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建筑大师、长城脚下的公社和朝外SOHO设计者承孝相成为***建筑大师的**本著作。■城市建筑选择华丽,还是选择俭朴?身在其中的生活是选择真实,还是选择虚伪?不仅仅是建筑理念,更是人生哲学。■承孝相**次提出他*重要的核心建筑理念:“贫者美学”,本书即是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对建筑本质的反思。
承孝相
1952 年出生,毕业于首尔大学,他曾就读于维也纳工科大学。15 年的时间拜金寿根为师,于1989 年开创建筑师事务所履露斋,他是引领韩国建筑界新风气的43 集团成员之一,也曾经为了探索新的建筑教育而参与了首尔建筑学校的设立过程。他从主导20 世纪的西方文明的批判中出发,提出""贫者之美""主题,并将此放在他建筑工作的中心,目前已荣获""金寿根文化奖""""韩国建筑文化大奖""等各种建筑奖项。
主要作品有海南博鳌蓝色海岸、长城脚下的公社会所及二期别墅、朝外SOHO、M-CITY规划、前门大街修复工程等。
著作有《贫者之美》、《智慧的城市/ 智慧的建筑》、《建筑,思维的符号》、《地文》、《卢武铉的墓址》、《古老之美》等。
几点随想
在这里,比拥有更重要的是使用出去,比添加更重要的是拿出去分享,比装满更重要的是腾出空间。
对“贫者之美”的几点随想
透视图中表现的是建筑物的形态以及蔚蓝的背景。周围的情况可以忽略不计,即使有也只是为了突出所要表达的对象,轻描淡写地带过一笔而已。建筑物越高、越有威严、越是嘲笑性的,其透视图画得越漂亮。
相反,“鸟瞰图”中要绘制大地上的建筑物位置,剩余的部分要表现道路和建筑物的用途,也不能少了与周边土地之间的关系,还要画出与道路接壤的部分,以及其中发生的生活方式。视角越高,建筑物的形状画得越简单,但是与周边的关系则可以表现得更广。
如果说透视图的方式更加近现代,更加专制,更加独断专行,那么鸟瞰图的方式则更为民主和妥协。
透视图是口号性、煽动性的;鸟瞰图是说明性、演绎性的。透视图展现的是华丽、炫目的作为客体的建筑,其建筑中的生活是被隐藏起来的。但是,鸟瞰图必须要添加生活的气息才能填满画面,其生活的百态才能增添其美丽。
不得不指出,我们的城市几乎都被透视图充斥着,这样的街头不可能真实地描绘我们的生活。
当社会处于不稳定的剧变期,或独裁者君临的时代,为了注入极端的感情,就更加需要梦幻般的透视图。按照那样的透视图打造的建筑,会隐匿事实情况,歪曲其中的生活真相,最终以残缺的形态麻痹社会。
那就像毒品或酒精中毒一样是不道德的。
城市中的建筑,建筑中的城市。
如果说城市是各种生活气息的集合体,那么建筑也是生活气息的共同体。就像生活气息不应受到管制一样,建筑也不应困在城市的牢笼中。
城市和建筑向对方互相敞开时,其中的生活矩阵才不会发生断裂,可以享受从最小的单元扩张到巨大的宇宙量级的生活广度。
土地应在生活矩阵中被定义,矩阵中建造的墙体只是用来限定生活的一个过程。
拆除领域的围墙,将剩余的空间返还给城市,将城市的道路延伸到其剩余的空间等,都是打造开放生活的第一个阶段。
反功能
我们在过去一直通过教育被灌输的“功能性”这一词,由于其功能性建筑的实现,不知衰萎了多少人的生活。
我们一直追求的更加舒适的生活,是否真的像我们所预想的那样带来舒适了呢?
比起触摸肌肤,我们更愿意触摸电子产品;比起面对面,我们更愿意隔着屏幕;比起当面倾听,我们更愿意隔着听筒。在这些“舒适性”中,生活为什么变得越来越贫瘠,越来越自闭了呢?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功能性”这一说辞。
更何况,在居住上引进功能性一词,甚至有可能威胁到生活的本质。有点不方便,有点距离,但是刚好在步行距离内,那样的宅子才更加健康,和所谓功能性建筑相比,反功能性建筑反而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功能性。
无用的空间
具有一定目的的空间—不管是多个目的,还是单一目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其目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其空间就会被困在黑匣子内,在被困住的期间内可能跟生活全然没有关系。
而没有特定的用途,连起个名都难的空间会延长建筑的生命力,会丰富无法用既定的规律揭示的生活面貌。
这样的空间越多,便会容纳更多丰富的生活。这种多样性被某种体系编织在一起时,其空间会演绎出生活的戏剧。
空间的层次感越丰富,生活的戏剧会演绎更多的转折点和感动。
无用的空间,比如院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院子不仅是生活的中心或愉悦视觉之物,院子不仅是居住的中心,也是思考的中心,是形成社区的空间。
这就叫作“无用的空间”。
沉默
墙体只是会限定这样的空间。
当墙被竖起时,其本身并不存在,但会具有超越形态的目的。夸张墙体,会扭曲其中形成的空间。这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生活形态,所以不能不说是危险的,且其本身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的城市和街道被多少只剩下空壳的墙体所围堵!
畸变歪曲的形态、乌七八糟的颜色、炫目的灯光、各种恶臭和噪音……面对戴上低劣的商业属性和滑稽的暴发户面具所呈现的这街头的片段式风景,我们应该传递什么信息呢?
我相信,一定要向他们传递缄默的价值和意义。
缄默的墙体
墙体尽管用朴素和不入流的材料建造,但仍然至少是洞察问题的本质、心中有坚定不移的价值观、具有美丽灵魂的建筑家所建造的墙体,所以绝对不会轻易坍塌。
这个时代,我们的建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再一次扪心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