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西方政党发展路径及现代性变革

西方政党发展路径及现代性变革

定  价:42 元

        

  • 作者:越宬斐 著
  • 出版时间:2013/3/1
  • ISBN:9787507337679
  • 出 版 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564 
  • 页码:307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大16开
9
7
3
8
3
7
7
5
6
0
7
7
9

    该新作可圈可点之处甚多,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解读:
  新作的研究视域和范式的独特性。一般说来,研究西方政党政治现代性问题广义地说属于“史”的范畴,或属于国外政治学研究范畴。通常学界的研究路径主要是采用国别的和流派的研究,对象领域相对狭窄和专一,长处是专而精,短处是难以对一个跨时长、涉及国别多、分支广而人物多的问题做总体上的把握。新作为了总体描述和研究西方政党政治现代性的整体脉落,采取了跨时段(从近代到当代)、全球性、多分支、整体性的研究视域,这一研究对象是明确的,那就是整体描述西方政党政治的来龙去脉,便于读者对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脉络有一个总体的鸟瞰,便于从中发现西方政党政治变化的一般规律。
  新作对现代性流动的或反思性的理解。西方政党政治的现代性是一个在漫长岁月中的变化过程,与整个社会的现代性内涵变化一样,其中经历了经典现代性前期、经典现代性后期、后现代、新现代等不同的阶段。现代性内容不是固化的而是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 因此,西方政党政治现代性所指就不是一个僵化的对象,而是一个变化的对象。我们对西方政党政治现代性的理解, 以至于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理解,都不能停留在上个世纪初叶的“五四”时期(经典现代性前期),而是要进展到当代。最初的西方政党政治的崛起的确是作为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代表。国家的政党政治内容就是将分裂的阶级和阶层的利益诉求在国家权力层面加以分配。在国家权力中全力维护自己阶级和阶层的利益,成为政党政治的主要目标。因此政党政治始终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不将阶级、阶层的利益纷争直接超出合法的秩序, 因而使国家权力分配游戏破产。执政的政党政治的一个经常性的关键,就是要尽量扩大和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因此,政党政治为了这一点,也不得不经常在各个阶级和阶层中妥协,以求得其他阶级和阶层的支持。然而,随着阶级斗争曰益表现为合法的夺取国家执政地位的斗争,为了合法地上台执政,许多政党不得不将争取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持作为自己政党大选的出发点,于是政党就从经典现代性前期的特定阶级、阶层代表转变为(至少表面上转变为)后期的大多公民的“民意代表”。当政党日益模糊自己的阶级基础而力求扮演全民党的角色时,一个让所有政党政治执政基础发生裂变的是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新的多元化的社会力量以各种组织方式成为政治共同体,如绿党、族党(如美国黑人政党)、性政治派别(如女权主义,甚至同性恋政党)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使政党政治有了后现代的多元化、差异性的特色,以“身份政治”为基础的现代性政党政治又遭遇后现代差异性的解构。“微观政治”以“散兵线”方式日益消解国家政治的中心地位,非政府组织、网络组织又以各种持久的或瞬间即逝的直接民主力量活跃于西方的政治丛林之中,使原先为了国家政权而崛起的政党政治竞争体系的意义受到严重削弱,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原先大工业社会日益简单的阶级关系又重新复杂化,从而使政党与共同体关系日益模糊起来。新现代又在吉登斯、贝克和哈贝马斯的意义上重新崛起,新现代汲取了后现代对经典现代性“身份政治”或“同一性政治”批判的积极因素, 以“流动的现代性”来重新审视现代政党的政治功能,因此,大尺度地考察各个阶段西方政党政治现代性变化的图景,成为这一新作的一大特色。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