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出发,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深度访谈,涉及人群广泛,以曲江的六种情绪(梦想、归属、改变、执着、安逸、隐忧)为主线,记录了曲江新区十年变迁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全面而又深刻地展示了曲江的地方感及其在各类人群中的表现。本书虽聚焦于曲江这一城市新区,但折射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人口流入城市、乡村人口城市化及城市间人口流动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地方建构的经历和经验,是探索城市新兴空间人地关系融合的一次有力探索。
《根植:曲江生活访谈录》通过对西安曲江的六类居民(原有的老居民、新移民、在曲江工作的人员、曲江周边地区居民、小业主、小企业主以及手工业者)访谈回溯曲江社会文化、物理空间流变的同时,揭示了这样一系列问题:人是否要根植在某地?如果是,这块地方在哪里?它是家,是城市,还是国家?是身体的根植,还是心灵的根植?
白凯,回族,陕西西安人,法国南特大学企业管理学硕士,陕西师范大学全国首届旅游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旅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及文化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旅游局首批“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
王晓华,汉族,陕西西安人,南开大学旅游管理学硕士,陕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博士,现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基础理论、旅游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
谢雪梅,锡伯族,新疆乌鲁木齐人,陕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博士。现为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游客行为、社会性别等方面的研究。
他就说:“你的车不行,还是开我的车吧。”在去他家的路上,他边开车边说,“你看这地方多好,我的车就应该在这样的地方开才合适。”我能感受到他流露出的那种满足感:在那一刻他把所有重要的东西都带在身边了。那次,他在这里待了一个礼拜,还舍不得回去。他老婆给我描述他说:“那人有神经病呢,大清早起来不知道干啥去了,结果回来后说是开车遛弯去了。”可能他真的很享受,觉得他这样的车就适合在曲江这样的路上开,就适合开到我家的那个小区去。他停车位也买了,花了15万,他觉得他的人生价值在这里体现了。最后他是真的有点舍不得回去了,他给我老公说呢:“刚子,我把工作辞了吧,咱老家,你不知道,真没有意思!还是你们这边好。”他老婆也说:“我们下次来把娃也带上(因为娃还小,没有带来),咱在曲江好好逛逛去。”
确实,我老家虽然好像什么东西都有,但跟曲江相比,缺少的是精致和细腻。比如这边有很多儿童乐园、亲子乐园,确实很适合孩子玩,所以他们走的时候恋恋不舍,很希望成为这里真正的常住居民。但是,我想他们如果真的住在这里,就一定会明白什么叫“水土不服”了。因为他在老家什么都是和身份配套的,但是在这里你要和这儿的人显摆的话,那就不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