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适应高等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而编写的。本书吸收了国内外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重点介绍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以便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全面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全书共九章,包括现代企业管理概述、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技术经济分析及现代企业信息管理与管理沟通,各章末均附有典型案例和习题。本书注重实际应用,突出基本概念,理念新颖,内容精练,操作性强,易于教学和自学。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校各专业(除工商管理专业外)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培训教材,还可供各类管理人员自学参考。
前言
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概述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管理
第二节 企业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第三节 企业管理体制及其演变
第四节 企业文化
第五节 企业形象设计
案例 中兴通讯与中兴文化
思考与习题
第二章 现代企业营销管理
第一节 市场营销概述
第二节 市场营销机会分析
第三节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四节 产品和价格策略
第五节 分销及促销策略 前言
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概述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管理
第二节 企业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第三节 企业管理体制及其演变
第四节 企业文化
第五节 企业形象设计
案例 中兴通讯与中兴文化
思考与习题
第二章 现代企业营销管理
第一节 市场营销概述
第二节 市场营销机会分析
第三节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
第四节 产品和价格策略
第五节 分销及促销策略
案例 “王麻子”品牌管理的病灶
思考与习题
第三章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
第一节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概述
第二节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第三节 市场调查
第四节 市场预测
第五节 经营决策
第六节 经营计划
案例 零售之王“沃尔玛”——世界第一大零售商经营案例
思考与习题
第四章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
第一节 生产管理概述
第二节 生产过程组织
第三节 生产计划与控制
第四节 网络计划技术
第五节 现代企业生产运作计划
第六节 现代生产管理方式
案例 海尔的现代生产运作管理方式
思考与习题
第五章 现代企业质量管理
第一节 质量管理概述
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
第三节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
第四节 IS0 9000质量管理系列标准简介
案例 质量意识与品牌战略——三角集团管理案例
思考与习题
第六章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
第一节 物流和企业物流
第二节 企业供应物流的管理
第三节 企业生产物流的管理
第四节 企业销售物流的管理
第五节 企业生产中逆向物流的管理
案例6-1 海尔的物流
案例6-2 GE公司的互联采购物流
思考与习题
第七章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与预测
第三节 人员招聘与培训开发
第四节 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与评价
第五节 薪酬管理
案例 “人”
思考与习题
第八章 现代企业技术经济分析
第一节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
第三节 项目可行性研究
案例租赁还是自建
思考与习题
第九章 现代企业信息管理与管理沟通
第一节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
第三节 管理沟通概述
第四节 管理沟通的形式和模式
第五节 改善管理沟通
案例9-1 摩托罗拉的“0pen Door”
案例9-2 巨化集团信息化建设构想
思考与习题
参考文献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管理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一种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为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赢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按照这一定义,企业可分为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两大类。工业企业乃是从事工业性生产的经济组织,它利用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加工成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同时获得利润。商业企业则是指从事商业性服务的经济实体,它以营利为目的,直接或间接向社会供应货物或劳务,以满足顾客的需要。
作为一个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素:①拥有一定的资源,既拥有一定数量、一定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和资金,又拥有一定技能、一定数量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②拥有开展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活动的场所;③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④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获取利润,在经济上必须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改造的能力;⑤法律上具有法人地位,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任何企业都应具有这些基本要素,其中最本质的要素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获取利润。
二、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1.企业的产生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虽然也有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手工作坊,但它们并未形成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而且生产的产品大多为奴隶主、封建皇室所享用,不发生商品交换等经济活动。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才产生了严格意义上的企业。
企业的初期形态主要是由资本所有者雇佣较多工人,使用一定的生产手段,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形成的。由于企业这种组织形式能较好地应用机器设备这类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大量集中生产商品,既能获得高额利润,又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而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就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为了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
2.企业的发展
企业既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经济单位,它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和进步。纵观企业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手工业生产时期。手工业生产时期主要是指从封建社会的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手工业时期。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家庭手工业开始发展起来。在城市,家庭手工业主要是行会手工业;在农村,家庭手工业则是小工业和小地产的联合。随着生产的发展,家庭手工业又逐渐向手工业作坊过渡。这些手工业作坊虽然规模很小,生产出的产品去市场交换的目的只是为了换取自己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但其初步具备了企业的某些特征。后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商人和资本的作用,这些商人家庭作坊逐渐变成了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此时的手工工场实际上已具备了企业的雏形。
2)工厂生产时期。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各主要工厂都采用了机器生产。随后,西方各国也相继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实现大机器生产,工场手工业逐步发展,建立了工厂制度。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工场手工业发展的质的飞跃,它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工厂企业与工场手工业相比较,其进步主要体现在:①工厂以蒸汽、电能等为动力,采用机器进行生产,生产效率与效益显著提高;②工厂资本雄厚,小生产者不易与之竞争;③工厂内部劳动分工深化,生产走向社会化;④随着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工厂的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发生了变革;⑤工厂员工的分工和协作受机器的制约;⑥工厂的管理更加复杂,更加进步。
3)企业生产时期。从工厂生产时期过渡到成熟的企业生产时期,乃是企业作为一个基本经济单位的最终确立和形成。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工厂制度的建立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工厂的发展十分迅猛,并产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一系列变化正是工厂生产时期过渡到成熟的企业生产时期的主要特征。其表现如下:①生产规模空前扩大,产生了垄断企业组织,如托拉斯、辛迪加、康采恩等。②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使生产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同时,随着员工技术水平的提高,整个企业的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③建立了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并产生了一系列科学管理理论,企业管理从传统经验管理阶段进人到科学管理阶段10④企业的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企业里形成了专门的工程技术队伍和企业管理队伍。⑤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激烈的竞争加速了企业之间的兼并,使生产进一步走向集中。⑥企业的社会责任发生改变,其不仅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还渗透到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
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制约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因素是技术革命。随着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一系列的优异成果被迅速而有成效地应用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一大批现代新兴企业正在蓬勃崛起,它们代表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显示出了无穷的生命力。
三、企业的特征和目标
1.企业的特征
从企业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具有如下特征。
1)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它与行政组织或政权组织不同,其主要任务是执行政策、法令和发展规划,直接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
2)企业也是一个社会组织,是一个向社会全面开放的系统。它的经济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的影响和制约,它对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会产生重大影响,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
3)企业必须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是一个基本核算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那些虽然从事生产和服务活动但非营利性的组织不是企业。
此外,企业必须经过政府批准才能设立,在法律上取得“法人”地位。企业直接承担在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责任,同时,法律也保护企业的合法经济权益。
2.企业的目标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仅要实现本企业的目标,而且要满足更大范围的社会需要和期待。因此,企业的目标具有两重性,既要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谋求自身发展,又要满足社会的需求,承担社会责任。
1)获取利润。追求生产利润和扩大企业规模,是每个企业理所当然的自己独立的发展目标。任何企业一经成立,不论谁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其首要任务都是获取利润。没有利润,企业员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就难以改善,甚至企业本身也无法继续生存。只有获取一定的利润,企业才能生存得更好,企业才有能力追加投资去扩大生产规模,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是一个微观的社会组织。企业必须生产和提供人们所需的物品,满足社会需要才能存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也必须由社会、由国家提供服务和保证。因此,企业与社会密切相关。企业必须自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向国家缴纳税金,满足社会公益活动和公益设施的需要;必须同政府一道共同设法解决面临的社会问题,如不断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保护自然环境及节能减排等。
3)获取利润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企业的双重目标在整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分量是不断变化的。企业需要利润,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到在获取适当利润的同时承担起社会责任,体现了企业价值观的转变和进步。事实上,承担社会责任与获取利润的关系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互为条件、互相补充的。
首先,利润是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标志。一个企业获取的利润高,意味着产品能够满足社会上购买者的需要,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在市场上深受欢迎。
其次,利润也是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没有利润,企业难以追加投资,难以扩大经营规模,就不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也无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供解决社会问题所需的资金。
因此,获取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满足社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才能获取利润;同时,只有获取一定利润,企业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