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反射器,它能真实地反映出人体内在的健康情况。只要仔细观察,您就会发现,我们的脸、手、脚、腰、背、 臀,甚 至是排泄物都能随时准确地给我们传递健康信号,这些信号能及时提醒我们,身体的哪些部分出现了问题。2、注意小信号,预防大健康 对比才知道,问题不简单3、把病例创作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读者在看故事中了解健康的知识,经过对比发现自己身上是否潜藏不良的信号,做到及时检查 和预 防。选题明显的亮点就是,生动,实用,专业的指导!4、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你了解有关健康的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从阅读开始!
朱宏,女,副主任医师,北京武警总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二十年,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中医各项专业技术,对小儿发热、胃肠功能紊乱、月经紊乱、糖尿病等代谢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近年来潜心研究中药耳针疗法、灸法、刮痧、中药泡洗疗法结合中医全息理论,对于黄褐斑、失眠、便秘、软组织损伤、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月经不调、不育不孕等方面的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中医学界历来将扁鹊尊为我国古代医学的奠基者。在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扁鹊堪称神医,无论什么疑难杂症,他都能手到病除,最神奇的就是他有“特异功能”,能从人的面貌形体等透视人的五脏六腑。那么,扁鹊到底有多神呢?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称为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一次,扁鹊到了齐国,他到朝廷拜见蔡桓公说:“您有小病在皮肤和肌肉之间,不治将会深入体内。”
蔡桓公不屑地说:“我没有病。”扁鹊走出宫门后,蔡桓公对身边的人说:“医生喜爱功利,想把没病的人说成是自己治疗的功绩。”
过了五天,扁鹊再去见蔡桓公,又说:“您的病已在血脉里,不治恐怕会深入体内。”
蔡桓公生气地说:“我没有病。”扁鹊出去后,蔡桓公非常不高兴。
又过了五天,扁鹊再去见蔡桓公,对他说:“您的病已在肠胃间,不治将更深侵入体内。”蔡桓公这次不肯再答话。扁鹊出去后,蔡桓公很是愤怒。
再过五天,扁鹊又去,看见蔡桓公转身就后退跑。蔡桓公见状立刻派人问他为什么要跑。扁鹊说:“疾病在皮肉之间,汤剂、药熨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在血脉中,靠针刺和砭石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在肠胃中,药酒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疾病进入骨髓,就是掌管生命的神也无可奈何。现在疾病已进入骨髓,我已不再要求为他治病。”果然,又过了五天,蔡桓公身患重病,他立刻派人去召请扁鹊,扁鹊却已逃离齐国。就这样,蔡桓公最终因没有听从扁鹊的劝告而病死了。
这个故事或许有些让人不可思议,但却很好地诠释了中医四诊中“望诊”的最高水平。
张仲景看出了王仲宣的“疠疾”
张仲景是中医界的另一位名医。他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的伟人,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张仲景生于公元150年正月十八,于公元219年溘然长逝,享年69岁。
张仲景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的父亲叫张宗汉,曾经在朝为官。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张仲景从小就接触了很多的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蔡桓公的故事之后,就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灵帝时,张仲景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都勤求古训,博采众长,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后来编著了一部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将理、法、方、药熔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非常独特的中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建安年间,有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在朝廷中任侍中,名叫王仲宣,他与张仲景有着非常深厚的交情。一天,张仲景相约王仲宣见面,发现了王仲宣的身上潜伏着一种名叫“疠疾”的病原,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麻风病”。
张仲景对王仲宣说:“仲宣,我看出你身上潜藏着一种病,叫做‘疠疾’,如果你不早点进行医治的话,到40岁的时候,你就会出现脱眉毛的现象,脱眉毛半年后,就会有生命危险了。你听我的劝告,赶快先服用几剂五石汤吧。”
当时王仲宣刚20出头,患有“疠疾”在那个时代又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被别人传他有这种病,是非常丢脸的。王仲宣以为张仲景是在吓唬自己,小题大做,又不好驳了老朋友的面子,就哼哈的答应了,但并没有听劝按时服药。
不久,两人再次相见,张仲景看了看王仲宣的气色和体态,疑惑地问:“你有没有服过五石汤?”王仲宣显得有些反感,敷衍着说:“是的,我服过了。”张仲景仔细观察了一下,说:“不对吧,看你的气色,肯定没有服过。你为什么不听从我的劝告呢?为什么要如此轻视自己的生命?从现在开始,你一定要听我的劝说,赶快服些药吧,不然真的就麻烦啦!”尽管张仲景费尽口舌,可王仲宣就是不愿意相信,依然没有按照张仲景说的去服药。
果然,在王仲宣40岁的时候开始出现严重的脱眉毛现象,脱眉毛到第187天的时候,王仲宣终因不治而身亡。可惜了这位极有才华的文学家,这么早就离开了人世。
蒋晓看出这孩子得了“相思病”
你一定听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梁祝二人同窗三年,情深义重。当梁山伯听说祝英台要许配给马家的时候,便一病不起,梁山伯得的就是相思病。但是,你知道吗?相思病不只成年人会得,小孩子也是会得相思病的。
明代有一位医家叫蒋晓,他治疗小儿怪病很拿手。一天,一位妇女带着自己刚满1周岁的儿子来找蒋晓。妇女紧张地对蒋晓说:“我的儿子近日里不太吃东西,而且身体日渐瘦弱,找很多医生瞧过后都说是消化不好,可是吃了很多药就是不见好。”
蒋晓听了妇女的叙述后,仔细看了看孩子的面色、舌苔,心里疑惑:“看样子,这孩子应该不是消化不好。”就在他仔细“望诊”的时候,突然发现,孩子的目光在不停地移动,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蒋晓顿时笑了起来,起身到隔壁屋拿来了小铃铛、小老虎、小木鱼。小孩见到蒋晓手中的玩具,立刻显出了惊喜的神色,用他那双笨拙的小手抓起了小木鱼,还紧紧地抱在怀里。
蒋晓见状,对妇女说:“你的孩子痊愈了。”妇女有些不解,蒋晓继续说,“你的孩子因为思念他心爱的玩具而得了病,这就叫做小儿相思病。”此时,妇女恍然大悟,她想起来了儿子经常玩耍的小木鱼不见了,从找不到小木鱼开始儿子就这样了。
蒋晓解释说:“孩子幼小的心灵已经孕育了七情六欲,也会有自己的真爱,一旦失去了这种爱就会产生思念之情。因为他的年纪太小,还无法表达这种情绪,代之的便是不思饮食或精神上的委靡。当他找回失去的爱之后,相思病自然就不治而愈了!”妇女一边称赞蒋晓是神医,一边鞠躬言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