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患矛盾突出的今天,本书作者用亲身经历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位于广州大德路111号的那所医院所发生的一切,目的是要把那里的医护人员的内心世界传达给人们,让这世界知道他们每天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在怎样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生命的快乐和安生。这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再现着天使般溢满爱心又无私奉献的医生和护士,是他们让这世界不哭。
古今中外无论何种类型的现实世界里,丑恶都永远存在,都必须勇敢、无情地暴露和鞭挞。但除了“审丑”,还需要有一些作家去书写世界的另一副面貌:爱。 在资讯发达、网络先进而理性缺失的时代,人们有太多的发现及点燃方式了:用粗暴去发现粗暴,点燃粗暴;用残忍去发现残忍,点燃残忍;用龌龊去发现龌龊、点燃龌龊;用厚黑去发现厚黑,点燃厚黑…… 而这部《让世界不哭》做的是:用爱去发现爱,点燃爱。
用爱去发现爱,点燃爱(序)
刘嘉陵
志敏的又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即将付梓问世,我在遵嘱为他写序之时,秋雨淋窗,气温骤降,已是秋分节气。雨天总像世界在哭,即便是春夜喜雨,也仍像世界在喜极而泣。欧阳的新作却叫《这世界不哭》,日记体的,记录了2011年7月到次年6月他在广州大德路一家中医院治病过程中的桩桩见闻。
我和志敏相识多年,知道他是军人后代,资深记者,多次获奖的报告文学家,且嗓子很好,皮肤很白,“文革”时代也有过电视剧《血色浪漫》那样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用爱去发现爱,点燃爱(序)
刘嘉陵
志敏的又一部长篇报告文学即将付梓问世,我在遵嘱为他写序之时,秋雨淋窗,气温骤降,已是秋分节气。雨天总像世界在哭,即便是春夜喜雨,也仍像世界在喜极而泣。欧阳的新作却叫《这世界不哭》,日记体的,记录了2011年7月到次年6月他在广州大德路一家中医院治病过程中的桩桩见闻。
我和志敏相识多年,知道他是军人后代,资深记者,多次获奖的报告文学家,且嗓子很好,皮肤很白,“文革”时代也有过电视剧《血色浪漫》那样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配着黄军装的黄书包里藏着菜刀,随时准备“痛击来犯之敌”。当然少不了知青经历,在插队地的苍茫夜色中一定放开喉咙高唱过“革命样板戏”,也一定压低声音哼唱过不怎么革命的小资爱情歌曲。
但前不久我才知道,这个“熟人”的某些生活侧面我还并不熟悉。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只身一人吃尽万般辛苦赶到那里,现场采访,记了几十万字的笔记,拍了大量珍贵的照片,还用部队和当地干部给他的仅够他自用的食物做了些善事。但那完全是他的个人行为,他所在的辽宁职工报社不知道,连他的家人也不知道(我们就更不必说了)。因为一让大家知道,他就无法成行。报社有组织纪律,家里有亲人担忧,而震区那边,大大小小的余震和更加可怖的泥石流、山体滑坡日日夜夜都在发生。他的《站在北川断裂带上的战士》一书(作家出版社)中,他写给藏族女孩白文智佳的长信真实记录了两次遭遇泥石流的经历,写得真是惊心动魄,而又细微痛切,让我这类“书斋式写手”深感震撼,也不免汗颜。那样的具有强烈在场感的文字一点不逊于百年来世界范围内战地记者们用生命写下的一篇篇现场报道,不仅我写不出来,志敏本人平时也较少那样的东西。那是他的文字极品,是用腿、用心、用生命和大爱换来的东西。
志敏不虚此行,写出一部充满激情、文采及史料价值的大书,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余震、泥石流和多日的劳顿给他的双腿留下了隐患,“躺在操场雨布下小学生的铁床上,四周水淋淋的,山涧一夜风雨,五更醒来双腿已经动弹不得。这一次,我知道坏事也晚了。再次闪念出抗震时的情景。”于是,他“终于登上了南下广州的T12次特快列车,思量这次去治病的一切,不禁涌出一片茫然。”(《这世界不哭》第一章)
可即使是“一片茫然”,在漫长的疗病阶段,在遥远的粤地他乡,在可以想见的种种病患痛苦、复杂心绪及乡愁中,这个人居然仍不肯闲下来,前前后后记下了近三十万字的病房笔记,使南国的一家普通中医院里的医生、护士的那么多鲜活感人的故事跃然纸上,并且与他的北川经历、与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子弟兵和灾区百姓形成一种潜在而奇特的逻辑联系。名曰“病室日记”,可我们很少能从中发现“我”怎么了,而总是在显现“他”或“她”怎么了,像他的几乎所有作品一样,他笔下大多是他人而不是自己。
目下,拜大大小小新闻媒体及各类资讯方式所赐,我们见识了这个世界的好多张哭泣的面孔,其中医院的乱象——红包、医托、医闹、医疗事故、婴儿掉包案、医患之间带有血腥味的矛盾冲突等等,令我们耳熟能详,甚至毛骨悚然。但志敏却用他那枝别样的笔记录下另一个白衣世界,那里的医生和护士以完全不同的行为,日复一日地讲述着另外一种故事:温暖,坚韧,紧张,忙碌,恪尽职守,忍辱负重,被误解、被破口大骂后的极度委屈及尽快释怀……在志敏的笔下,这个哭泣的世界正拭去泪水,迎来一轮东升的新日,阴影犹在,但生活总是有希望的。
我就奇了怪了,怎么这个人笔下几乎所有女护士好像都是美人儿?即使不算美人儿,她们的动作也是美的。他记录了2012年1月初一个雨夜里,一位“单薄文静”的值班护士为救治一名心脏病突发的女患者而跪地实施急救的场面:“这大年初一的晚上,一个结婚不久的姑娘,和一个青年医生跑进市民家里,尽其所能想救活一个生命体征几乎消失的没有希望的躺在冰冷地板的老人,他俩的精神和心情会怎样呢?救命,救命,不停止,不放弃……所有的动作,组成了好似丛林救护兵的勇敢画面,就像天使在战斗!”“她不停止的美丽的动作,似乎叫我看到在她周围的每一天,有那么多和她一样的姑娘镇定地前行着……”(《这世界不哭》第三十二章)
护士们的名字也美如其人,欧阳时常不厌其烦地罗列她们的姓名,把她们优美而诗意地比作“一只帆,走路带风”,“又像蝴蝶飞舞”;护士们便说:“急诊护士,哪有不飞的道理?不飞不快,不快怎么行?你不快,病人就会急得生气呀!”
志敏已年过半百,在晚报的社会新闻里,要被称为“老汉”的。但你若近距离接触,便会觉得他离“老汉”还远着呢。友人相聚时,他像神行太保一样步速飞快地跑前跑后,为大家服务;在公园见到一群退休职工吹拉弹唱老歌时,他会很快同他们混熟,离别前他要是不唱上一首(那天他唱的是《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就甭想脱身。
而这位年过半百的报告文学家却永远不失少年之心,赤子情怀,在《这世界不哭》里,他总像个孩童似地纯真地看待世界,纯真地呼唤:“政府应该更多地思考农民的生活命运,把钱花在他们身上,农民生活幸福了,就不会为提高产量批次而把农药化肥天天撒向蔬菜粮食了。吃的食物安全了,人民少得病,医生护士也少挨多少累呢?”“国家政策保证了医生和护士体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生再不会去为开高价药创收而绞尽脑汁;他们的思想灵魂从沼泽戈壁重新归来;他们有了良好的工作状态,自身解放了,给百姓看病的时间和质量便具有了宽松环境的保障。医生舒畅的作风,给社会带来温暖的正气,那谁还会不信任你敌视你呢?”(《这世界不哭》第三十一章)
在这个他希望“不哭”却总是在哭的世界里,志敏仿佛始终在完成同一个任务:寻找爱。他有一双特别善于发现爱的眼睛和两条不知疲倦的腿,因此,他的任务总会完成得那样好。现在,那两条曾陷在泥石流里拔不出来的腿终于在广州白衣天使的治疗下痊愈了,他又可以像神行太保一样步履如风、走南闯北了。因此你瞧吧,说不定哪天,他又会捧出一部新书送给你。
古今中外无论何种类型的现实世界里,丑恶都永远存在,都必须勇敢、无情地暴露和鞭挞。但除了“审丑”,还需要有一些作家去书写世界的另一副面貌:爱。
在资讯发达、网络先进而理性缺失的时代,人们有太多的发现及点燃方式了:用粗暴去发现粗暴,点燃粗暴;用残忍去发现残忍,点燃残忍;用龌龊去发现龌龊、点燃龌龊;用厚黑去发现厚黑,点燃厚黑……
而志敏要做的永远是:用爱去发现爱,点燃爱。
2014年9月秋分
用爱去发现爱,点燃爱(序)
生命的张望/一章
幸福没有河/二章
这里静悄悄/三章
世界找对了你/四章
医院的表情/五章
还记得我们么/六章
庙堂幽兰/七章
青梅坛香/八章
力量的奔跑/九章
所有的姑娘/十章
九妹蝴蝶/十一章
芳草连天/十二章
女人美丽/十三章
窄巷太阳升/十四章 用爱去发现爱,点燃爱(序)
生命的张望/一章
幸福没有河/二章
这里静悄悄/三章
世界找对了你/四章
医院的表情/五章
还记得我们么/六章
庙堂幽兰/七章
青梅坛香/八章
力量的奔跑/九章
所有的姑娘/十章
九妹蝴蝶/十一章
芳草连天/十二章
女人美丽/十三章
窄巷太阳升/十四章
荷塘小兵/十五章
木棉齐舞/十六章
启蒙潇潇/十七章
青鸟东南飞/十八章
独唱高原/十九章
岸边花开早/二十章
自由的天空/二十一章
一座城市记忆/二十二章
痛苦像河一样/二十三章
前面的村庄/二十四章
天涯握住我的手/二十五章
爱莲冰心/二十六章
签上妈妈的名字/二十七章
不落潮汐/二十八章
跟着你落泪/二十九章
过巫山云雨/三十章
彩纸风车/三十一章
飘飘沉夜/三十二章
跑吧,跟着火车/三十三章
春雷响起/三十四章
驯鹿平生/三十五章
清水塘边/三十六章
寒冷的岩石/三十七章
你看牧羊女/三十八章
眼睛里出现的/三十九章
这世界不哭的早晨/四十章
天鹅湖上飞/四十一章
没说喜欢你/四十二章
七十九个世界/四十三章
每天的日月/四十四章
响箭丛林/四十五章
生命物语/四十六章
加床,红苹果/四十七章
红土城邦/四十八章
花刚开过/四十九章
最漂亮的/五十章
隔着窗看/五十一章
不容易快乐/五十二章
土著,十六岁/五十三章
昨夜土楼/五十四章
落停无处/五十五章
凤凰不丑/五十六章
兰花西水/五十七章
圣洁高歌/五十八章
走出青草地/五十九章
每个角落里/六十章
秘密大榕树/六十一章
伶仃洋西岸/六十二章
镜湖骄阳/六十三章
后记--悲情的行者
生命的张望/一章
2011年7月20日,星期三,雨水
其实我心里对理想没有绝望,是有道理的。就像我丢弃了以前自杀的妄想一样。这因为我无意中顺着一个神秘的源头,找到了一个美的王国……那里一些女人是天使,一些男人也是天使!
这样的念头有很久了。你想看中国故事吗?那你就去广州大德路111号那不吵不闹的园子里张望,医院里的事情,本就让人伤悲,而这里,你见到的无数安静沉思的眼神,却让你常常像悲喜于河川里船工的号子声中一样辗转沉浮。望着远去救人者的背影,我能想起的世界的早晨渐行渐远,感受他们内心的失落无着时,敬畏和同情不禁涌出……
记得,那年汶川大地震时,我还在北川上坝山里,藏族列兵贡多瓦,用火炉帮我烘烤衣服和水湿的鞋子时,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他黑亮的眼睛,还有他沉静高原红的脸膛。他严肃的样子,扎进心头,忘不得。他见我换上了空军空投的军服后,身上暖和了一点,微微咧嘴冲我笑了。躺在操场雨布下小学生的铁床上,四周水淋淋的,山涧一夜风雨,五更醒来双腿已经动弹不得。这一次,我知道坏事也晚了。再次闪念出抗震时的情景,我终于登上了南下广州的T12次特快列车,思量这次去治病的一切,不禁涌出一片茫然。
……
夜岸清波起,丑旦转花灯,扯起的是坝塘少年离散的幻影;石条街上,回荡“唱木鱼”咚咚,安顿下无数奔走的人生旅途。江风过,纱灯忽明忽暗,引得船尾渔家姑娘阵阵思乡的水调歌谣。
晨起,雨雾间,一道道贵州毛寨风情绕于眼前,密集的灰瓦尖阁木楼下,头戴斗笠披着蓑衣挑担穿巷叫卖的乡民,让人想起乌江畔,安顺有民谚:一样生,百样死。可谓天涯飘零,命如纸烟。当这,也都是民国旧梦了……
七年前,我是从新疆一路向南……在贵州从江县苗岭山顶那位乡村女医生春燕家吊脚楼里住了一些时日后,下山去广州的。那时,却不知有条珠江青龙般跃水驾云而去;也不知道临江而居的汉代南越国的后人,如今是怎样一种现代文明的性格?第一次正式踏上广州多洲多水的土地,侧目珠江,犹如一个美淑女,回眸多情;又像一代武士,引这里英雄辈出。
不自觉中我的右手失去书写功能已有些年了。这样的现实不是突然来到面前的,当一个早晨,手真拖不动笔时,我对自己生命的结局怅然,却不惊恐,我的内心出奇的平静。望着狭小书房里的牵引器和烤电伸灯,我漠然了,这一刻终于逼近提前到来了。
早在那年5月大地震后跑去北川山里跟着部队救人之前,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居乃新主任,已经两次催促我赶紧住院治疗。至今还记得最后那个下午,她一见我就没客气,狠狠地说,你们这些人,什么都不懂,就知道整天去跑啊写啊,哪天人写瘫痪了,看你怎么办……我其实内心是一直感激她的批评。每次突然去打扰这位高雅严肃的女教授,人家从来都是彬彬有礼,用小铁锤敲打检查你主要神经部位。可是思想上的消极,对医学的漠视,最终让我尝到了生命是可以累垮的苦果。
从北川回来,因双腿两次被泥石流重度埋下,加上整天要爬山追赶战士,雨夜睡在水湿的山坡地,身体一下子垮了下来。从报社走回家,路过大剧院却要找台阶休息一两次。早晨下楼去军人服务社买奶,来回也就一百五十米,右腿却拖不动。这时猛然想起,在阿坝雪山东北,最严重的一天,从早晨爬山冒雨去追赶连队到晚上,一直是在海拔近四千米山涧爬上、翻下,满坡青草泥水,几次看到毛竹里熊猫逃离留下的一团团松软的竹粪。最要命的是,拽着竹子树枝,顶雨下山挫得右腿实在受不了。一次跳越震后的断崖深沟,脚下一滑,冲向一棵古树,撞树后满眼金花,身子被弹在空中旋转一圈,多亏保护我的两个上等兵冲过来死命抓住我的右手不放。路上,饿了,吃几口八连送给我的压缩饼干,渴了,找野草莓吃……
后来去了北京一家大医院。早晨9点我去神经科找一位医生,诊室无人,空等一个小时。我向导诊台护士询问,她傲慢无礼,一问三不知,见我戴着草帽,胡子拉碴,她扭头不再理睬我。走出院子,几个出租车司机告诉我,这里名气大,但服务差,经常出事。我放弃等待,是看不到名气下一个事物起码应有的基本规则,我担心手术时缺失规则的现实于病人非常不利。常放弃治疗,除了时间,更多是找不到心灵搁放的归宿地。生命的尊严,让你常常矛盾于自由世界的公平与祥和。不能写东西,心存隐忧,暮年不到,怎甘无事寂寥?我是坚持着每日倚在父亲老部队留给我的旧沙发,把笔记本电脑挪放到胸前镂空的木板上,一点一点打着关于抗震生死的《我的北川,我的团》的长篇。
一个夏天,又一个夏天,我于苦闷无语的长河,是不忍与文字的别离。回忆“文革”少年,每天上学不爱听课,把苏联小说《夏伯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打架的菜刀家伙,一起藏在黄书包里,一身军装混江湖。茫然的夜晚,我已随插队下乡的大军坐在青年点水库边,开始用旧黄历背面,写起“望北斗/青春不恋/爱乡村/战斗一生”的诗篇……咿咿呀呀,诉说着草莽英雄的心灵史章。想来,当年还是诗文救了我迷惘灵魂的未来。不时,思人生往事,梦里常闪现出迷途中我消亡在这青涩世界之后的幻觉。风吹残雪,夕阳沉去;几番离落,醒来,无比认定自由生命于人类的可贵,还有对梦想者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