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草种子生产技术》以退化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植和天然草地补播为特色的实用技术指南,主要适用于从事饲草种子研究和推广人员参考,也可供有志于从事饲草种子生产的农户阅读。
《饲草种子生产技术》后附有常见饲草种子彩色图片。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
饲草的繁殖方式
环境与饲草种子生产
饲草种子田建植与管理
饲草种子收获和加工管理
主要饲草种子生产技术
饲草种子贮藏技术
饲草种子检验
饲草种子经营管理
绪论
第一章 饲草的繁殖方式
第一节 种子繁殖
第二节 营养繁殖
第三节 饲草的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
第二章 环境与饲草种子生产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饲草种子生产
第二节 人工效应与种子生产
第三章 饲草种子田建植与管理
第一节 饲草种子田的建植
第二节 饲草种子田的田间管理
第四章 饲草种子收获和加工管理
第一节 饲草种子的收获
第二节 种子的物理特性
第三节 种子加工
第五章 主要饲草种子生产技术
第一节 豆科主要饲草种子生产技术
第二节 禾本科主要饲草种子生产技术
第三节 菊科主要饲草种子生产技术
第六章 饲草种子贮藏技术
第一节 种子的寿命
第二节 种子的贮藏
第三节 种子贮藏期间的管理
第七章 饲草种子检验
第一节 种子扦样
第二节 饲草种子含水量测定
第三节 饲草种子净度分析
第四节 饲草种子发芽试验
第五节 品种纯度鉴定
第六节 种子生活力测定
第八章&n
一、种子的收获时间
在生产实践中,不同草种的成熟期和收获时间各不相同,同一草种在不同地理区域其成熟期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地块的饲草种子,也由于土壤肥力不均、授粉及开花时间前后不一致、边际效应、田间局部小环境等因素影响,其种子成熟期也不完全一致。因此,种子收获的最适时间常常是难以准确确定的。
种子成熟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种胚的形成完成于乳熟期,此时种子为绿色,含水多,质软,种子易于破裂。乳熟期的种子干燥后轻而不饱满,发芽率及种子产量均很低,绝大部分不具经济价值,所以,生产实践中一般不选择在此生育期进行收种。蜡熟期的种子呈蜡质状,果实的上部呈紫色,但部分种子仍保存浅绿的斑点,种子容易用指甲切断。完熟期的种子质量和品质最高,它们的千粒重、发芽率和种子产量均较高,是种子收获的适宜期。但此时由于草种落粒性强,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所以未必是种子收获的最适宜时期。
种子收获要从以下方面考虑:种子含水量、种皮颜色、种子成熟度。
大多数饲草,当种子含水量达到35%~45%时便可收获,多年生黑麦草种子收获的最适时期是种子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