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属于外向型人格,你的搭档(或伴侣)则刚好相反。外向的你需要说话、说话,和每个人说话;内向的他/她却一直把感受藏在肚子里,取而代之的是时不时的停顿和无止境的沉默。面对压力时,双方消极情绪高涨,内向者彻底沉默,外向者越说越多,冲突一触即发。
为什么性格相反的人相处起来总是磕磕绊绊,冲突不断?他们成功合作的秘诀是什么?
这本史无前例的实用指南研究了无数高度成功的对立型搭档,如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和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和搭档沃兹尼亚克等。作者将他们的秘密武器浓缩成利于和谐相处的五步流程,以帮助性格相反的搭档欣赏彼此的工作方式(接纳不同),利用分歧激发创造力(点燃分歧),在合作中找到各自的角色(角色分配),互相尊重(消除厌恶),并明白适时退让以给足对方选择空间(一方难全),最终达到彼此单打独斗时无法企及的高度。
★ “人格研究之王”继《安静的艺术》后又一力作★ 简单五步让你的讨厌鬼搭档变成即时上线的神助攻★ 畅销书作者赛斯·高汀、丹尼尔·平克、亚当·格兰特联袂力荐
前言
引言
第一部分 基础要素
1. 谁在上演不可思议的对手戏?
什么是对立的天才?他们为何能产生独特的化学反应?
2. 如何将油与水混合起来——“对立的天才”制胜法和小测试
请先完成对立天才的测试题以便对自己和合作关系进行评估。
第二部分 五步制胜
3. 接纳不同
请接受你的搭档是个令人心塞的讨厌鬼,请接受你也是个令人心塞的讨厌鬼。
4. 点燃分歧
把对方最好的想法逼出来,将两个大脑的想法合二为一。
5. 角色分配
了解彼此该扮演的角色并进行角色分配,这样双方才能投入表演、全情释放。
6. 消除厌恶
当搭档双方彼此尊重,像朋友一样相处,才能自由开放地交谈,并享受乐趣。
7. 一方难全
要实现真正的多样性就需要合作,为对方提供最大范围的选择。
第三部分 关注结果
8. 时刻注结果
抛开差异,转而关注共同目标,你们才有极大的机会去创造非凡成就。
致谢
注释
“一个起飞,一个下降,
却总落在同一个机场。
我们错了又改,改了又错,
好让日子正确地过。
试着摆脱,
但我告诉你,杰克,
挣扎也逃不过,
异极相吸的道理
不要说你没听过。”
--引自宝拉·阿巴杜唱片,由奥利佛·雷柏创作1
什么是对立的天才?
对立的天才指的是各种合作类型中由内向者和外向者建立的伙伴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包括管理者与执行者、创作者与协作者、销售人员与后台支持人员、项目经理与赞助方等等。
这样的团队组合可以产生独特的化学反应从而释放巨大能量,进而取得单打独斗无法企及的非凡成就。但这样的成功并非水到渠成,而是需要共同努力,成功的魔力源自于搭档之间的差异性。尽管搭档双方风格迥异,但合作成果却高度统一、天衣无缝。只有当性格相反的搭档不再只关注各自的不同之处,而是求同存异,朝着共同目标推进时,合作关系才会取得巨大成功。
准确定义内向者和外向者
内向者从内在汲取能量,而外向者则从外部世界获得能量。尽管不少人会认为自己介于两者中间,但确实还是会有一定的倾向性。
人们还可能会在特定情形下表现得更加外向或内向。比如,作为一个外向者,您可能在大型节日派对上轻松自如地与陌生人打成一片,但面对财务团队时却沉默不语,因为这些人会令您感到缺乏自信。或者您是一个内向者,您可以很好地驾驭有准备的发言,但在与同事共进午餐时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对于自己属于内向者还是外向者这个犀利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考虑:在与人相处之后,您是否需要时间用于自我调整恢复?如果您响亮而肯定地回答“是!”,那么您很可能属于内向者。但如果答案只是一般的肯定,那么您可能更倾向于外向者。尽管这种划分方式算不上特别科学,但却非常实用。
贝斯·比洛是一位内向型企业家领域的专家,著有《内向型企业家》2一书。在赞扬一对性格相反却能在商业上相得益彰的搭档时,贝斯说,“你们一起为两人能在一起而努力。”3这句经典的话准确描述出了本书中您将读到的许多搭档的状态。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求能够共同取得成就。您也将读到内向型和外向型搭档合作之路上的磕磕绊绊,并学习怎样才能避免冲突。下面就来介绍由于内向者和外向者性格差异导致的一些问题,看看您在工作或生活中是否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线路不同 差之千里
有些人之所以让我们感到抓狂往往是因为他们看世界的角度与我们大相径庭。这些不同的视角或特征往往在最初吸引着我们,但渐渐地就变得令人无法忍受。在和我的丈夫比尔约会的时候,我喜欢他深沉从容的风度。但一年后,他那较长的沉默和停顿时常令我感到恼火。“我向他提问时他为什么不做出回应呢?”我想不通。实际上,比尔没有变,他的反应速度跟往常一样,只是婚姻蜜月期结束,我的心理接纳度不如从前。四十多年过去了,他还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幸运的是,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不同偏好,帮助我重新解读他的停顿和沉默,并且接受他需要斟酌好再开口的习惯。
除了说话节奏不同,以下这些本质的不同也会导致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的矛盾。
线路不同的挑战1:独处还是共处?
内向者需要享受独处的时光。他们更中意安静、私密的空间,在操作项目时喜欢逐一进行,以一对一或是小范围小组的方式。外向者总是很难理解,总试图去打破内向者的安静独处。我的丈夫比尔令人啼笑皆非地在他的门上挂了一个大大的“请勿打扰”的牌子,像极了十五岁的青春期男孩会做出举动。外向者需要此类明确的信号才能明白当内向者说需要点自己的时间时不是闹着玩的。
作家乔纳森·劳奇解释说,“外向者...... 总是随时欢迎他人的陪伴,也认为别人会随时欢迎自己的加入…… 尽管我经常向外向者解释这个问题,我从没有感觉到他们真正理解了。他们听了几分钟,就又继续大声说笑。”4
外向者要出去与他人共处才会感到生龙活虎,他们喜欢结识新朋友,喜欢把日程塞满,每天的活动越多越好。外向者史蒂夫·柯恩是一名学习主管,他喜欢在路上和同事们一起吃东西,并且“听周围十六个人的对话同时进行”。一天,团队里一个内向的成员在下课时对他说:我上完课感到筋疲力尽了,需要给自己充充电。然后她就径自回到自己的房间,就这样安静地度过了整晚。柯恩起初感到生气,但转念想想便改变了看法。他解释说,“我是教这个的(沟通技巧),所以我可以理解她。”
如果搭档们没有认识到这种不同,就可能会造成误解,对不参加晚上的社交活动的团队成员产生排斥。独处还是与人共处的问题还会使客户关系面临挑战。内向者置身于与陌生人搭建人脉的社交场合时会感到手足无措。外向者试图与客户拉近关系时,对方却表现得沉默寡言或者只想谈正事,这也会令外向者感到沮丧。
线路不同的挑战2:想得明白还是说得明白?
内向者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进行思考。即使在非正式谈话中,他们也会仔细考虑别人的话。他们会停下来停思考,然后才开口说话,并且善于利用停顿的时间充分吸收每个人的意见。外向者可没有那么耐心等待内向者完成思考,他们抱怨需要不断提问才能从内向同事的口中逼出回答,简直焦头烂额,特别是在一些必须做决策的时候。往往是外向者已经准备好要行动了,内向搭档还在不同的选项间思虑权衡。
外向者可能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观点,但却在说的过程中逐渐成形。内向者在一旁听得精疲力竭,对外向者不断更改跳动的思路感到一头雾水。在外向者在表述一个新想法时,内向者甚至会误以为他改变了主意,其实他只是边说边想到的。外向性格作家艾米丽·阿克塞尔罗德这样阐述道:“狄克(艾米丽的丈夫和商业伙伴)曾经被我边想边说的思维方式搞得很糊涂。有一次,我跑到他身旁说,‘我们去看电影吧。我们可以看这个、这个、这个或者这个!’他就呆呆地看着我。我突然恍然大悟,他对我说出这么多可以做的选择感到困惑,因为他以为这些事情我们都要做!”
线路不同的挑战3:隐秘还是公开?
内向者注重保守个人隐私,只与几个信得过的人分享私人信息。即使是这样,他们也要在非常了解对方并且十分信赖的情况下才会透漏。外向者则希望迅速与他人建立联系并且热络起来。他们可能觉得内向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爱答不理、冷漠疏远、不愿自我表露,这直接惹恼了外向者。相反地,内向者觉得过多地提问、快速熟悉并成为朋友是不可靠甚至侵扰的。
外向者需要说话、说话、与每个人说话,这令内向者感到诧异。作家兼领导力咨询师德沃拉•扎克在课堂上告诉内向者学员:“外向者时常说,‘我可以跟任何人谈论任何事情。’”接着,她看着内向者学员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好像第一次看到不明飞行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