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文化城戏剧研究》是“桂林抗战文化城文学研究丛书”之一种。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戏剧运动秉承20世纪中国现代戏剧文化的开放品格,在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文化创造中,创造出远远超过孤岛时期上海的成就。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戏剧家群形成的原因、基础、方式、样态、性质、意义等内容,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现代戏剧的文化传统以及中国现代戏剧家的文化贡献。从学理层面做出的系统论证,有助于从新的视域深入推进对20世纪中国戏剧的历史研究,有助于丰富和扩展对抗战时期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对于理解和阐释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中知识分子面对复杂的政治形势、军事形势、经济困境和文化危机时的行动和贡献,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绪论
第一章 桂林文化城戏剧家群的主体特征
第一节 戏剧家的社会地位、处境及其历史特点
第二节 戏剧家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及生活态度
第三节 创作思想
第四节 文化修养
第二章 桂林文化城戏剧家的创作特征
第一节 桂林文化城戏剧创作的总主题
第二节 在传统与现实之间
第三节 创作方式及其特点
第四节 桂林文化城戏剧创作的审美风格
第三章 文化场:戏剧家与文化城的互动
第一节 社会生活对戏剧家的锻造
第二节 多元共存政治思想中的自觉抉择
第三节 战争文化背景下戏剧家的遭遇与艺术创造
第四节戏剧家的艺术活动与文化城的历史特色
第四章 政治凝聚力与文化向心力
笫一节 政治因素分析
第二节 文化的力量
第五章 田汉:桂林文化城的戏剧魂
第一节 戏剧创作——忧患精神
第二节 戏剧运动——苦干精神
第三节 统战工作——团结精神
第四节 戏剧活动——民族精神
第六章 欧阳予倩与桂林文化城戏剧运动的思想艺术建设
第一节 桂剧现代化
第二节 话剧现代化
第七章 政治性生存和文化性生存:桂林文化城戏剧家群的
第一章 桂林文化城戏剧家群的主体特征
第一节 戏剧家的社会地位、处境及其历史特点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实行片面抗战面抗战政策,国土大片沦陷。武汉、广州失守后,逃难的民众一时间蜂拥到桂林,其中就包括以田汉、欧阳予倩和熊佛西为首的戏剧家们。他们身先士卒,用自己的青春、汗水、泪水乃至生命演绎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艺术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戏剧理论、创作实践和戏剧运动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那么,作为文化城抗日宣传活动的主体,戏剧家们当初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来到桂林?又是以何种状态在这里进行创作和生活的?他们的作品和活动具有怎样的历史特征和意义?
一 戏剧家在桂林文化城时期的社会地位
在当年声势浩大的抗战文艺运动中,戏剧家群是最活跃的一支队伍,正如夏衍所说:“在参加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整个文化兵团中,戏剧工作者们已经是一个站在战斗最前列、作战最勇敢、战绩最显赫的部队了。”这里集中了当时我国各省各阶层的爱国者。按年龄,这是一支老中青三代结合的队伍,有文坛巨将郭沫若的悉心指导,还有像田汉、欧阳予倩、熊佛西这样年轻有为的生力军来担当重任,当然也不乏像李文钊、杜宣、于伶等文艺新秀的积极参与。从队伍组成来看,这是一个囊括了社会各阶层的团体,他们的从艺之路也是各有不同:有的从小深受家乡地方戏曲影响,比如田汉;有的是在求学的过程中慢慢地走进了艺术的殿堂,比如夏衍;还有的却是出于对戏剧艺术事业的执著和挚爱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做出的选择,像欧阳予倩。从任职情况来看,他们大多身居要职而且身兼数职,例如田汉、欧阳予倩、焦菊隐等,也有的专门负责一个团体的运作,比如李文钊、杜宣等。从文化水平角度出发,这又是一个各有所长的集体,有以田汉、欧阳予倩、熊佛西、丁西林、洪深等为代表的受过高等专业教育的戏剧家,也有类似朱琳、尹曦等刚刚从艺不久、虚心学习的年轻演员。
这支戏剧兵,汇聚迅速,人员复杂,但在文化城的抗日文艺宣传运动中,它绝对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请看他们是以怎样的身份出现在桂林的:田汉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第六处处长,主管艺术宣传工作;欧阳予倩担任广西艺术馆馆长兼戏剧部主任,桂剧实验剧团团长;夏衍主编《救亡日报》,全权负责此报的筹划、出版和发行工作;焦菊隐被聘为广西大学文史专修科的教授,并兼任广西大学青年剧社的辅导工作;洪深担任政治部第三厅第六处分管戏剧音乐的科长,并兼任广西大学教授;李文钊最初担任新中国剧社社长,负责新中国剧社起步时的各项工作,等等。
二 艰难的现实处境
夏衍曾说:“春来之前的寒气往往苛烈甚于冬天。”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日渐明朗,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戏剧家们的工作和生活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