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羊城地》即围绕中国的南大门——广东广州而展开,这片位于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处,地处珠江三角洲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交汇,珠江穿城,河网密集的土地,既有本地人又爱又恨的回南天、龙舟水等独特的气候特征,也有作为“广式生活”标签的叹早茶、煲老火汤等乡土风俗。本书更拓宽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展示了这里从海侵到成陆,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的华丽变身;收录了如骑楼、碉楼、西关大屋、沙面建筑群、圣心堂等体现中西结合的广府文化特色的历史遗存。这一区域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这里是珠江流域最大的政治中心,岭南第一个封建王国的都城所在;是中国南方远洋航运的优良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中国现代对外经济发展的里程碑、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广交会的举办地……凡此总总,皆被收入书中。发。
·中国首套规模达到数百分册的地理科普丛书,范围无缝覆盖中国全境。打破传统认识上的行政区划的界线,依据珠江出海口的冲积三角洲地貌和海洋文化特征,划分本书区域范围。
·展示中国“南大门”的广州作为中国南方远洋航运的优良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的经济和历史。
·囊括“广式生活”标签——叹早茶、吃粤菜、煲老火汤、赛龙舟、拜天后……
前言
区域地貌示意图 1
中国“南大门” 2
一 自然地理
珠江三角洲北缘 9 / 东北高西南低 9 / 从化—花都丘陵 10 / 白云山—萝岗低山丘陵 10 /
南岗—南沙低丘 11 / 广州台地 11 / 广花平原 12 / 珠江平原 13 / 番禺冲缺三角洲 14 /
河网密织 15 / 三口入海 15 / 珠江广州段 16 / 流溪河 17 / 广州溺谷湾 18 /
从海侵到成陆 19 / 广从断裂 20 / 瘦狗岭断裂 21 / 广州断陷 22 / 地下水源丰富 22 /
白垩纪红色碎屑岩 23 / 赤红壤 23 / 夏长冬短 24 / 灰霾 25 / 回南天 26 / 龙舟水 26 /
天堂顶 26 / 黄鹿嶂 27 / 风云岭 27 / 从化盆地 28 / 从化温泉 28 / 鳌头水 29 /
花北丘陵 30 / 牙英山 30 / 高百丈 30 / 鹩哥髻 31 / 芙蓉嶂 31 / 小龙山 32 / 菊花山 32 /
丫髻岭 32 / 飞鼠岩 33 / 万顷洋 33 / 西山瀑布 34 / 白坭河 34 / 帽峰山 35 / 白云山 35 /
聚龙山 38 / 龙归盆地 39 / 白米洞 39 / 石门 39 / 石井河 40 / 火炉山 40 / 洞旗峰 41 /
瘦狗岭 41 / 越秀山 41 / 漱珠岗 42 / 七星岗 43 / 吉山台地 44 / 五山台地 44 /
龙眼洞盆地 44 / 天河南部冲积平原 45 / 西关平原 45 / 花地平原 46 / 海珠岛 47 /
前言
区域地貌示意图 1
中国“南大门” 2
一 自然地理
珠江三角洲北缘 9 / 东北高西南低 9 / 从化—花都丘陵 10 / 白云山—萝岗低山丘陵 10 /
南岗—南沙低丘 11 / 广州台地 11 / 广花平原 12 / 珠江平原 13 / 番禺冲缺三角洲 14 /
河网密织 15 / 三口入海 15 / 珠江广州段 16 / 流溪河 17 / 广州溺谷湾 18 /
从海侵到成陆 19 / 广从断裂 20 / 瘦狗岭断裂 21 / 广州断陷 22 / 地下水源丰富 22 /
白垩纪红色碎屑岩 23 / 赤红壤 23 / 夏长冬短 24 / 灰霾 25 / 回南天 26 / 龙舟水 26 /
天堂顶 26 / 黄鹿嶂 27 / 风云岭 27 / 从化盆地 28 / 从化温泉 28 / 鳌头水 29 /
花北丘陵 30 / 牙英山 30 / 高百丈 30 / 鹩哥髻 31 / 芙蓉嶂 31 / 小龙山 32 / 菊花山 32 /
丫髻岭 32 / 飞鼠岩 33 / 万顷洋 33 / 西山瀑布 34 / 白坭河 34 / 帽峰山 35 / 白云山 35 /
聚龙山 38 / 龙归盆地 39 / 白米洞 39 / 石门 39 / 石井河 40 / 火炉山 40 / 洞旗峰 41 /
瘦狗岭 41 / 越秀山 41 / 漱珠岗 42 / 七星岗 43 / 吉山台地 44 / 五山台地 44 /
龙眼洞盆地 44 / 天河南部冲积平原 45 / 西关平原 45 / 花地平原 46 / 海珠岛 47 /
海心沙 47 / 大坦沙 47 / 二沙岛 48 / 官洲岛 49 / 荔湾湖 49 / 东濠涌 50 / 沙河涌 51 /
车陂涌 51 / 萝岗低丘 51 / 暹岗大山 52 / 萝峰山 52 / 天鹿湖 52 / 龙头山 53 / 长洲岛 53 /
大夫山 54 / 莲花山 55 / 青萝嶂 56 / 十八罗汉 56 / 市桥台地 57 / 大刀沙 57 /
小谷围岛 59 / 日月泉 60 / 黄山鲁 60 / 大山乸 60 / 大虎岛 61 / 小虎岛 61 / 龙穴岛 61 /
横档岛 62 / 万顷沙 63 / 南沙湿地 63 / 热带—亚热带植物群落 64 /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66 /王子山森林公园 67 / 金坑森林公园 67 / 滴水岩森林公园 67 / 华南植物园 68 /
茅岗鹤林 70 / 蒲岗“风水林” 70 / 南沙坦头红树林 71 / 海珠万亩果园 71 /
沙面古树群 73 / 木棉树 73 / 荷木 74 / 土沉香 74 / 细叶榕 75 / 厚叶木莲 76 / 绣球茜 76 /
金钟藤 76 / 禾雀花 77 / 海幢鹰爪兰 77 / 流溪河光倒刺鲃保护区 78 / 臭鼩 78 /
黑冠鹃隼 78 / 丝光椋鸟 78 / 白头鹎 79 / 暗绿绣眼鸟 79 / 蓝喉蜂虎 80 / 唐鱼 80 /
桃花水母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