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诗稿》一书,百余首诗的创作过程中几乎都有修改,甚至重写。此次作者将这些修改乃至重写都认真完整地记录下来,选出几十篇,集为《月下门手记》。就修改什么、为什么修改、怎样修改、修改成怎样、为什么这样修改等问题做出整理与说明。另外,书稿中收录了作者多年教学过程所写论文十余篇。
小引
安家
白鹤芋
被
比
补过
不会
荷包花
不为断肠
不要蝴蝶
尝
嫦娥自叹
吹不走
大蓟
大丽
颠倒折腾
虞美人
废弃
费
故事仙女花
合欢
红豆
虎耳草
花锦
画外
回到花内
豁然一亮
急
急救
几里
夹竹桃
假不假
金银花
金鱼花
开一夜的花
愧对
老套
联想
马花龙
马扁
曼陀罗
魔神
农民工
抛绣球
刨食
岂止
轻巧不得
情感的功能
瑞香
三角梅的梅
三易之后
诗的晚节
孙子与花
桃金娘
跳舞兰
退一步
无字书
我
龙船花
仙客来玉兔登月航天
想象
信
羊蹄甲
迎春
赞歌悲剧
转折
紫荆
紫薇花开时
棕
走路
附
《月下门手记》:
安家 金莲花,叶子像荷叶,但小如茶盏口。花黄色,与荷花毫无相似之处。说来,二者本不同科、属,而它也没莲的高洁清雅的格调,想只是因为那叶子的缘故,所以得名金莲花的吧。
几年前,我为其写首诗,如下: 片片如莲叶,安家哪地方? 阳台几案上,露地假山旁。
羡慕花情雅,讴歌藕意长。
将金来舍弃,就可进荷塘。
这诗后半首,意在说它企慕荷花,于是替它出主意:将那“金”舍弃不要,那就是莲花,可进荷塘了。
但腹联的“花情雅”,却不能单指荷花,这花也可以是别的。
尾联这复句,不管是条件或假设关系复句,只要“将金来舍弃”这条件具备,那“进荷塘”的结果就必产生。这条件是充分条件。如此,失之绝对化。
它有个别名叫“旱荷花”,没“金”,那又怎样?还是只能生于旱地,而不能长于水中。
我改为:“依依金不舍,怎会进荷塘?”这与原尾联角度相反,但意思一致,即舍弃金就可进,然而它不舍弃,自是不会进荷塘。同样有绝对之嫌。
后我改作:“将金来舍弃,可否进荷塘?”“可否”又改为“可愿”“可会”。经比较,改成“可愿”,那是人家问它的话。另两个,则是它问人家的。
经比较,用“可否”比“可会”好,即如将“金”舍弃,那它可不可以进荷塘。我觉得还是让它来提问好,这可宛转表达它仰慕莲花而想成为莲花的企求。
改了这尾联后,改腹联。
金莲花不耐寒,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一般种在阳台窗台、几案书桌、露地上,篱笆、假山石旁。
原颈联回答首联提出的问题,但答案不全。我想,中间这二联就都针对哪里安家来写吧。这样,颈联也得重写了。
我先写这二联为:“阳台当绣户,露地作华堂。
待于几案上,靠在假山旁。”从平仄上看,全写成颈联了。
我把第三联调上去当颈联,并改“待”为“留”。
将第二联调为腹联。为合平仄,且“华堂”当是生造,又“绣户”也不通俗,所以将其改作“露地当宅院,阳台作绣房”。因首联用了“地”字,为不重复,把“哪地方”改为“在哪方”。
没想到顾此失彼,这又与颈联重了“在”字。因此,改颈联为“曾留几案上,也靠假山旁”。接着改“曾留”“也靠”分别为“停留”“倚靠”,都不能表示安家的意思。过了多时,这才分别改为“栖身”“落脚”。又”脚”与后边的“假”上声相连,要变为阳平,这不合平仄,所以改作“户”。
不过仍存在老问题。尽管不是用一联而是用二联来写它的家,仍没把它的家都写全,只得在句末加上省略号了。
修定如下: 片片如莲叶,安家在哪方? 栖身几案上,落户假山旁。
露地当宅院,阳台作绣房…… 将金来舍弃,可否进荷塘? 全诗围绕“安家”。开头别人问它哪里安家。中间它作了回答。家不少,那省略号表示除列出的外,还有,但就是没有荷塘。因此,最后改它问人家:自己将金舍弃,那可不可以进荷塘? 前面已说过,就是因为它企慕莲花,这才有这一问。问中含有的这情感,使追求高洁清雅的思想得到体现,获得美感。
审美,根本上就是情感的活动。情感是使文学形象生动的根本因素,是文学形象活的灵魂,是文学的内在特质。难怪会说,它是文学的看家本领。
自然,这情感必须要有恰当的流露方式,这才能引起共鸣,产生感人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