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39.8 元
丛书名:21世纪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列规划教材
- 作者:主编刘艳华
- 出版时间:2015/5/1
- ISBN:9787111496397
-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U83
- 页码:30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本书采取供暖、通风、空调系统及设备的融合方式,以“节能”为技术主线,全面介绍了供暖、通风、空调系统及其节能技术。
据预测,按照我国目前的建筑用能水平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达到35%。在建筑能耗里,暖通空调能耗占30%~50%,且在逐年上升。现有的暖通空调系统所使用的能源基本上是高品位的不可再生能源,其中电能所占比例最大。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地球资源日益匮乏,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针对现状,我国许多大学都加强了暖通空调系统与设备节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在暖通空调中合理应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本书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编写的。
全书共分8章。第1章扼要介绍了暖通空调系统及其节能理念。第2章介绍了供暖系统及相关节能措施,包括供暖计量、气候补偿、热网的水力平衡以及凝结水回收等。第3章介绍了热源节能技术。除了热源设备本身的节能措施外,还介绍了可再生热源的开发与应用。第4章介绍了通风节能技术,重点介绍了多元通风技术。第5章介绍了中央空调系统中常用的节能技术,包括变风量调节、变水流量调节、变制冷剂调节技术以及低温送风、新风节能、温湿度独立控制节能技术等。第6章介绍了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太阳能制冷及蒸发冷却技术等。第7章介绍了暖通空调系统与设备控制节能的方法与技术。第8章介绍了建筑围护结构及相关节能技术,只有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才能充分发挥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作用。
本书难度适中,力图方便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查阅,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
本书由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多名教师完成,由刘艳华教授统稿。第1章及第3章31~34节由刘艳华编写,第3章35节由党政副教授编写;第2章由张联英副教授编写;第4章及第5章51、52、54节由孔琼香副教授编写,第5章53、55~57节及第6章65节由王沣浩教授编写,第6章61~64节由王新轲副教授编写;第7章由王军副教授编写(其中71节由严彩球老师编写);第8章由刘星副教授编写。第5章由吴小舟博士协助统稿。西安交通大学厉彦忠教授审读了本书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引用国内外多本著作、教材及文献并在书中给出标注。由于时间仓促,疏忽及漏引之处还望有关文献的作者能及时指正,以便修改。由于编者水平和经验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也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序
前言
第1章 概论
1.1 供暖系统及其节能技术
1.2 通风系统及其节能技术
1.3 中央空调系统及其节能技术
1.4 建筑维护结构及其节能技术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供暖系统节能技术
2.1 供暖计量与节能
2.1.1 供暖计量的意义及方法
2.1.2 热计量仪表及温控设备
2.1.3 计量供暖系统选择与应用
2.2 气候补偿与节能
2.2.1 气候补偿器基本工作原理
2.2.2 气候补偿器系统组成
2.2.3 气候补偿器适用范围
2.2.4 气候补偿器的供暖调节特性
2.2.5 气候补偿器系统特点
2.2.6 气候补偿器供暖调节的示例
2.3 供暖系统节能改造
2.3.1 既有供暖系统分户热计量改造原则
2.3.2 室内供暖系统分户热计量改造方案
2.3.3 供暖系统热力站(或热力引入口)节能改造
2.4 凝结水回收利用与节能
2.4.1 凝结水回收利用的意义
2.4.2 凝结水回收利用系统
2.4.3 凝结水回收利用实例
2.5 锅炉排污及烟气的回收利用与节能
2.5.1 锅炉排污
2.5.2 锅炉排污原则及排污系统
2.5.3 锅炉排污水热量回收与利用系统
2.5.4 排烟余热的回收利用
2.6 蓄热技术及其应用
2.6.1 蓄热技术
2.6.2 蒸汽蓄热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
2.6.3 蓄热器的控制和管路系统
2.6.4 蒸汽蓄热器的应用
2.7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技术
2.7.1 辐射供暖与建筑节能
2.7.2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
2.7.3 管路系统构造与形式
2.7.4 管路系统设计与选用
2.7.5 控制与调节
2.7.6 塑料管材及绝热材料
2.8 其他节能技术
2.8.1 热网的水力平衡
2.8.2 热网的保温
2.8.3 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
2.8.4 散热设备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热源节能技术
3.1 锅炉节能技术
3.1.1 锅炉的基本构造
3.1.2 锅炉的工作过程
3.1.3 锅炉损失及效率
3.2 余热锅炉
3.2.1 余热锅炉的分类
3.2.2 余热锅炉参数
3.2.3 余热锅炉的应用
3.3 地热技术
3.3.1 地热发电
3.3.2 地热供暖
3.3.3 地热的其他利用
3.3.4 地热开发的风险
3.4 热泵技术
3.4.1 热泵的工作原理
3.4.2 热泵的低温热源
3.4.3 热泵的分类
3.4.4 热泵的应用
3.5 太阳能供暖设备
3.5.1 太阳能概述
3.5.2 太阳能集热器
3.5.3 太阳能供暖装置
3.5.4 太阳能辅助热泵技术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通风节能技术
4.1 通风与节能
4.2 被动式自然通风
4.2.1 热压和风压
4.2.2 被动式自然通风的形式
4.2.3 被动式自然通风的设计要点
4.2.4 被动式自然通风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4.3 多元通风
4.3.1 多元通风的定义及分类
4.3.2 多元通风的控制策略
4.3.3 多元通风的分析与系统设计
4.3.4 多元通风的应用
4.4 置换通风
4.4.1 置换通风与节能
4.4.2 置换通风的设计
4.4.3 置换通风的应用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技术
5.1 低温送风技术
5.1.1 低温送风系统与节能
5.1.2 低温送风系统的设计
5.1.3 低温送风系统的应用
5.2 变风量空调技术
5.2.1 变风量空调系统与节能
5.2.2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设计
5.2.3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应用
5.3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技术
5.3.1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系统与节能
5.3.2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系统的设计
5.3.3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式空调系统的应用
5.4 中央空调新风节能技术
5.4.1 中央空调的新风
5.4.2 新风节能关键技术
5.4.3 新风节能技术的应用
5.5 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技术
5.5.1 中央空调水系统
5.5.2 中央空调水系统变流量设计及控制
5.5.3 动力分散式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节能原理及其应用
5.6 空调蓄能技术
5.6.1 空调蓄冷技术发展的背景与特点
5.6.2 蓄冷设备
5.6.3 水蓄冷空调系统
5.6.4 冰蓄冷空调系统
5.6.5 共晶盐蓄冷
5.7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5.7.1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策略
5.7.2 基于盐溶液除湿系统的新风处理方式
5.7.3 其他除湿方式
5.7.4 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工程案例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冷源节能技术
6.1 空调用冷源及其节能
6.1.1 空调系统冷源的分类及简介
6.1.2 冷源节能的发展方向
6.2 压缩式制冷技术节能
6.3 吸收式制冷技术与节能
6.3.1 吸收式制冷技术
6.3.2 典型吸收式制冷机组
6.3.3 吸收制冷的节能效益
6.4 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
6.4.1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
6.4.2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
6.4.3 太阳能制冷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5 蒸发冷却制冷技术
6.5.1 直接蒸发冷却技术
6.5.2 间接蒸发冷却技术
6.5.3 蒸发冷却的地理范围
6.5.4 常用蒸发冷却设备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暖通空调系统与设备控制节能技术
7.1 供暖系统与热源设备的控制节能
7.1.1 集中供暖系统的节能控制策略
7.1.2 热源设备的控制策略
7.2 空调系统与设备的控制节能
7.2.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7.2.2 中央空调水系统的节能控制
7.2.3 多联分体空调的节能控制
7.3 暖通空调节能控制的优化技术
7.3.1 全局性优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7.3.2 遗传算法在暖通空调节能优化控制中的应用
7.4 公共建筑计算机网络能耗统计与管理技术
7.4.1 公共建筑计算机网络能耗统计技术
7.4.2 公共建筑计算机网络能耗管理技术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8.1 建筑围护结构及其节能潜力
8.2 非透明围护结构
8.2.1 非透明围护结构的传热性能
8.2.2 非透明围护结构的保温与隔热
8.3 透明围护结构
8.3.1 透明围护结构的传热特点
8.3.2 窗玻璃材料与建筑节能
8.3.3 玻璃幕墙与建筑节能
8.3.4 窗和透明幕墙的气密性
8.3.5 双层玻璃幕墙
8.4 建筑遮阳
8.4.1 窗口遮阳
8.4.2 墙面遮阳
8.4.3 屋顶遮阳
8.4.4 入口遮阳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暖通空调节能技术/21世纪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列规划教材》:
1)基于室内空气品质控制的通风设计。优化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通风,需要使室内空气质量、热舒适、能耗、供热和制冷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佳平衡。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通过减少污染源和根据需要控制人员的通风量来减少必要的新风量;其次,通过热回收、被动冷却或加热通风来减少供热和制冷的需要;最后,通过采用低压管道和其他部件和优化自然驱动力来减少对风机的使用。
另外,还需要注意:当不需要制冷和供热时,可采用全新风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空气品质控制的通风,要求不能产生影响舒适性的问题,如吹风感、高的温度梯度和噪声。
2)基于室内温度控制的通风设计。优化自然冷却效果的通风,需要实现制冷量、围护结构蓄热量和热舒适之间的最佳平衡。要实现这一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通过采用低能耗设备、自然采光和有效地遮阳来减少室内和室外热负荷;其次,利用建筑的蓄热性能(工作时间段吸收和储存热量,并在夜晚通风冷却);最后,通过采用低压管道和其他部件和优化自然驱动力来减少对风机的使用。
另外,还需要注意:通常条件下,温度控制的通风量比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大。
(2)设计步骤
第一步,确定建筑的方位、设计和布局,多元通风过程受室外气候和建筑周围的微气候以及建筑的热特性的影响,因此首先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第二步,设计多元系统的自然通风模式。根据选择的白天和夜晚的通风模式设计建筑开口的尺寸和位置,以及像太阳能烟囱那样加强驱动力的部件。考虑室外空气的预热/冷以及热回收和过滤,确定自然通风模式的控制策略。
第三步,设计满足舒适性和能源要求的必要的机械系统,包括加强驱动力的简单的机械排风机到平衡的机械通风或全空调系统。这一步要确定多元通风的控制策略,使维持可接受的热舒适的同时减少能耗。
(3)设计流程多元通风的设计流程包括:概念设计阶段、基础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和设计评价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需要确定建筑的形式、尺寸、功能和位置。
基础设计阶段需要估计建筑的得热和污染物量,考虑多元通风系统的布局,计算必要的通风量以及期望的室内空气品质和温度水平,计算粗略的年能耗和必要的峰值负荷。如果不能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热舒适和用能以及费用限制的要求,通风系统就需要在进入下一步设计之前重新设计。
详细设计阶段需要重新估计污染物量和热负荷,选择多元通风系统组件的类型和位置以及控制策略和传感器位置。要求以设计年的逐时计算为基础,考虑室内外气候、能耗和费用,使整个通风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最后,在设计评价阶段,进行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的详细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