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自王莽篡汉,终至蜀汉亡国,经历257年。王莽接受禅让,成为继尧舜以后中国少有的禅让君主。新朝短暂的统治,一片混乱中在绿林、赤眉两大集团横扫中原之时,昆阳之战决定新朝非正统地位的存亡,数位群雄竞争者之间,刘秀以其崭新的面貌中兴帝国,接续大汉帝国,开创东汉的新兴局势。
光武中兴,紧接着明章之治,带动汉帝国第二次高峰时期。自和帝至桓帝,是外戚、宦官更迭擅权的时代。自桓帝至灵帝,是宦官横行的时代。桓帝、灵帝的两次党锢之祸,崇尚气节的士风几乎摧毁殆尽。其后黄巾之乱、群雄纷争时代,将巨大的帝国拱手让给了拥权自重的割据军阀曹操。东汉之后,魏、晋承接不断,哪容得下拥有最少土地的蜀汉自命为正统。魏灭以后蜀汉,大汉帝国正式走出历史舞台。
整套的内容简介:
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这即是一部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阅读《历代通俗演义》,既可以了解中国历史,又可以欣赏传奇故事,能够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亦能最大限度地做到普及历史常识,是一部具备再版价值的图书。本套数增加了插图,选配了符合历史事件的版画,可以将历史事件更直观、清晰的呈现给读者。
1、毛泽东终其一生的枕边书。
“请购整个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的演义)。”(“整个中国历史演义”即蔡东藩所著《历朝通俗演义》)——毛泽东致电党中央派驻西安联络局局长李克农。该书是毛泽东一生的枕边书,并推荐给儿子毛岸英和其别的人来阅读!
2、中国唯一一套贯穿2000年的历史演绎巨著。
蔡东藩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从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用《三国演义》式的语言,写成了这套中国最完整的历史小说。自出版以来,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册。
3、作者耗时十年终完成的巨著。
蔡东藩从1915年开始创作《清史通俗演义》,至1926年《后汉通俗演义》出版,整套《历朝通俗演义》耗时十年才全部完成。本套书初版11部全部是石印线装本。1935年改为铅印,分装44册,增加了许廑父续写的《民国通俗演义》后40回。全套书共11部,600余万字。
4、原汁原味,保留作者自己批注的注释、夹批和后批。
该书的一大特色就是蔡东藩自己为著作批注的注释、夹批和后批,自批自评,行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全部按原文保留。
5、兼具故事性与史料真实性于一书,备受史家称赞。
这套小说除极具故事性、趣味性之外,还极其重视史料的真实性。不但可以作为普通读者的休闲读物,也可以作为历史爱好者的参考书。仅从历史知识普及性一项来说,国内无书出其右。备受当代、后世史学家称赞,被誉为:“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蔡东藩!
蔡东藩(1877~1945年),浙江省山阴县临浦(今属浙江萧山)人,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有时写成东帆),民国著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14岁中秀才,后又进京朝考,名列优贡,分发福建候补知县,因不满官场恶习,数月即称病回乡,辛亥革命之后,曾先后在杭州及绍兴等地教书。1916年开始蔡东藩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蔡东藩这套演义重史轻文,尽管略输文采,但却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为普及中国历史知识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
第一回 入洛阳观光得玺 出磐河构怨兴兵
第二回 骂逆贼节妇留名 遵密嘱美人弄技
第三回 元恶伏辜变生部曲 多财取祸殃及全家
第四回 攻濮阳曹操败还 失幽州刘虞絷戮
第五回 糜竺陈登双劝驾 李傕郭汜两交兵
第六回 御跸蒙尘沿途遇寇 危城失守抗志捐躯
第七回 孟德乘机引兵迎驾 奉先排难射戟解围
第八回 略横江奋迹兴师 下宛城痴情猎艳
第九回 策十胜郭嘉申议 劝再进贾诩善谋
第十回 愎谏招尤吕布殒命 推诚待士孙策知人
第十一回 穿地道焚死公孙瓒 害国戚勒毙董贵妃
第十二回 袁本初驰檄疗风疾 孙伯符中箭促天年
第十三回 焚乌巢曹操屡施谋 奔荆州刘备再避难
第十四回 守孤城审配全忠 嫁二夫甄氏失节
第十五回 出塞外绕途歼众虏 顾隆中决策定三分
第十六回 入江夏孙权复仇 走当阳赵云救主
第十七回 召周郎东吴主战 破曹军赤壁鏖兵
第十八回 续嘉耦老夫得少妻 上遗笺壮年悲短命
第十九回 拒马儿许褚效忠 迎虎主刘璋失计
第二十回 失冀城马超奔难 逼许宫伏后罹殃
第二十一回 见外使奸雄代捉刀 察重伤功臣邀赐盖
第二十二回 得汉中刘玄德称王 失荆州关云长殉义
第二十三回 济父恶曹丕篡位 接宗祧蜀汉开基
第二十四回 陆伯言定计毁连营 刘先主临危传顾命
第二十五回 尊西蜀难倒东吴使 平南蛮表兴北伐师
第二十六回 失街亭挥泪斩马谡 返汉中授计戮王双
第二十七回 木门道张郃毙命 五丈原诸葛归天
第二十八回 王子均昌言平乱 公孙渊战败受擒
第二十九回 承遗诏司马秉权 缴印绶将军赤族
第三十回 猛姜维北伐丧师 老丁奉东兴杀敌
第三十一回 司马师擅权行废立 毌丘俭失策致败亡
第三十二回 满恶贯孙纟林伏诛 竭忠贞王经死节
第三十三回 失蜀土汉宗绝祀 篡魏祚晋室开基
第一回
入洛阳观光得玺
出磐河构怨兴兵
却说袁绍等欲推戴刘虞,虽经曹操、袁术二人梗议,但尚未肯罢休,即遣故乐浪太守张岐,赍书至幽州劝进。虞厉声叱责道:“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我受国厚恩,恨未能扫清国耻,诸君各据州郡,正宜戮力王室,同诛首恶,奈何反造作逆谋,来相垢污呢?”说着,便掷还来书,拒绝张岐。岐扫兴还报,袁绍韩馥再遣使诣幽州,请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虞复不听,并将使人斩首,杀使亦未免过甚。于是众议乃息。但袁绍等始终不进,渐至兵疲粮尽,陆续解散。独长沙太守孙坚,豪气逼人,自荆州至南阳,有众数万,向太守张咨借粮,咨不肯发给。坚即假称急病,愿将部众交咨接管,咨也恐有诈,率五六百骑至坚营,坚令部将佯与周旋,自从后帐突出,直至咨前,举剑一挥,剁落咨首;咨部下五六百人,无不股栗,情愿投诚。坚至城内取得军粮,即转赴鲁阳城,与袁术相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坚乃向术约定,自往冲锋,由术输粮接济,当下引兵急进,所向无前。董卓闻报,忙调中郎将徐荣,截击坚军;荣素有勇略,先引轻骑驰抵梁县,令大队从后继进。坚方屯兵梁东,探得荣兵不多,未以为意;谁知到了夜间,营外火起,竟有敌兵前来劫营。坚也曾防着,一闻有变,便披挂上马,引众出战,既至营外,从火光中望将过去,但见四面八方,统是敌军旗号,也不禁暗暗生惊,自思营垒已陷入围中,万难保守,不如令部兵各自为战,得能杀出重围,再作计较。于是下令军中,分队冲杀,坚亦自当一队,驱率亲兵,拚命杀出;待至跳出围外,只有亲将祖茂,及残骑数十人随着。那敌兵尚不相舍,在后急追,茂劝坚脱下赤帻,与自己盔帽掉换,让坚先走,留身断后,坚急驰得脱。独茂为敌骑所蹙,情急智生,把赤帻挂在冢间柱上,悄悄下马,走伏草中,敌骑望见赤帻,四面绕集,环至数匝,想就此活捉孙坚。有几个胆大的军士,奋拳张臂,抢步前拿,一声怪响,倒把拳头爆回,血染淋漓,仔细辨认,才知是个石柱,并不是个孙坚,只得叹声晦气,转身引去。这是黑夜中贪功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