章前测试”、“知识导入”、“思考”、“小知识”、“复习思考题”、“强化训练”等栏目,突出了对重要问题的解释和说明,使理论的内容相对较少,读者能够更容易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也为其进一步发展和深造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同时,本教材也突出了趣味性。“能力目标”栏目的设置,提纲挈领地对每章能力素质的培养提出要求;“知识目标”栏目突出了知识重点,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职业素质目标”栏目的设置,使得读者对在学习完每章内容后,能对应具备哪类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了解;“章前测试”及“参考答案”栏目的设置,多取自各章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供学生自测,并提供参考答案,以便核实;“知识导入”栏目选择对每章具有概括性的案例或内容进行介绍,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思考”栏目主要是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辨别及实践案例分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小知识”栏目是对一些在教材体系中无法系统介绍的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利于读者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复习思考题”和“强化训练”栏目重在检验读者的学习效果。
(4)适用范围广泛。本教材非常适合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本科院校相关专业的读者使用,也适合作为各类层次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的选用教材,同时还是广大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自学者不可多得的一本经济学入门教材。
本教材由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连有、山西大学王瑞芬任主编,北京科技职业学院郭景婷、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赵海荣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分工是: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连有负责第一章、第七章的编写及全书的总撰工作;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赵继民负责第二章、第十一章的编写;海南大学王红负责第三章、第十四章的编写;山西大学王瑞芬负责第四章、第八章的编写;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郭景婷负责第五章、第十二章的编写;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赵海荣负责第九章、第十章的编写;山西大学刘成虎负责第六章、第十三章的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国内外大量的论著和教材,在此对相关作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经济学实践实训教学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迄今为止,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可资借鉴的模式,更谈不上有全国性影响的实践实训教材。因此,编者从多年的经济学教学实践出发,对教材编写形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希望能抛砖引玉,为我国的经济学实践实训类教材的开发做一点贡献。由于时间仓促,教材中难免会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编 者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问题的提出:资源的稀缺性
二、经济问题的解决:选择与资源配置
三、如何生产更多的产品:资源的利用
四、经济制度与资源配置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二、实证分析方法
第四节 经济学的发展简史
一、重商主义——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二、古典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三、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四、当代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第五节 经济学的作用
一、经济学与个人
二、经济学与厂商
三、经济学与政府
复习思考题
技能训练与分析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价格决定理论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需求表、需求曲线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三、需求定理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三、供给定理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概念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三、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概念
二、需求价格弹性
三、需求收入弹性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第五章 成本理论
第六章 市场理论
第七章 分配理论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一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十二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理论
第十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