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工作探索》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视野出发,结合党和国家对社会工作的相关论述,论述了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创新、青少年和谐发展、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区建设、和谐医院建设、和谐医患沟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具体运用和策略。《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工作探索》主要读者包括社会工作本科生、硕士生、基层民政工作者、专业社会工作者等,既可以作为社会工作教学研究的参考资料,又可作为工会、共青团、民政、司法矫正、卫生、教育系统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指引。
刘斌志,男,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九三学社重庆师大支社副主委,注册社会工作师,重庆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咨询专家,主要从事青少年问题、社区发展以及社会工作的教学培训与实务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等多项省部级项目。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8篇,多次获得国家民政部、重庆市委统战部等省部级奖励。
序
第一章 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工作的意义
第一节 和谐社会建设呼唤社会工作的大发展
一 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工作大发展的学理依据
二 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工作大发展的政策背景
三 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工作大发展的国家战略
四 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工作大发展的地方实践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
一 社会工作的本质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二 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具体作用
第三节 社会工作助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具体策略
一 新时期社会管理的兴起及其特征
二 社会工作促进社会管理的独特优势
三 社会工作助推社会管理创新的策略
第二章 社会工作与公共管理创新
第一节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 社会工作如何助推慈善事业的发展
一 慈善事业的社会工作价值反思
二 慈善事业的社会工作制度反思
三 社会工作在慈善事业中的作用
四 社会工作在慈善事业中的具体角色
第三节 社会工作如何开发社区矫正工作者
一 和谐社会视野下我国社区矫正人力资源建设的意义及其现状分析
二 社会工作视野下的社区矫正人才队伍建设策略
第四节 社会工作如何统筹城乡的和谐发展
一 我国城乡差距的现状及分析
二 城乡差距的社会工作学理解读
三 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工作策略
第五节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模式创新
一 灾难性突发事件精神救助中政府购买的含义及其经验
二 灾难性突发事件精神救助中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功能定位
三 灾难性突发事件精神救助中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模式分析
四 灾难性突发事件精神救助中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评估与监管
第三章 社会工作与青少年和谐发展
第一节 青少年情绪问题的社会工作应对
一 青少年情绪问题的现状
二 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归因
三 青少年情绪问题的社会工作处遇策略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社会工作应对
……
第四章 社会工作与和谐校园建设
第五章 社会工作与和谐社区建设
第六章 社会工作与和谐医院建设
第七章 社会工作与和谐医患沟通
第八章 社会工作与和谐劳动关系
后记
首先,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了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一方面,必须立足于我国具体国情,将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模式、方法技巧以及规范准则与我国具体的政治社会文化脉络相结合,将专业社会工作的机构以及服务纳入当地社会管理制度和基层组织体系;另一方面,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通过建立制度、健全机制、完善政策、优化环境等方法,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其次,党中央和国务院规划了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目标任务是建立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一方面,这一体系表现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包括树立社会工作核心价值体系、建立社会工作法律体系、健全社会工作领导体制、创新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以及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这一体系还集中体现为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人才培养和岗位开发为基础,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其具体目标为,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300万人。
再次,党中央和国务院规划了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所谓以人为本,就是社会工作的发展要坚持社会服务的方向,要以专业的手段和方法为有需要的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急需的社会服务内容,让社会工作能够真正为社会大众所认知、所熟悉、所接纳、所认可,形成“有困难,找社工”的氛围。
……