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人对历史的诠释,到思想家对生活的期许;从小说家对社会的讽刺,到剧作家对现实的升华。这里是智慧的聚焦,是文化传承的纽带。读世界名文,感受思想之花的绽放,在无穷无尽的智慧之海自由徜徉。汲取世界名文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学宝库!
你可以不精通文学,但一定要知道这100篇名文! 参浩如星海的知识宝库中,只选择一百篇名文让大家阅读实属不易。震撼人心灵的经典文章数不胜数,而这一百篇,则是经典中的经典。那谆谆告诫的话语,那凝结智慧的至理名言,犹如茫茫大海巾,闪耀着光芒的灯塔,为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前言
世界诗歌的典范——《奥德赛》节选
鞭挞现实的长鞭——《正义》节选
智慧的聚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儒家经典的再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义的最高境界——《鱼,我所欲也》
西方辩证哲学的开端——《论自然》节选
古希腊文学的精华——《圣经·旧约》节选
古希腊悲剧的巅峰之作——《俄狄浦斯王》节选
西方史学的丰碑——《温泉关战役》
千秋万世的宝笈——《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节选
最后的演讲——《苏格拉底寻求智慧》
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节选
西方第一部军事专著——《一次战斗的历程》
博综之思的结晶——《理想国》节选
西方美学思想之源——《迷狂和灵感》
打开古希腊文学宝库的钥匙——《悲剧的定义》
纯哲学的世界——《哲学与智慧》
知识的工具——《关于推理》
人类文明的思想养料——《什么是快乐》
西方政治学的先河——《理想政体形式的条件》
悲观情绪的释放——《逍遥游》
秦之文章的楷模——《谏逐客书》
侠客的终结——《荆轲刺秦王》
父爱的终极爆发——《论义务》节选
英雄光荣战绩的平实记录——《战争的策略》
寓哲学于诗的杰作——《物性论》节选
诗坛理论争辩的产物——《诗艺》节选
情感的“舵手”——《知足是一种美好的德行》
古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沉思录》节选
千古忠臣的箴言——《出师表》
人类精神世界的风景线——《论崇高》节选
中国行书第一帖——《兰亭集序》
内心深处的世外桃源——《桃花源记》
梵语戏剧的顶峰——《沙恭达罗》节选
西方学者自传的代名词——《关于记忆》
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窥视东方世界的窗口——《马可·波罗游记》节选
中世纪不朽的史诗——《但丁的奇遇》
卸下教会的千年光环——《第四天的故事》
君主专制制度的赞歌——《君主论》节选
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的诞生——《天体运行论》节选
空想社会主义的先河——《乌托邦中的金银》
法国随笔式散文的源头——《论悲哀》
描绘西班牙现实生活的画卷——《堂吉诃德》节选
科学界的一场革命——《新工具》节选
混乱年代的深沉思索——《哈姆雷特》节选
哲学分析方法的创新——《论方法》节选
人因思想而伟大的明证——《思想录》节选
求真与至善的最高统一——《伦理学》节选
近代西方自然法哲学的基调——《立法权的范围》
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样板——《上帝与自然哲学》
资产阶级法的理论基石——《论法的精神》序言
石破天惊的巨著——《哲学通信》节选
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础——《社会契约论》节选
……
有些人则相反,说它完全是恶。而在这些人中,有的人似乎相信是这样,有的人则认为,即使快乐不是恶,把它算作恶才有益于世道人心。因为,说来大多数人都是孜孜以求,要成为快乐的奴隶,所以应该矫枉过正,以求达到平衡。这样的说法很可能不妥,与事实相比,在情感和实践上那些理论的可靠性比事情更小。人们在感觉上说了与事实不相符合的话,就要受到嘲笑,无人相信。一个菲薄快乐的人,有时被认为对此热衷,这就意味着它确实是人皆向往的事情,不过大多数人对它不能加以辨别而已。这样看来,理论的真理,不但对认识最为有用,在生活上也是如此。与事实相符人们就相信,促使对此能够理解的人们按照这种方式生活。这里说的已足够了,让我们进而讨论关于快乐的那些意见。
由于看到快乐为一切有理性的和无理性的所追求,所以优多克索斯认为快乐就是善。因为,在一切事物中,凡是被选择的东西就是可贵的,被最多选择的东西是最高贵的。现在既然快乐为一切生物之所趋,那么它对这一切当然是最高的善(每一生物都为自己寻求善,正如寻求食物一样)。为全部所追求的,对一切都是善的东西就是至善。人们相信这些说法并不是由于它们本身,而是由于伦理德性,因为他在人们看来很节制,而不会是个爱享乐的人,既然他不是作为享乐的朋友而说,事情就也许真是这样吧。
他还认为,与对立面相比,快乐之为善是很明显的。痛苦就其自身就为一切生物所逃避,那么,它的反面就是为一切生物所欢迎。其次,凡是不以他物为手段,不以他物为目的而选择的东西才是最可贵的,众所周知,这就是快乐。一个人在享乐的时候并不问为什么享乐。看来快乐就是就其自身而被选择的。他还说,不论什么样的善,公正举动还是节制行为,只有增加快乐才更受到欢迎,善的事物由它而增长。
似乎这番论证,只不过指出快乐是各种善之一,并不能证明它比其他善更强。因为任何善与其他善在一起,比单个的更为人所重视。而利用这同一论证,柏拉图却证明善不是快乐。快乐的生活和明智相结合,比它自身更为人所珍重,如若它在混合后才更好,那就证明快乐并不是善,因为善是不需补充就应为人所选择的东西。所以,很显然,没有什么东西,即使加上善自身而更为人所选择,可能成为善。那么这个我们所能有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所要寻求的。
在另一方面,有些人持相反意见,认为所有生物追求的东西并不就是善,不过是不知所云。我们说,凡是全体看来是善的东西,就是这种东西。有的人反对这种信念,然而他的话并不更令人相信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