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十个章节介绍了新托福口语考试。又分别从口语考试的两大类题型——独立任务题和综合任务题分析和论证了口语考试的特征,题型类别、评分标准,并以大量的实证举例解析了口语考试的模式和方法。本书的特点是以精讲为主,穿插理论、实例和练习,其目的就是让考生从整体与感性了解其应试过程,从而提高英语口语交流水平。
留学英美教师的扛鼎之作,梦想北美学子必备指南书,融实用性、实战性、时效性于一体,帮助你攻克新托福之难关。
经年力作,实力所致,深入浅出,鞭辟入理,实战攻略,指点迷津,通关秘籍,直通北美。
新托福考试是指基于因特网的托福考试(TOEFL,Internet-based Test)。有人将其中的Internet-based Test的首写字母缩略词iBT戏称为“我变态”。此话虽为幽默之言,但却可以启示我们从托福考试的研发和承办机构ET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和中国考生两个方面来探究一下新托福考试为什么“变态”。
对于ETS而言,新托福的“变态”是指形态的变化,即考试理念、内容和形式等的“变态”。新托福(iBT)的“新”体现在对旧托福的传承和改造之中。旧托福包括基于纸笔的托福考试(TOEFL PBT,Paper-based Test)和基于计算机的托福考试(TOEFL CBT,Computer-based Test)。托福考试自1965年推出至2005年新托福出现,整整经历了40年的时间。其间,虽然有两种不同版本的考试,即旧托福笔试(PBT)和旧托福机考(CBT),但总的测试理念没有变化。旧托福以语言能力理论为其理论基础,辅之以口语考试(TSE,Test of Spoken English)和写作考试(TWE,Test of Written English),采用多项选择的形式来客观、独立地评估考生的听力、阅读和语言结构的能力,非常注重对词汇、语法和信息点的考查。旧托福的测试理念认为一个人的英语语言能力可以分解成几个独立互不关联的方面,如果各个独立的方面做好了再组合起来,这个人的语言能力就会较强。这种考试模式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深深地影响了各种英语测试,也引导着人们学习英语的方式。在中国,有一段时期关于托福考试的听力书、词汇书、阅读书和语法书一时洛阳纸贵。大学宿舍里似乎每个人的书架上都能找到几本托福书,校园里常见的景象是学子们手执托福词汇书摇头晃脑,自习室里用来占座位的托福书也星罗棋布,还有人在上其他课时教材下面也“潜伏”着一本托福书……学托福、考托福成为一种时尚。其中一些人通过海量的练习拿下了高分,获得了奖学金并圆梦北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包括那些成功登陆北美的人感到困惑了。自己托福拿了很高的分数,按理说词汇量和语法应该没问题,但怎么还是不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写一手漂亮的英语文章呢?原因很多。但其中与旧托福的测试理念和形式也不无关系。旧托福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没有将语言的运用看作一个综合的整体,其后果是产生了大量的,重形式、轻运用的高分低能的学生。
第一章 认识新托福
一、新托福结构
二、新托福考试的理论模式
三、新托福考试的评分系统
四、如何报名参加新托福考试
第二章 开篇
一、变革
二、测试流程示例
三、评分标准及分析
四、总结
第三章 独立任务题之理论架构
一、主题展开
二、类比和对比
三、例证和引证
四、因果论证
五、归纳和演绎
六、表达
七、语言应用
第四章 独立任务题之实证分析(T1)
一、流程
二、实证分析
三、模板示例
第五章 独立任务题之实证分析(T2)
一、流程
二、实证分析
三、语言储备及模板示例
四、真题示范
第六章 综合任务题之理论架构(一)
一、介绍
二、题型分类及学术能力的要求
三、学术能力之释义
四、学术能力之引用所谓引用
五、学术能力之概述
六、学术能力之整合
七、学术能力之笔记
八、逻辑
九、论说方法
第七章 综合任务题之理论架构(二)
一、“转换一生成”法则
二、名词性从句
三、形容词性从句
四、副词性从句
五、非谓语动词及法则应用
第八章 综合任务题之实证分析(T3)
一、流程
二、分析
三、实证
四、语言储备
五、模板示例
六、注意事项
第九章 综合任务题之实证分析(T4)
一、流程
二、分析
三、实证
四、语言储备
五、模板示例
六、注意事项
第十章 综合任务题之实证分析(T5)
一、流程
二、分析
三、实证
四、语言储备
五、模板示例
第十一章 综合任务题之实证分析(T6)
一、流程
二、分析
三、实证
四、语言储备
五、模板示例
六、注意事项
附录一 新托福口语录音材料
附录二 新托福考点
(1)声位②
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美音借助腹腔发音,或者说发声部位靠口腔后部,因而音质浑厚,穿透力强。这种腹腔发音的方式也被称为后位发音,表现在说话时,口腔后部用力,呈现开阔状态,发声位置位于口腔的后部;相应地,中国人说话时,发声部位偏向口腔的前部,声音也因此往往显现出尖锐、沙哑的特征。
文字概念难免抽象,因此其指导作用不够直接。在解释如何发音的问题时,概念性的文字更加难以描述,因此我们不妨撇开概念性解释,换成比对的方式,尝试从语言发音的异同点上找找感觉。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一个语音的差异性问题(同种不同区域的语言存在的则是口音差异),因此我们的读者在校音时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发音其实受到了某种中文方言的影响,这样才会避免模仿学习时的盲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