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探索空间、征服宇宙的历史长河中,苏联/俄罗斯一直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并作出了巨大贡献。苏联/俄罗斯的空间开发是人类空间探索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创造了诸多“第一”: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奠定了现代火箭理论;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世界上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及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造物体(月球1/2号);首个行星探测器(金星1号);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轨道飞行的人(尤里?加加林)和第一位太空行走之人(阿列克谢?列昂诺夫);第一座载人空间站(礼炮号),等等。当然,其中也不乏失败的苦涩。本书即从一个西方学者的视角,详细介绍了苏联/俄罗斯行星探测(主要是火星和金星探测)的历程:艰难起步后的高潮和低谷;伴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科学家的喜悦与泪水。书中对20世纪初期及中叶苏联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苏联科学家的早期活动,二战前后及冷战大背景下美/苏竞争对苏联月球与行星探测项目的影响,苏联/俄罗斯几代行星探测器几经周折的设计方案、所获科研成果,以及历次失败均有详尽而独到的描述与分析。
相信本书能对我国从事行星科学研究、行星探测器研制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起到一定的启发
你想了解俄罗斯行星探测历程吗?那选择本书就对了
第1章火星女王
漫长的1883年暑假
《火星女王》和科幻小说在俄国所扮演的角色
佩雷尔曼、灿德尔和孔德拉秋克
镇压过后,复活
太空时代的金星
太空时代的火星
行星际航行时代的序幕
参考文献
第2章第一阶段计划
苏联火箭
德国的进步
R7火箭
地球卫星理念
行星际探测思路
首艘宇宙飞船
规划首次金星和火星任务
火星和金星探测器所用的火箭
跟踪系统
20世纪50年代载人火星计划
KMV和TMK项目
另一条道路:宇宙飞机
准备向火星和金星进发
参考文献
第3章第一阶段火星和金星探测器
0世纪60年代的1 M和1 V系列
一览无遗:Tyzhuli“人造地球卫星”
首个金星自动行星际站
“妨害仍未排除”
重新设计
962年的2MV系列
火星1号
MV系列:1964年的金星任务
改进运载火箭:8K78M
3MV:1964年火星任务
探测器2号后记
第一系列任务的终结
参考文献
第4章拉沃奇金设计局
拉沃奇金第301设计局
三部门重新构建:拉沃奇金设计局、政府部门、研究所
拉沃奇金设计局的重新设计
新一代宇宙飞船:新型UR500(8K82)火箭
俄罗斯成为黄昏之星
第一次下降
金星5号和金星6号探测器
新型跟踪系统
新的管理体制之下
参考文献
第5章首次金星和火星着陆
首次金星着陆
标杆金星任务:金星8号
巴巴金的第一个设计方案:火星69号
火星69号的设计挑战
破碎的窗户,破碎的希望
火星71S:为着陆航天器打头阵的轨道器
如何抵达和软着陆?
小型漫游车
火星71S的失踪及其后果
最后的航程
格奥尔吉巴巴金,1914—1971年
第一次到达火星表面
火星3号:第一次软着陆
轨道任务
大型火星编队:2T212的问题
在途中
火星6号到达红海
火星5号的短暂成功
火星编队的余波
参考文献
第6章苏联行星探索高峰期,1975—1986年
新一代
金星9号在一个山腰上着陆
金星10号
金星11、12号:首次来自其他星球的声音
金星13号和14号:岩石钻孔
金星13号和14号的成果
金星15号和16号:计划
金星15号和16号:任务
金星15号和16号:成果
向维加项目进发:气球计划
维加项目:任务
维加:航天器和仪器
金星上的维加
气球旅行
打破苏斯洛夫魔咒:维加抵达哈雷彗星
拦截哈雷彗星:科学成果
高峰期
参考文献
第7章福布斯号,危机和衰落
火星派回击:5NM、5M项目
新总设计师:维亚切斯拉夫科夫图年科;新航天器:
UMVL
福布斯号:苏联最后一个火星探测器
“我们可以在以后将他们都枪毙掉”
以不稳定的方式抵达火星
朝向火卫一的机动
“失效的福布斯2号发回的最后一个消息”
福布斯项目的科研成果
重整旗鼓
苏联变为俄罗斯
在烛光下完成任务
火星96号之后的计划是什么?
火星96号:最后一个重量级项目
没有飞往火星,而是落到安第斯山:火星96号短暂而
令人神伤的飞行
艰难时光
行星探测器再次从拜科努尔出发
参考文献
第8章重返行星?
飞向火星的关键路径
生物圈
马诺夫采夫、乌雷贝什耶夫和博日科飞向火星
和平号空间站上的体验
关键核路径和电路径
火星女王项目——不是电影,而是事实
火星女王计划:新的TMKMEK
火星女王:切洛梅的UR700M
火星女王计划的结局
火星女王计划之后:能源公司的新设计
DZhVS:长时间工作的金星着陆器
苏联末期的计划
维斯塔任务
重整火星探测计划
重返火卫一?福布斯土壤探测计划
火与冰
保持梦想
参考文献
第9章遗产
参考文献
附录A苏联/俄罗斯行星任务
第1章火星女王
《火星女王》(Aelita)是苏联一部科幻小说及科幻片名(1924年)。——译者注
火星上居住着某些物种或者其他我们能确信存在而又不知为何物的物种。
——珀西瓦尔·洛厄尔(Percival Lowell),《火星运河》(Mars and its canals),1906年
11漫长的1883年暑假
俄罗斯的行星探索可以追溯到1883年的夏天,源于卡卢加市(Kaluga)一位教员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Konstantin Tsiolkovsky)的一部著作,是他开启了俄罗斯人描绘星际旅行的先河。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年9月出生于俄罗斯的伊热夫斯科耶镇(Izhevskoye),他父亲是一名护林员。10岁那年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感染上了猩红热,这使他基本上失聪。可能是他听力受损的原因,他母亲帮助他完成了小学学业,而他自己更是如饥似渴地读书,到17岁时掌握了高等数学、微积分和球面三角的计算,之后他千方百计地获得了在卡卢加市任教的职业,并在那儿度过了余生。
在1883年那个漫长的暑假期间,齐奥尔科夫斯基偶然间产生了星际空间旅行的念头——尽管我们仍不确切知晓究竟是什么激发了他的这一兴趣,然而这一兴趣却成为了他毕生的追求。值得一提的是,齐奥尔科夫斯基并非是个空想理论家,这个天赋非凡、自强不息的人,还集数学家、发明家、作家和实用工程师于一身,正是他建造了助听器、风洞
以及小型离心机。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1883年那个夏季,齐奥尔科夫斯基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自由太空》(Free space),书中描述了星际旅行者为什么会失重。接着,他又发明了火箭发动机推力公式,即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它成为了后来所有火箭科学的基础,即使现在也是火箭学科首先要教授的要点。在《登上月球》(On the moon)(1893年)与《天地之梦》(Dreams of Earth and heaven)(1895年)中,他提出了飞离地球的要点——精确计算所需要的速度——并且在《行星际航行》(Interplanetary flight)
一书中,他草拟了一个能够深入太空旅行,且自身拥有封闭生态系统的空间站。在“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 一文(1903年)中,他阐明了为什么裂变核燃料将是长途太空旅行所必需的,这是因为其能够提供比液体燃料火箭更大的推力,并说明了如何才能在其他星球上软着陆。最后,他预言:“人类终将登上太空并在那儿找到居留地。”
在《宇宙火箭列车》(Cosmic rocket trains)(1918年)这本书中,齐奥尔科夫斯基专门讲述了摆脱地心引力,达到宇宙旅行所需要的速度这一命题。答案是采用多级火箭(或是一级接一级地串接,或是相互平行并联,然后再逐级抛脱),每一级都尽可能达到比前一级更高的高度和速度。在1911年8月12日写给B·N·沃罗比约夫(BNVorobyov)的一封著名的信中,齐奥尔科夫斯基这样写道:
“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地球束缚之中。一开始,他们为了探究发光体与太空,会小心翼翼地探索大气层的上下边界,随后会通往整个太阳系。”
布尔什维克政府给齐奥尔科夫斯基提供了晚年的养老金,直至他于1935年9月去世。他在卡卢加的家成为了业余火箭制作爱好者、热心研究者、记者和科普工作者的定期集聚地。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间,他发表了60多部作品,包括论文、著作,甚至还有科幻小说。他人生最后一个秋季的那些日子,他是在自家的阳台上彻夜不眠地度过的,围绕在他身旁的是一堆堆书籍、手稿和古怪的地球仪。时至今日,他的故居已经成为一处圣地,同时也是一座博物馆和纪念堂。
12《火星女王》和科幻小说在俄国所扮演的角色
儒勒·凡尔纳——在沙俄时期家喻户晓
一个家在黑海地区敖德萨市(Odessa),名叫瓦连京·格鲁什科(Valentin Glushko)的小男孩就是受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作品启发人群中的一员。1921年,13岁的瓦连京阅读了儒勒·凡尔纳1865年的作品——《从地球到月球》(From the Eearth to the Moon)。次年,年仅14岁的他就自己决定去敖德萨天文台观测金星、火星和木星,而他的观测成果就发表在了第二年的《天文学通告》(Astronmical Bulletin)和Mirovodenie杂志上。紧接着,瓦连京在16岁那年给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写了一封信,并收到了他的郑重答复。瓦连京·格鲁什科在1928年完成学业之后,便直接进入了列宁格勒的气体动力实验室(GDL),在那里设计、制造火箭发动机,最后,他成为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火箭发动机设计师\\\\[1\\\\]。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在当时的俄国可谓是同类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掀起了这类作品的蓬勃发展,而火星便是俄国科幻小说的聚焦点。就在H·G·威尔斯(HGWells)出版《星球之战》(War of the worlds)(1908年)这部著作的同一年,持不同政见的布尔什维克党员,同时也是哲学家和医生的亚历山大·博加诺夫(Alexander Boganov)(1873—1928年)出版了《红色星球》(Krasnaya Zvezda)一书,书中描绘了友好的火星人希望和地球人合作的故事。这一时期的里程碑式作品当属《火星女王》,该书的作者是阿列克谢·托尔斯泰(Alexei Tolstoy)(1883—1945年),书成于1923年。故事讲述的是两名航天员抵达火星后,发现火星上的子民受到残忍帝国的奴役般统治,使情况变得复杂的是,两名航天员之一的洛斯(Los)先生深深爱上了艾丽塔(Aelita)公主,也就是火星女王,小说便取其名为书名。其间,另一名航天员古谢夫(Gusev)带头设法推翻火星帝国政府,建立新模式社会。这本小说受到权威当局的推崇,很快被改编成一部很受欢迎的电影,同时也激起了同业者的写作热情。该片由刚刚流亡归来的雅科夫·普罗塔扎诺夫(Yakov Protazanov)执导,图斯库布(Tuskub)扮演火星国王和一位“大胡子天文学家”,该影片因其设计构思和价值观而获得很高的评价。尤丽娅·索恩泽娃(Yuliya Solntseva)(1901—1989年)因主演火星女王而由此开启了其漫长的演艺生涯,并在战后成为了一名导演,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她曾担任戛纳电影节的评委)。《火星女王》感染力巨大,以至于很多父母都为自己的女儿取名艾丽塔。
《火星女王》的成功鼓舞了稍后上演的第二部影片,那就是无声电影《太空旅行》(Space journey)(1935年)。该片展示了航天员身着航天服飞往月球的失重状态,当时这样的电影还是前所未有的(有病在身的齐奥尔科夫斯基担任该片的技术顾问)。当时还有一部小说也涉及火星之旅,即《如坠五里雾中》(Jump into nowhere),这部小说政治色彩较淡,描述的是乘坐液体燃料火箭到火星考察的科学任务。
20世纪20年代,苏联掀起了一股太空热潮\\\\[2\\\\],这与新政府快速谋求支撑国家工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技术密不可分。那时,飞机设计被视为提高苏维埃技术的尖端设计领域,政府打造了一架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的巨型飞机作为空运宣传载体,载人气球也飞上了天空。早在1918年,列宁就授意设立航空动力学中央专业院校,就此,俄罗斯航空缔造者尼古拉·茹科夫斯基(Nikolai Zhukovsky)教授创建了TsAGI学院(Tsentralni Aero Girodinamichevsky Institut)。次年,又成立了茹科夫斯基研究院。1924年,火箭问题研究中央办公厅(TsBIRP)成立,其目的是 “传播和发布有关星际旅行情况的正确信息”。同年,研究星际通信的全联盟学术团体(OIMS)成立,学术团体名称由他们自己定,成员有200人,其中包括了齐奥尔科夫斯基和灿德尔(Tsander),并于1924年6月20日在普尔科沃(Pulkhovo)天文台召开了首届全员大会。在其他一些城市,各种行星研究俱乐部也相继问世。同期,还有一个支持航空和化学研究的团体组织(OSOVIAKHIM)成立,以征募和增进社会对航空事业(包括火箭技术)的赞助和支持,该组织吸引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13佩雷尔曼、灿德尔和孔德拉秋克
早年,对太空飞行知识普及贡献最大的人当属雅科夫·佩雷尔曼(Yakov Perelman)(1882—1942年),他于1915年在战时的彼得格勒(现名列宁格勒)出版了《行星际旅行》(Interplanetary travel)一书。这本书通俗易懂,以至于在随后的二十年间再版发行了十次之多。该书仔细研究了如何通过反重力(H·G·威尔斯)、巨型枪(儒勒·凡尔纳)、太阳能推进系统或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等方法,抵达远方星球,这些方法也是经作者本人证实了的。佩雷尔曼的《行星际旅行》一书在1929年再版时修订为全新的版本,新版书一面市就售出了150 000册。佩雷尔曼后来成为喷气装置研究业余爱好者小组(GIRD)列宁格勒分会(LenGIRD)的副主席,该组织的莫斯科分会负责发射首枚液体燃料火箭。在1917年到1941年间,共有不少于535种的不同书刊刊载过有关宇宙飞行的文章。
雅科夫·佩雷尔曼
出生于里加(Riga)的立陶宛人弗里德里希·灿德尔(Friedrich Tsander)(1887—1933年),其父亲是商人,母亲是音乐家,在他就读高中的1905年那年,他听老师通读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一文,之后便下决心投身太空飞行事业,从此便一发不可收。灿德尔的家坐落在山丘上,他便在山顶搭了一间小木屋,就在这间小屋里观测月球、土星和火星。他将数学计算作为其研究行星际旅行、着陆和返回轨道的最佳途径\\\\[3\\\\]。
1919年,弗里德里希·灿德尔从里加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在莫斯科的Motor飞机厂工作。他在早期苏联,利用业余时间举办了几场关于太空旅行的演讲,并鼓励了许多人加入到这一行列。甚至,在莫斯科天寒地冻、食物匮乏的情况下,他还筹建了标准的水栽植物园来模拟行星际旅行环境,供在密闭的实验室中栽培粮食之用。实际上,他给儿女们的取名就是充分的明证:他给女儿取名阿斯特拉(Astra)
星星。,给儿子取名墨丘利(Mercury)水星。。灿德尔很有可能是提出航天飞机构想的第一人,因为正是他注意到了有翼宇宙飞船是一种在其他有大气层的星球上降落的有效办法,而且又是一种返回地球的工具。他在1921年的莫斯科地区发明家会议上作演讲时,阐述了自己的航天飞机以及利用飞机将火箭带入高空的构想。他的主要作品是《飞向其他行星》(Flights to other planets),发表在1924年的《技术与生活》(Technology and life)杂志上。他不仅仅是个理论家,因为他加入了GIRD小组,将其生命的最后几年时间都献给了建造小型液体燃料火箭上。在建造小型火箭期间,年仅46岁的他不幸感染上了伤寒。他在GIRD中的口号是“向火星进军!”,因为这颗行星是有大气层的,而且是最可能维持生命的地方。在GIRD领导谢尔盖·科罗廖夫(Sergei Korolev)的眼中,弗里德里希·灿德尔是小组中无人能及的一员,他对行星际飞行考虑得最深远。1933年3月28日,灿德尔在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Kislodovsk)疗养院与世长辞。当科罗廖夫将这一消息向地下实验室里的全体GIRD成员宣布时,大伙都无比震惊。在葬礼上,科罗廖夫用灿德尔自己的 “向火星进军!”作为其悼词的结束语。
弗里德里希·灿德尔:“向火星进军!”
尤里·孔德拉秋克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