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建筑师的信》与其说是给青年建筑师的信,不如说是给年轻建筑学子的信。很适合有志于建筑但彷徨建筑门前的人,就几个面向向一般普罗大众介绍,建筑与建筑师的世界及作者本身的建筑梦想组一个深入的探讨。作者认为:无论是商业、社会还是艺术意义上的成就,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关键看你有没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决心和毅力。
作者 汉宝德,建筑学家和建筑师。1934年出生于山东日照。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和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学位。曾任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台南艺术学院院长,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汉光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重要建筑作品包括垦丁青年活动中心、台南艺术学院、联合报系南园度假休闲中心等。著有《为建筑看相》、《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建筑的精神向度》、《建筑、社会与文化》、《汉宝德谈美》、《中国建筑文化讲座》等。
你学建筑的梦想是什么?是做一个专业和商业上成绩卓越、扬名天下的建筑师,还是做一个“大庇天下寒士”、解决大众居住问题的建筑家,抑或只是为了寻找自已独特的情趣?作者告诉你,做什么梦都没有关系,无论是商业、社会还是艺术意义上的成就,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关键看你有没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决心和毅力。确信有了决心和毅力后,就请看作者在本书中给你指明的成功之道吧!
第一封信 建筑与梦想
第二封信 空间思考的能力
第三封信 建筑与艺术之间
第四封信 多面向的建筑
第五封信 通识的心情
第六封信 谈建筑设计
第七封信 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第八封信 风格与传统
第九封信 建筑家要有爱心
第十封信 建筑这个行业、
第一封信建筑与梦想
老弟:
收到你的来信,你说你斗胆写信给我——一个长你半个世纪的老人——想知道我抱着怎样的心情进入建筑界。因为你进建筑系几年,但对前景仍然感到一片茫然。
谢谢你写这封信,因为用信件来沟通思想已经是上世纪的办法了。我已经几年没有收到一封信。我的子女也不写信来。他们想起我来,就打电话聊天。诚然,通电话可互相听到声音,在情感上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但是却无法真正沟通思想,甚至也无法表达与发掘深度的感情。文字是人类发明的最有力量的工具,人与人之间不再以信件往来,在思想的互相启发上就贫乏得多了。因此,我很愿意也很高兴与你通信,回答你的问题。只是在电话与电脑的e时代,你有写信、读信的耐心吗?
老弟,你要读建筑,对前景没有信心,那是因为你在成长中对生命的困惑。这是很自然的。年轻人对于未来既有憧憬,又有困惑,好像一只学习独立生活的小动物,面对陌生的世界时的心情。你的困惑会使你学习思考,进而认识环境,养成判断的能力,使你成为一个有信心、有方向感的年轻人。比起今天一般沉湎于肤浅感觉的青年,你是大有前途的。我相信,不论科技如何进步,人类珍贵的资产还是睿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