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好讲怪话,批评朝政,好发表不同意见。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要独立,要民主,喜欢搞自由化。这是封建专制社会所不能容忍的,即使苏轼的朋友也认为他有罪。
在“朕即国家”的专制社会,苏轼能大胆喊出“我岂牛马哉”的振聋发聩的声音,实在是了不起。他用魏武子的例子来说明君王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也不一定要听,这是对君权神授的挑战,这是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反叛。
所以苏轼被抓、被流放是必然的。林语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称:苏东坡是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苏轼曾有一句涛云:“我坐华堂上,不改麋鹿姿。”就是说我即使在朝堂上也不改麋鹿那样自由自在的姿态。
黄玉峰,1946年12月生于浙江绍兴,复旦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写作学会副会长。编著有《诗情画意》系列、“战略学习法丛书”、《六朝山水诗》、《新语文写作》、《新语文读本》、《教师人文读本》等。
苏轼其人
天赋人生
奋发人生
不羁人生
坦荡人生
潇洒人生
造福人生
苦难人生
圆通人生
悲悯人生
风光人生
安详人生
幽默人生
慈柔人生
和美人生
旷达人生
美味人生
歌吟人生
艺术人生
智慧人生
圆满人生
苏轼名言
苏轼生平扫描
苏轼到老年时在海南岛,曾做过一个梦。梦见父亲在叫他背书。他一口气把一篇很长很长的文章都背了下来。
五十年前读的书,还能在梦中背出来,可见当时教学对他影响有多深有多大。
他醒来作《夜梦诗》:“父师检责惊走书,坐起犹如挂钩鱼。”可见苏洵教子之严。
当时,父亲还出了个题目:《夏侯太初论》。要苏轼作文。夏侯太初,名玄。三国魏时人,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被司马昭所杀。苏轼在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趸。”就是说,一个人再大胆,如果没有定力,也会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不知所措。要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实在是不容易的。
当时父亲大为惊讶,预料到这孩子将来一定会超过自己。
后来苏轼把这些句子写入《黠鼠赋》等文章中。那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说一只小老鼠,怎么通过装死,欺骗了苏轼和他的书童,最后获救的故事。他的结论是,不要认为只有“人”才是最聪明的,不要认为只有“人”才是世界的主宰。这篇少年时代的文章隐约透露出他已经有了众生平等的观念。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插一句,从苏轼成功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学习,最好趁小时候记忆力最强的时候,背诵古代的名篇名作.在背诵过程中,把读音、词汇、语法、语言、典故,直至思想内容都记住,都储存在脑子中了,将来会有大用。这不但能传承前人的文化,而且是做思维体操的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