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能衣锦还乡(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3年卷)
定 价:26 元
丛书名: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 作者:景阳 著
- 出版时间:2013/12/1
- ISBN:9787506370943
- 出 版 社:作家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I267
- 页码:252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32开
散文集《谁还能衣锦还乡(2013年卷)/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表达的是景阳对大地和故乡鄂西的情怀。鄂西也是大地的一部分,因此,此书只有一个关键词大地。景阳在对工业文明、乡村变迁、城市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对其中有违社会发展规律、追逐金钱第一和物质至上、缺乏精神操守、破坏自然环境的恶行作了批判。行文中交织着希望与失望,纠葛着生命的荣耀与衰败,表达了一个清醒者的独立思考。
景阳,本名向迅,男,土家族。1984年生于湖北建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曾参加全国少数民族重点青年作家笔会。鹳雀楼文化使者。
2003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在《人民文学》《民族文学》《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等中文期刊发表八十余万字文学作品。入选多种年度选本。曾获2011年度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天津市第二十一届孙犁散文奖、天津市第十九届鲁藜诗歌奖等文学奖项。
总序:袁鹰
序:大地的赞美者与悲悯者张守仁
第一辑谁还能衣锦还乡
谁还能衣锦还乡
消逝的原野
失败者的画像
关于祖母的几个叙述角度
叫你一声父亲
看着你一天天老去
夏天的事
第二辑一条落在泥灰里的鱼
鄂西笔记
乡村笔记
大地笔记
大地悲歌
总序:袁鹰
序:大地的赞美者与悲悯者张守仁
第一辑谁还能衣锦还乡
谁还能衣锦还乡
消逝的原野
失败者的画像
关于祖母的几个叙述角度
叫你一声父亲
看着你一天天老去
夏天的事
第二辑一条落在泥灰里的鱼
鄂西笔记
乡村笔记
大地笔记
大地悲歌
最后的村庄
飞翔的诱惑
失传的历史
第三辑山中少年今安在
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
黑色的眼睛
山中少年今安在
大地英雄
带刀少年
牧羊时代
一
一个朋友给我讲过一则关于他祖母与粮食的故事。
他脾气古怪的祖母是从苦难岁月里磨过来的人,尽管光景好了,可她依然把粮食看得比金子还重要。每年秋收后,她都把粮食小心翼翼地藏进储藏室里。那是一间连着她卧室的屋子,里面终年黑咕隆咚,不见一丝阳光。门上常年挂着一把大锁不说,屋子里里外外的缝隙都被堵得严严实实,甭说老鼠了,就是蚂蚁也难以钻进去。更加难以置信的是,她除了将田野里落下的粮食一粒不剩地捡回去之外,只要看见儿媳妇们在晒场上晒粮食,她都会想方设法地“偷”去一兜一碗的,存放到那间屋子里。
她就那样将粮食堆放在屋子里,谁也不知道里面究竟堆了多少粮食。偶然的机会,那间
屋子或许是因为年龄太老而从外面裂开了一道口子,粮食从口子里滚落了出来那是小麦。可是,那些小麦已经霉迹斑斑,不可能再将之磨成面粉,摊成香喷喷的煎饼了。不只是那些漏出来的小麦,屋子里存放着的地瓜干和其他五谷杂粮,差不多都已发霉变质。
她的行为,终于招致非议。儿女们不免说了她几句。然而固执的老太太就回了一句话:屋子里放着粮食,我心里就不慌。粮食就是命根子呢!
我的已经当上了祖母的母亲,与之也有着近乎一致的看法。
去年回老家过春节,我在打听一条与我们向家院子有关的古街时,父亲突然提到一个人。这个人是他的婶子。我见过这个精明的老太太,我叫她奶奶。她以前在镇上开有一家小店,专门卖米粑粑,后来改卖石磨豆浆和小百货。父亲说,她原来是在那条古街上开店的,后来镇子搬迁,她就跟着搬到新镇上做生意去了。我和母亲都表示出了相同的疑问:她为什么不就在村子里好好生活呢?父亲立即反驳,说他的那位婶婶说过:有本事的人,跟着街道跑;没本事的人,守着一块田地。母亲漫不经心地回应:我还是愿意种一点田,不管怎样,到得手一口吃的。
我积极响应母亲:现在城市扩张,很多农民的地都被强制征去了。他们是得到了相应的补偿,甚至得到了政府为他们安排的一份临时性工作。他们这一代或者是他们的下一代是可以靠房租或是补偿款生活得高枕无忧,但是接下来的后代呢?倘若他们学业荒废,又无一技之长,同时又因自居为城里人,不愿低下头从事繁重的苦力劳动,他们该怎么生活呢?
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没有了土地,饿死人绝不是杞人忧天的事。名下有一块土地,心里才安心哪。
而故乡是与粮食紧紧绑在一起的。一个不能生长粮食的地方,何以让我们生起故乡之论?又哪有资格被我们称为故乡?
建立在土地和粮食之上的故乡,一旦被架空,那就成为了空中楼阁,成了一栋危房。
在城镇化的进程之中,我们对土地的利用,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白热化程度,寸土寸金成为不得不直面的事实。纵使你有再多的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一块地皮。很多地产商为了拿到一块地皮,不知道动用了多少歪心思,耍了多少不能见光的手段。在城市,没有一寸不值钱的地方。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就可以争个你死我活,斗个头破血流。
然而,在以田地为生存之根本的乡村,一块块肥沃的土地说荒废就荒废了,一个又一个村庄的土地,说荒废就荒废了。然而,除了老一辈的种田人,没有几个人会心疼的。
开垦一块田园,将荒地变成沃野,不知要花上多少年月,洒下多少血汗,可荒芜起来,仅在旦夕之间。
二
我多次前往长沙望城靖港古镇。几乎每一次,我都会穿过街巷步行到一条人迹罕至的水泥路。那条路是从田野进入古镇的一个入口。路的尽头便是辽阔青葱馥郁的田野,村落随意撒落其中。爬上一段缓坡,便是车辆飞驰的湘江大堤。滚滚湘江就与古镇人烟一堤之隔。那条路有一个很年轻的名字,叫少先路。路边是院子挨着院子门户挨着门户的普通民房,黑瓦白墙,偶尔夹杂一两间已经上了年纪的即将颓圮的木板房。某一座院落的隔壁,坐落着一个土地与祠堂合二为一的小庙。小庙的门上嵌有一幅完全中国式的对联:土地恩泽生万物,福佑乌洲赐安康。撰联的人将炊烟气息和世俗愿望融入到了宗教里面。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座小庙看成是中国乡间的“希腊神庙”。这是一部分人的心灵寄托之地,是他们对故乡这个概念的具体化,是他们至死不渝的故乡。每次来到或者是经过这座小庙,我都觉得与这座小庙有关的人,都是幸运的。
我们的祖先何其英明,不仅给土地供奉牌位,更将之视为神明,特别是将土地与故乡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无法分割。
从小庙出来,沿左手方向向前步行几十米,便从略显局促的巷子里来到了视野相对开阔的空旷地带。然而,我并没有因为视野的开阔而觉得轻松。横亘在路边的,有一处不起眼的破败之景,一度让我在它的面前久久伫立,继而望着蓝莹莹的天空沉思。那是一间夹杂在那一排民房中的房子。只是,那房子已不能称之为房子了,充其量叫做废墟。其余人家的阶檐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唯有那间房子前长满了绿油油的野草。屋顶早已不知坍塌多少年,一片蓊蓊郁郁的枝蔓覆盖着整座废墟,覆盖着左右与其关联的屋顶。树是从那间房子里长出来的。最粗壮的那棵就长在一扇门的后边,它已有大碗口粗了,枝叶葳蕤。在这棵大树的庇护下,十来棵小树也在房间的空地上茁壮成长。看得出,这房间原本是一块适合生长树木的沃土。不知道房间原来的地板是泥地,还是用水泥铺过的,反正我所望见的地上已是狼藉一片,说它千疮百孔四分五裂也不为过。树木拱地而出,野草揭竿而起,砖石杂陈,如遭大劫。
虽然墙壁已斑驳不堪,但细细一看,那门框还很结实,框上天蓝色的油漆也还不曾被风雨剥蚀掉。窗子呢,一扇的铁栏杆还很完好,另一扇怕是受到了外力的击打,仅在墙上耷拉着残缺不全的窗架,甚至还有半块玻璃摇摇欲坠地嵌在窗架里。值得注意的是,门楣上的门牌号还很顽固地钉在那里:少先路十二号。既然有这个门牌号,就说明这间房子还是注册在编的,只是现在人去楼空而已。我也不知道这家人搬去了哪里,他们会回来探望这残破不堪的故居吗?还会有人从远方写信寄到这个地址吗?真是个引人遐思的处所。
访客肯定是有的。如风雨,如阳光,如星月,如鸟群,如虫鸣,如满壁醒目的青苔,还有如我这般闲来无事的不速之客。
我分明记得那个下午,当我抬起头来透过窗户锈迹斑斑的铁栏杆望那一方被葳蕤树枝分割的天空时,西边金黄太阳刺目的光线刺痛了我的眼睛。繁茂的枝叶,像一条绿色的河流在我的头顶流淌。风从田野远远地吹来,树叶哗哗作响,像谁唱着一首挽歌。
这间房子的遭遇,让我想起某一则看似不可能的猜想。有人预测在人类消亡若干年后,被我们人类折腾得面目全非的大地又将恢复旧有的秩序和往昔的模样。你可能要问那些由钢筋和水泥浇灌而成的森林之城去了哪里?那些结实而冰冷的广场和高速公路去了哪里?预言者会告诉你,大树的根茎会像犁铧翻耕大地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那些看起来牢不可破的建筑推翻。再经过若干年的风化、沙化,一切都将恢复原状。而这令人难以置信的变化,就像发生在一夜之间。
我们在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些桥梁,只要你宣布将之废弃不用,那么,过不了一些时日,你就会看见它们有了坍塌的迹象。原本平坦巍峨的桥梁也似乎是在一夜间就变得颠簸不平,甚至颤颤巍巍,桥面上凹凸不平,桥墩上爬满了青苔;道路亦是,封闭几日,便是荒草凄迷,野路一条。再结实敞亮的房子,只要几日不住人,没有了人气的氤氲和烟火气的浸染,便显得老态龙钟;而再古老再破旧的房子,只要还有炊烟丝丝缕缕地袅娜而出,它也是温暖而安全的,全然不见破败的颓唐之景。
上帝之手,将我们的故园玩弄于股掌之中。
故园荒芜,几多不幸!
三
我在好几篇文章里提到,出生在乡村后来到城市生活的人,确实比单纯的城里人幸运得多。当我们厌倦城市生活时,还可以回到故乡去生活,还有一条后路可退。故乡,是最后的屏障和防线。城里人呢?就只有在这被分割的充斥着汽车尾气和永不停歇的嘈杂声中的天空下背水一战,以求绝处逢生,硬撑下去。况且,城市的格局变化那么大,不晓得哪一天,你所居住的小区,甚至是整条街、整座城市都被贴上了封条,被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刺目的“拆”字。他们所谓的故乡,存在着被连根拔起的危险。
在中国式拆迁面前,故乡这个词显得多么脆弱,简直不堪一击!人人都可以说有一个故乡,可太多的人连个凭吊处都找不到。
然而,即使故乡有幸存在,不被强制拆迁或如遭遇泥石流、地震等不可抗拒因素而人间蒸发,它也无力改变被改变的事实。这或许是它的宿命。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故乡是那么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即便是干旱的戈壁滩,缺氧奇寒的高原,或者是僻远的山区,它依然是个美丽的神话。民风淳朴,人心善良,热情好客……都是我们对故乡的原初记忆。我们从这块土地上走出,以为故乡一直是这副样子。果真如此吗?某一天,当我们沿着返乡之途回到你再熟悉不过的故乡时,你才蓦然惊问:这是我的故乡吗?
前不久,我在一位老乡的博客看见了一部微电影的宣传海报,画面很震撼,便忍不住百度来看了一遍。
这部微电影,叫《衣锦还乡》,是一部非常原生态的电影。这里所谓的原生态,是说它反映了普通而又触目惊心的生活。这种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整体而言,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无非是讲述了三个不同身份的人回到故乡的不同遭遇。他们的遭遇不同,但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殊途同归的。
电影的第三部讲述了流浪汉张昌林阔别故乡三十年后终于回到故乡的故事。用扁担挑着破烂行李的他,在故乡迷了路。他徘徊在一个以乡村为背景的高速公路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不知道哪个方向指向他记忆中的故乡。如果不是遇到那对打柴的夫妇,他绝对不知道他所生活的村庄已经改名换姓,别人都把他当成了外乡人。等他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熟悉的那个住地,却让他感到更加茫然,甚至是绝望。他看到的不是炊烟缭绕孩子扎堆的院子,而是一块长满了荆棘、荒草迷离的废墟。他在废墟上捡起荒草里被遗弃已久的劳作工具,捡起锈迹斑斑的暖水瓶,捡起破败的门框。面对这不可置信的场景,他早已老泪纵横,哽咽失声。然而,更让他无法承受的是,他从嫂子口中终于打听到了妻子和儿子的下落。妻子已病逝多年,儿子已在外省成婚。妻死子散的残酷事实,让他悲痛失语。他的侄孙全然不认识他,无论他从口袋里掏出什么好吃的,他们都只是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并在饭桌上对他们的爷爷奶奶说:不认识他。
可以说,张昌林失去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
之前,他逢人便用沙哑的声音说,我有三十年没回来啦!这让我想到,三十年哪,在时间的长河里算得了什么,可是它却可以把一个人变得面目全非,可以把你的故乡摧毁得面目全非。
看完了电影,我不禁在心里大声质问:张昌林,过去的三十年,你都跑到哪里去了?你都干吗去了?
电影没有交待他当年是为何决绝地抛弃妻子而离家出走,或许是因为什么不得已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嫌弃故乡贫穷想出去闯一番事业,可是他的归来并非衣锦还乡,也不是告老归乡,而是落魄地夹着尾巴归来。当年因意气用事出走之时,他一定还是一个青皮后生,而出现在镜头里的,已是沧海桑田的垂暮之人。
三十年过去,故乡已经把你遗忘,已把你开除出局。你若不回故乡,它不会站在原地等你。它要么衰老得让你不敢相认,要么年轻得让你无所适从。
如果哪一天,我们把故乡丢弃了、抛弃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序言:
大地的赞美者与悲悯者
张守仁
景阳的第一本散文集《谁还能衣锦还乡》,表达的是他对大地和故乡鄂西的情怀。鄂西也是大地的一部分,因此,此书只有一个关键词大地。
我特别欣赏他以大地和大地上的动物为题材的那些散文,如《大地笔记》《大地悲歌》《飞翔的诱惑》《牧羊时代》等篇。作者是个热爱大地、热爱大地上的农田和生命的人。他是大地的观察者、欣赏者、聆听者、思考者、赞美者,同时也是一位大地的悲悯者。他对大地上的动植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他视它们为亲密的朋友,珍惜它们的存在。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大地伦理》的作者、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AldoLeopold,1887~1948)提出的新观点:“传统伦理只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伦理,而大地的伦理则是处理人与大地以及人与大地上的动物和植物之间关系的伦理,其根本原则是:一件事物,当它倾向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时,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大地伦理》是生态环境保护论的发轫之作,因而利奥波德刊登此文的名著《沙郡年鉴》,就被当代环保学者誉为经典和“圣书”。
我一边阅读景阳的散文,一边引发如下感想:大地是神,是上帝,是造物主。大地像太阳一样,是人类和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一切文明和胜景的母亲。大地集众美于一身。我们只能从宽容的大地那儿,获得生存的资源,感悟到人生和劳动的真谛。人和作家只有放低姿态,躺在大地上,视野才能辽阔、高远。人和作家只有像大树那样,把根深扎在泥土里,才能懂得大地的语言、吸收大地的营养、承受大地的恩泽。人类对大地应该怀有敬畏之心、崇拜之情,就像农人在田野上建立土地庙以祭祀之。可如今的大地,山河破碎,伤痕累累,水流污染,坡岭光秃,头顶阴霾,空气混浊,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
作者在《大地悲歌》中写道:有一次,他去武陵山区,一路上欣赏着田园风光,深感“世上之美,无不与大地有关”;“山重水复的一路,把隐在大地褶皱里的那些安宁的村庄,泛着一片新绿的水田以及香气袭人、色泽高贵的油菜花悉数展现于我的眼前”。可是,“就在我望着车窗外万顷良田沉思的时候,就在金灿灿的油菜花边,就在一小叠青山旁,隔不了多久就会有一根巨大的土色烟囱,突兀地从大地上伸出来,像畸形的怪物。从烟囱顶端冒出的滚滚浓烟,猛地打击我对千里沃野之上那方天空的遐想,实在是大煞风景……在那不算太远的路途中,我还看见了一条母亲河的脸上布满了油污,厚厚的一层,在湿润的春风里漫溢;还看见了正在农田里忙碌的推土机,它的巨型大手正把不知盛产过多少粮食的肥沃的泥土翻起来,把良田变成路基……”作者感叹道:大地被人类的无知、愚昧、贪婪、自私破坏着。大地只能默默地忍受,但这些年屡屡发生泥石流、雾霾天、旱灾、水灾,多少生命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卷走,多少故乡在一步步沦陷,多少家园在一年年失守。大地在苍老,诚信在缺少,古风已不再,故乡在衰败,你还能衣锦还乡吗?
2013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终审会于5月31日在和平里大酒店召开。那天傍晚,我和编委会主任崔道怡在酒店附近的林荫道上散步后,坐在树下长凳上休息,和曾任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现任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长的环保专家赵学敏先生邂逅相遇。赵会长遇见野协两个资深会员坐在一起,便停下来和我们攀谈。我们谈到了北京空气质量很差,已进入污染前十城市;谈到了全国环保问题比腐败问题还严重环保问题具有普遍性、全局性;谈到了下面有些环保部门明知某些企业严重排污也不作为,因有一条利益链,把他们拴在一起;谈到很多污染企业,宁可缴纳少量罚款也不重视环保措施。在五月末薄暮灰色的黄昏里,我们三个关心环保事业的老人,面露忧戚之色,斩钉截铁地认为,如果再不定罪严治环境污染者,后果将不堪设想。果然,在我写这篇序言的6月20日,报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环境污染刑事案件举起法治重拳,决定降低定罪门槛,对犯下环境污染罪者判处徒刑。
景阳这部散文集,语言好,气象大。他对大地上的工业文明、乡村家族的变迁、城市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作了反思;对其中有违社会发展规律、追逐金钱第一和物质至上、缺乏精神操守、破坏自然环境的恶行作了批判。行文中交织着希望与失望,纠葛着生命的荣耀与衰败,表达了一个清醒者的独立思考。他还年轻,写出如此水平的散文集,实属不易,应予鼓励。
美中不足的是集子中感人的、难忘的、鲜明的细节较少。这就影响了艺术质量。细节是点睛之笔,是散文中的金子,是作品里的血肉。唯有细节,才能感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只要回想一下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吃的细节、朱自清《背影》中他父亲给他买橘子的细节,就可知道细节是多么重要了。
有一次,我乘车路过江南一个村子,瞥见农家小院里悬垂着一串葫芦的篱笆上,挂着一面圆镜子,有个小姑娘坐在矮板凳上对镜梳辫子;她身旁篱下盛开着一丛月季花,花畔正有一只老母鸡低头啄地上的籽粒。这不是一幅典型的“农家乐”吗?这个场景、这个细节,不是一帧令人难忘的艺术摄影吗?当然,细节的获得,需要生活阅历,需要敏锐的观察,需要扩大自己的视野。一篇作品,有了好的细节,就有了成功的保证。景阳的散文大气,大气的散文里包藏着好的细节,将使他的作品提升档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