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封神榜》中仙风道骨的姜子牙,是《渴望》中温文儒雅的王子涛,是《茶馆》中丰神俊朗的秦二爷,是《家》中虚伪道学的冯乐山,是《甲子园》中饱含家园之情的黄仿吾……蓝天野,这位在舞台上活跃至今的老艺术家,人生真是应了曹禺《原野》里的一句话——大地是沉郁的,生命藏在里面。
蓝天野在这本厚重的回忆录里回顾了走过的八十多年,娓娓道来:一个执著绘画的少年如何阴差阳错地走上戏剧之路,又如何在表演和导演艺术上钻研了一辈子,直至今日仍然难舍舞台,仍然不忘绘画初心。书中以真挚平实的口吻,讲述国难家灾中的坎坷经历,传达艺术创作理念、表演和导演经验,坦陈在艰难和动荡时期的为人准则。书中收录剧照与生活照片总共170张,不仅是个人工作、生活的珍贵记录,更折射出新中国话剧事业摸索前进的历程。
蓝天野,1927年生于河北饶阳县。青年时曾入国立北平艺专学画,1944年转而致力于演剧事业,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任专职导演兼演员,艺委会委员。已离休,现任北京人艺艺委会顾问。演过《茶馆》等七十余部话剧。导演舞台剧十余部。在多部影视剧中出演重要角色。获中国话剧金狮奖荣誉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1962年起师从国画大师李苦禅、许麟庐,主攻写意花鸟,兼作人物画。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联合画展和个人书画展。
罗琦,湖南零陵人,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表演系副教授,文学博士,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作品有《勾勒舞台戏即诗——蓝天野表演艺术研究》(合辑于《生命·舞台》),话剧剧本《白夜》等。另有戏剧研究论文多篇。戏曲剧本《锦瑟》(合作)获第二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优秀奖。导演作品《迷魂狂想曲》参加2014北京青年戏剧节展演。
自序
幼年记忆
我的家庭,我的童年
大哥杜澎
姐姐走了
母亲带着我看戏
我的读书启蒙
老北京的庙会文化
青年时期参加革命与演剧
三姐从解放区回来了
老领导武光同志
三姐引领我参加革命
阴错阳差的舞台生涯
第一次登台演话剧
回顾《青春》——我演“红鼻子”
参加演剧二队,开始了以演剧为专业的路
十九岁演了段功
《大雷雨》·库力金·我
第一次在焦菊隐先生指导下演戏
在北平艺术馆的经历
《大团圆》让我对话剧的整体有了体会
撤回解放区——北平解放
撤回解放区,改名蓝天野
组建华大文工二团,迎接北平解放
重逢
参加开国大典的接待工作
《民主青年进行曲》
在中戏话剧团
北京人艺一甲子——舞台演剧生涯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的第一个戏
北京人艺建院之初
《北京人》·曾文清
《茶馆》——从不熟悉到熟悉的秦二爷
《蔡文姬》·董祀
不期而遇的角色——《王昭君》·呼韩邪大单于
小角色,跑群众
回归舞台—《家》·冯乐山·我
一甲子,太重了!——《甲子园》里的黄仿吾
表演进修和表演教学
“表训班”——意外难得的机遇
剧目实习,创造人物
《小市民》——尼尔的兴致与纠结
《暴风骤雨》——实践中的体会
全国来的旁听生
苏联专家在北京人艺授课
表演教学的兴趣
主持北京人艺演员学习班
“大班学员”
“81 班”
生活积累,得趣获益
琉璃河水泥厂
岗上,老主任吴春山
倾情补记
越南行
青藏高原行
专职是舞台导演
转行做话剧导演
真就导演了《贵妇还乡》
《吴王金戈越王剑》的是非曲折
31年后复排上演
1984 年,我导演了《家》
《秦皇父子》怎么了?
排《秦皇父子》的缘起
选演员的风波
舞台美术的默契合作者
中国话剧漂洋过海
《茶馆》首赴欧洲三国演出
“茶客”还在天上
交流与探讨
有待商榷的问题
海外演出之旅的延续
1986年,《茶馆》再度出访
在温哥华的日子
最后一站—新加坡
邻里真情——和日本戏剧界的交往
1960年首次接待日本话剧团访华演出
在北京的活动
在武汉的活动
去上海、广州
送别
1965年两次接待日本戏剧界访华活动
接待日本演剧家代表团
第二次日本新剧团访华演出
“文革”后与杉村春子先生重逢
1982 年,我第一次访问日本
1983 年《茶馆》访日演出时的人与事
杉村春子先生的毅力
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井上靖先生
伊藤巴子女士
小泽明先生
我为寻找友谊的人搭桥—兼记“你好会”
在东京的其他活动
赴京都演出
在大阪的活动
惬意的五天
被“绑架”去拍了影视剧
结缘电影
“被绑架去的王爷”——《末代皇帝》我演载沣
《封神榜》的姜子牙
匆匆参加的《渴望》
没引起多少关注的《将军暮年》
《板桥轶事》——四天半的郑板桥
电影《寡妇十日谈》的是是非非
《武夷仙凡界》——二上武夷山
偶然的《月落长江》
最后一部——《记忆的证明》
十年“文革”——种种不同色彩的记忆
“文革”之初,我遭遇的灰色幽默
“废除党团组织”
我成了重点被冲击对象
“开除党籍”—— 一场黑色幽默
运动时紧时松的一段日子
演剧队的历史风波
农场劳动——难得一段“绿色家园”生活
“运动”还在继续
变化莫测、反反复复的“运动”
“半板儿”戏组、冬日拉练
有始无终的《风雪高原》
“批林批孔”运动中遭遇“正人君子”
“四人帮”垮台了
准备复排《蔡文姬》
画缘
幼时记趣
中学时代对画的兴趣
北平艺专——索性学画吧
绘画成了业余
摆脱不开的兴趣——兼记程十发、张正宇
难成藏画家
幸遇恩师
麟庐师画展和寿庆
知恩图报
早该认识的黄永玉
重逢李翰祥
老同学侯一民
和范曾的交往
美林创造大美
美中不足
七十载风雨同舟—我和狄辛的生活与合作
狄辛的演剧经历
我和狄辛的合作
舍不断的舞台情怀和离休后的生活
挚友苏民
晚年生活
离休这件事
重拾画笔,举办画展
回归戏剧
没料到的再一次个人画展
我的家乡——幼时离家老大归
业余兴趣——“玩物未必丧志”
赏石
你好,观众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